APP下载

思辨合理,逻辑严密

2021-08-31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1年19期
关键词:清空杂念实心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有学者劝诫人们,应拒绝与自然失联、与群体失联、与信仰失联……拒绝成为“空心人”;也有诗人劝勉人们,让我们把心“清空”。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材料有两层含意,分号之前是学者对人们的劝诫:不要因与自然失联、与群体失联甚至与信仰失联而成为“空心人”。当今社会确实有这样的人,他们即使面对瑰丽雄奇的自然奇观,面对渴盼亲情的家中长辈,面对他人的不幸与痛苦,也表现出一种冷淡、漠视甚至麻木的態度,表现出对现实的疏离感,内心与外界的失联而导致成为“空心人”。要避免这种状况,就要与自然、与社会紧密关联,要心中有信念,成为一个内心充实的人。分号之后是诗人对人们的劝勉:要把心“清空”。这里的“清空”,显然是要“清空”心中的“垃圾”,如私心、杂念、贪欲……内心充满这些垃圾,就会挤占理想、信念等在心中的位置。不做“空心人”与要把心“清空”,两者看似矛盾、对立,实则辩证、统一。内心成为“孤岛状态”的“空心人”与内心充满私心、杂念、贪欲的人其实质是相同的,都缺少家国情怀、理想信念,都不是真正内心充实的人。只有以美好理想、坚定信念、社会责任等元素来充实内心的人,只有心怀“无尽的远方”与“无数的人们”的人,才是具有大情怀、大境界的人。

原作雏形

清空才能充实

现代社会,人们前行的步伐愈发快了,与世界的连接也愈发强了。(“连接愈发强了”怎么会“失联”?此处应照应材料,理顺逻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两个“皆”字,言过其实。)许多人每天都在奔走,为了利益,为了欲望。他们的内心早已被欲望填满,(“欲望”改为“贪欲”更好)而与自然、群体与信仰失联,最终活成了一个“空心人”。

空心才能实心,清空才能填充。(“空心才能实心”这里的“空心”与上一段“空心人”中的“空心”含义不同,容易导致误解。)一个人只有在清空了世俗的利欲后,方可接受真正的信仰,获得真正的充实。

为此,将世俗利欲清除是第一步。因为这样的人生态度带来的往往只是欲望的一时满足,却没有任何精神追求可言。他们的生活看似满满当当,但欲壑难填,自己所取得的所谓“利益”也难免如烟云般消散。更有甚者,他们因为经受不起自己的失败或者因为对“成功”过分的欲望而去伤害他人,欺骗他人。究其根本,正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会如此看重一时的名利。像他们这样的“空心人”,可谓是社会的“毒瘤”。

真正的信仰是纯粹的,这也是它与欲望水火不容的地方。(“信仰”与“欲望”并非水火不容,“欲望”可以改为“贪欲”。)它是不被世俗所污染的纯洁梦想。所以,只有在清空了内心的欲念后,才有可能拥有自己的信仰。这种信仰是两弹一星科学家们的为国为民,是环保工作者对自然的敬畏,是张大千前往敦煌修复壁画时对艺术的热爱与对名利的淡然,是袁隆平在酷暑下顶着烈日喊出让全人类都吃饱饭的实干精神……(几个事例形成排比,增强语势。但这几个事例的顺序需要调整。)这些信仰之所以能充实心灵,在于依信仰而行完全是兴趣使然,而不是为了什么。(“完全是兴趣使然”,归因不妥,除了兴趣,就没有责任、担当吗?)放下了一切就拥有了一切,(“放下了一切就拥有了一切”,表示充分条件关系,不妥,“就”应改为“才”好些)清空了小我才能追寻大境界。(以上事例都是先“清空”后充实的吗?显然不是。)这些人,当回首往事时便不会像追名逐利的人那般空虚,而是会获得人生的感悟与超越。因为他们依照自己信仰而行变成了“实心人”。因为他们深知就算没有结果,就算失败也并不会失落,因为过程已经问心无愧。这样的心灵才是充实的,它永远无法被外物所影响。(“永远无法被外物所影响”,不合事理,因为也有堕落的人。)他们的生活也必会充实。

这种真正的觉醒是由内而外的,只有清空才能不空。让我们从今天起,或是从阅读中感悟出人性的真谛,或是在艺术中看尽众生百态,抑或是独处静思,诗意栖居。这些皆是人生体验,皆能静心清欲。唯有这样,才能追寻到真正的信仰;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充实自己。

