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2021-08-31朱冰

理论观察 2021年3期
关键词:供给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政治教育

朱冰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3 — 0038 — 03

引言

供给侧改革的提出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举措和必然要求。对于同样存在供给与需求的高职思政教育,基于“供给侧”视域,从供给与需求的辩证关系入手,厘清其供给与需求的内涵、特点、关系和意义,对于走出高职院校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困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效率,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价值。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和需求的内涵

1.供给和需求

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学领域中两个很重要的概念。简单地说,供求是指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数量。需求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供给和需求之间,常常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供不应求”“供过于求”“供求平衡”三种状态。经济学领域通过有效分析影响因素和原因,准确把握市场经济运行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推动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2.高校教育供给和需求

高校教育供给指某一时期内、一国或一地区各级各类高校为了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和个体发展,能够且愿意出售的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供给数量包括教育需求中涉及的各级各类教育内容、教育产品和教育平台等;教育供给质量是基本或较好地满足且符合教育需求的供给,即有效供给,而非同质或低质的无效供给。

高校教育需求是指高校大学生希望通过高校教育获得的知识、信息、机遇和平台等来实现个人成长发展目标的内心愿望。诚然,只有当这种内心愿望在其它外界条件如家庭经济条件、个人身体健康状况以及个人获取知识的能力等基本条件均满足其愿望付诸实施时,内心愿望才真正形成教育需求,否则是无效需求。

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和需求

(1)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供给指在一定时期内,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主体为了提升高职大学生的思政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水平,培养高職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提供的思想政治教育产品和服务。思政教育要实现有效供给必须依托有效的供给主体、内容、载体和氛围。

(2)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需求主体包括两个,一是国家的发展强盛、社会的发展进步、行业的发展壮大需要高职院校培养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二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为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成为一个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需要高职院校提供有效引导其培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的公民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等提升思想政治素养的思政教育产品和服务。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与需求的特点

(一)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供给的特点

1.主导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占主导地位。“人的头脑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想就会去占领。”为实现培养具备高素质和良好专业技能的人才,高职院校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培养方式,把握思政供给的主导性,以正确的主流的思想去影响、教育高职学生,培育学生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积极主动的方式引领高职学生思想发展的方向。

2.多样性。高职院校思政供给的多样性体现在供给内容和供给方式两个方面。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思政课堂,通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的讲解,为学生搭建政治理论框架、展现最新政治理论成果,实现引导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强化学生责任意识担当、培养学生热点关注能力、提升学生政治理论水平的目标。

3.稳定性。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供给内容在具有多样性的同时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思政教育内容的架构体系和知识板块在一定程度上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才能确保思政课堂教学严密的逻辑性和知识的科学性。同时作为引导学生的社会主流价值观,是主流意识社会的思想形态,是人们对当时的社会反映的一种带有价值取向价值观的认同。所以作为教育影响高职大学生成长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在一定时期内也应是相对稳定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认识、理解、培养主流价值观,才能使自己形成符合主流价值观。

4.联动性。高职院校要实现新形势下思政教育的目的就必须推行“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育主体实现教育主体联动、教育过程联动、教育时间和空间的联动,确保每一个教职员工都以自己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文明的言行成为鲜活的思政教育主体,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有形和无形的方式存在于每一个角落,让思政教育不因上课、下课而存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间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感悟、感化,真正实现课堂教育、活动教育、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有机融合。

(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需求的特点

1.自发性。高职院校大学生正处在理想信念和“三观”逐步形成与稳定的阶段,身处高度发展的自媒体时代的他们随时面对着瞬息万变的信息,各种思潮蜂拥而至,他们倍感茫然,此时他们从内心需要一种主流价值观或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引,帮助他们明辨是非,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发展方向,让自己始终朝着符合国家建设发展需要的道路前行。

2.差异性。每个高职大学生因其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知识结构、个性特征、性趣爱好、职业选择、价值取向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高职学生个人已有的思想道德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从而决定着他们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倾向的道德内容、实现的道德水平、习得的理论修养存在着差异。