●升格指要

考生根据材料确立“清空才能充实”的观点,就“清空”与“充实”展开思辨论证。就内心充满私心、杂念、贪欲的人来说,先清空内心的垃圾,再以美好的元素去充实,这是符合逻辑的。但是,是不是所有人都要经历先“清空”后充实的过程呢?或者说社会上是不是也有本来就具有信念、内心充实的人呢?这样一思考,我们便会发现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问题。当然,就某一类人来确立论点、展开论证也是可以的,但必须明确限定论证范围。

除了在逻辑上要花功夫使之严密外,这篇作文还要在语言上推敲,注意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如“欲望”是一个中性词,“贪欲”才是贬义词,“永远无法被外物所影响”言过其实。论证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实质上也是逻辑严密的体现。

升格佳作

做一个内心充实的人

李伯超

现代社会,纷繁复杂,难免喧嚣浮躁。天下熙熙攘攘,有的人忙忙碌碌追名逐利,(“有的人”有分寸。)心为物役,而与自然失联,更与信仰失联,内心填满了各种贪欲杂念。(紧密照应材料。)而我认为,这样的人需要把内心“清空”,让学问、品德、信仰等入驻,做一个真正内心充实、能够顶天立地的人。(自然而然亮出中心论点。)

做一个真正内心充实的人难能可贵。只有贪欲杂念的人,内心绝对不会充实,实质上只是“空心人”,算不得真正意义的人。因为这样的人生看似满满当当,实则欲壑难填,因此往往疲惫不堪,即便欲望一时满足,也很快烟消云散,留下无尽空虚。更有甚者,因为经受不起失败或因为对“成功”的过分渴而去伤害他人,欺骗他人。像这样追名逐利不择手段的“空心人”,更是社会的“毒瘤”。可见,“清空”内心的垃圾多么重要。“清空”正是为了不空,为了充实自己。(针对内心充满垃圾需要“清空”的人展开论证。)

当然,当今社会并不缺乏具有信仰而真正内心充实的人。这种信仰,是两弹一星科学家们的为国为民,是张大千前往敦煌修复壁画时对艺术的热爱与对名利的淡然,是袁隆平顶着烈日喊出让全人类都吃饱饭的实干精神,是环保工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他们依照自己的信仰而行,深知就算没有结果,就算失败,也并不会失落,因为过程已经问心无愧。他们回首往事时不会像追名逐利的人那般空虚,而会获得人生的充实与厚重。这样的心灵才是充实的。这样的人是社会的脊梁,是“空心人”应该学习的榜样。(针对真正内心充实的人展开论证。此段文字与前一段文字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论证力量。)

其实,社会上更多的是居于以上两类人之间的“半空心人”,他们也要“清空”内心的垃圾,也要用美好的思想去充实内心,提升自我修养,且永无止境。当然,“空心人”要变成真正内心充实的人更不容易,因为这是质的飞跃,是脱胎换骨的重生。而真正内心充实的人要做到完全不受外界环境、不良风气的影响更不易,因此,永不变色显得异常可贵。(突出中心论点,运用因果论证,分析“空心人”“半空心人”要成为内心充实的人的难能可贵,而内心充实的人要保持住也难能可贵。这样的分析符合事理与逻辑。)

让我们都努力做一个真正内心充实的人吧!只有这样,人生才会有境界,世界才会更美好!(发出号召,收束全文,简洁有力。)

●升格点评

修改之后,考生先论证“空心人”之可恶,再论证“实心人”之可贵,先反后正,对比鲜明,感情强烈,褒贬分明。接着论证居于“空心人”与真正“实心人”之间的“半空心人”,道理显豁,详略得当。“空心人”与“半空心人”要成为真正内心充实的人,而真正内心充实的人要保持这种状态,都是难能可贵的。作文具有思辨色彩,逻辑严密,具有现实意义,给人以启发。

【雷其坤/供稿】

猜你喜欢

清空杂念实心
一种实心轮胎检测装置及其系统
GFRP管实心混凝土组合柱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登山的奥秘
清空你的购物车是我的温柔
某圆端型实心桥墩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清空购物车了吗!
实心轮胎均匀硫化工艺的研究
下一场雪,写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