3.综合性。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不是单一方式或单一主体的需求,而是一种综合性的需求,包含着個体需求、集体需求、特殊需求、共性需求、刚性需求、弹性需求等等,这一切都是基于高职院校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处在不同的政治理论认知、思想道德水平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综合性需求。

4.创新性。思维活跃、思想开放的高职大学生主动学习、接受新思想、新理念,新观点,个性张扬,充满好奇的他们敢想、敢做、敢为,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内容、方式、方法,从而满足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一)供需平衡。当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考虑学生因年龄特点、个性特征、共性需求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面的差异性和普遍性需求,从而供给在内容、途径、方式、氛围等“质”的方面创造条件满足高职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在心理期盼、知识体系、兴趣关注、思想引导、个人成长等方面的需求,从而稳步推进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理想信念的坚定、正确“三观”的形成,为他们的健康快乐成长在思想上保驾护航。此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和需求就会实现相对的平衡,这种平衡有利于实现供给和需求的有效性,强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供过于求。当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在达到相对平衡后,如供给内容、途径、方式、氛围等方面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最新的思想与需求,而是不断提供同质或低质供给,这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同质或低质供给导致学生在获得基本需求之后,不断接受大量的相似供给,让他们在视觉、听觉和认知上产生强烈的重复感,在情感上产生疲惫感,最终在心理上产生排斥感,这样就让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陷入独角戏的尴尬境地:当学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高职大学生早已失去了参与的热情和投入的激情,随之而来的只有不得已的应付和人在心不在的参与。所以当同质供给导致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时必将弱化高职思政教育效果,甚至是无效教育。

(三)供不应求。当高职思政教育需求主体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引导下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理论修养的习得,呈现出一种健康成长、积极进取、稳步提升的良好状态,此时高职学生就会在供给内容、供给方式、供给途径和供给氛围等方面营反馈出一种显现的、有序的、合理的新的需求,从而满足他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公共产品的需求,当教育主体能够及时察觉、把握并及时满足这种需求,就能实现供需平衡,反之就会出现供不应求。供不应求的长期存在,会让高职学生心理上产生失落感和迷茫感,甚至会出现理想信念的动摇、价值取向的偏差、意识形态的逆行等等,因此供不应求会大大挫败高职思政教育已有的效果,影响高职大学生思想的健康成长。因此,高职思想教育主体应加大对高职学生思想动态、思想倾向的关注度,及时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提供高质有效的思政教育产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提供了全新的视域

面对中国目前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和瓶颈,习总书记2015年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供给侧”改革这一新概念,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高职思政教育引入这一理论,客观分析目前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从供需理论这个全新的角度思考,全面分析教育主体的供给过程、供给质量是否满足高职大学生的思政教育需求,思考影响供给效果的重要因素,探究思政教育公共产品供给与高职大学生动态需求保持相对平衡的策略,为高职院校推进思政教育改革、实现思政教育有效供给,为推动思政教育自我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域。

(二)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明确了新的方向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应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重视和加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应积极应对网络时代给高职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多元性、多样性,从剖析、改善、优化教育主体的“供给侧”入手,明确改革目标、改革内容、改革方向,以有效的改革适应、刺激、引导高职大学生的有效需求,从而将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影响高职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最终内化为自我道德需求,实现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

(三)为确保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性提供了保障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过分强调教育主体的主动性和主观性,无论是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途径等方面都容易忽视学生的实际需求,忽视他们作为有思想有追求的个体在不同阶段的生理、心理、知识、思想、精神等层面的需求,导致教育资料的浪费,教育供给的重复或过剩,而学生的教育需求却又无法得到满足,供给与需求之间矛盾,周而复始,供需平衡一再被打破,所以思政教育效果甚微。通过“供给侧”改革,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思政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同质或低质供给,确保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供给的有效性,从而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 考 文 献〕

〔1〕靳小川,马颖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高教学刊,2017,(03).

〔2〕汤涛.略论供给侧改革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2).

〔3〕张晓曦,王克婴.供给侧改革一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视角〔J〕.经营与管理,2016,(09).

〔4〕袁广林.供给侧视野下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06).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供给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政治教育
学习习近平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推进淮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十三五”规划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创新创业为“供给侧”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