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纹枯病防治分析
2021-08-31帕提古丽·阿卜力孜
帕提古丽·阿卜力孜
摘要:小麦纹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具有土传特性,该病已成为麦田的常见病害。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如果不及时防治会造成小麦大幅度减产。一般地块减产10%~20%,严重地块可减产50%以上。通过对小麦纹枯病的侵染及发病规律的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技术措施,防效显著,简单实用。
关键词:小麦;纹枯病;防治
小麦纹枯病俗称小麦富贵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特别是近10年来高产超高产小麦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在高水肥地麦田危害越来越重。据调查,不同年份间侵染发病、危害程度不同。一般病田感病率为20%~50%,重病田可达80%~90%。感病轻者穗小粒秕,重者死苗或不能抽穗或整株枯死出现枯孕穗。一般可造成小麦减产10%左右,重者减产30%~40%,目前已成为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
1危害症状与病理
小麦纹枯病是真菌性土壤传染病害,从幼苗期,生长期至成株期各生育阶段均可被病菌感染。主要为害芽鞘、叶鞘、秆茎、穗部。初发病时见于小麦芽鞘,芽鞘出现褐色病变,之后幼苗叶鞘也出现白色为中心的褐色病斑,叶面逐渐由绿色转为枯黄,拔节后茎基部叶鞘呈现出白色为中心的褐色云紋状斑,病斑扩大至茎秆,出现白色为中心的褐色梭形斑。发病后期由于花秆烂茎,引起小麦倒伏,加上植株光合能力下降,产量降低,形成枯孕穗或枯白穗。
1.1小麦纹枯病的危害症状
1.1.1播种后出苗期
小麦播种后出苗期受纹枯病病菌侵染,小麦芽鞘变褐,麦芽枯死腐烂,形成烂芽,不能出土。
1.1.2苗期
小麦在苗期受纹枯病病菌侵染,一般发生在小麦3—4叶期,在第一个叶鞘上呈现中央灰白、四周边缘褐色的云纹病斑,后因抽不出新叶枯死,形成死苗。
1.1.3返青拔节期
小麦在返青拔节期受纹枯病病菌侵染,基部叶鞘出现中部灰白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梭形病斑,且多个病斑相连接,形成云纹状的花秆或烂茎。湿度较大时,病叶鞘内侧及茎秆上可见蛛丝状白色的菌丝体和黄褐色的菌核。
1.1.4孕穗期
小麦遭受纹枯病为害,会破坏小麦养分输送系统,使小麦不能正常抽穗,形成“枯孕穗”,或虽能够抽穗,但结实减少,籽粒秕瘦,形成“枯白穗”。
1.2病原菌的致病原理
禾谷丝核菌和立枯丝核菌在感染小麦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细胞降解酶和大量毒素。首先,细胞降解酶可以降解植物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多糖、木质素等成分,当小麦细胞壁被降解后,病原菌则进入细胞内部,降解植物细胞质内的物质,达到损伤小麦组织的目的,这对于病原菌的传播和生存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致病力越强的菌株分泌的细胞降解酶破坏力越强。其次,病原菌在小麦体内生存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毒素,这些毒素可以破坏小麦的正常生理功能,使小麦生病。同时,毒素不仅可诱发产生纹枯病类似的病斑,并且毒素稀释液对胚根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致病力随浓度增高而增强。
2.防治措施
根据小麦纹枯病的侵染发病规律,以预防、早防、早控为原则,采取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才能达到理想防治效果。
2.1农业防治
2.1.1选用抗病性较强的品种。目前推广的小麦品种较多,但大多数高产品种不抗病,抗病性好的品种不高产,因此,应该注意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抗纹枯病或耐纹枯病、综合抗性较好的高产稳产小麦品种,可有效地预防或降低纹枯病的危害程度。
2.1.2增施有机肥和微肥,培肥地力。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平衡施用磷钾肥,特别是重病田要增施钾肥,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2.1.3适期播种,采用宽窄行种植,控制大播量大群体。适期播种,精播匀播,有利于培育大分蘖成大穗,提高粒重。改善小麦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既可保持土壤水肥的有效供给,同时又能保持地面表层土壤干燥,破坏小麦纹枯病侵染的环境条件,可有效地降低纹枯病的感染发病几率。
2.1.4合理浇水灌溉,防晚霜冻害。加强麦田排灌系统建设,做到沟渠配套,排灌顺畅,以降低田间湿度。提倡早春中耕,促进麦苗健壮。春季有寒潮时,要看天灌水,尽量减轻低温、寒害的影响。
2.2药剂防治
2.2.1种子处理。每100kg种子用20%三唑酮乳油、12.5%烯唑醇悬浮剂、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羟锈宁可湿性粉剂、36%多菌灵·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戊唑醇湿拌剂20—30g、50%利克菌、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300g进行拌种。拌种后及时播种,堆闷时间不宜过长。
2.2.2化学防治。小麦返青期,每667m2用5%井冈霉素7.5g,或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80mL,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100g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0—150g,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75g加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100g,对水100kg喷雾。一般未拌种的麦田防治2次(间隔7—10d)即可控制病情;已拌种麦田,早春进行1次喷药即可。在小麦孕穗期,纹枯病发生较重时,应适当加大药量进行防治。
新型生物制剂——植物疫苗“禾—海之星”的应用,在防治纹枯病时,减少化学农药1/3的用量,每667m2加入20mL禾—海之星,可激发小麦的免疫能力,提高小麦自身的抗病性,达到防治小麦病害的目的。
2.3生物防治
施用富含多种和大量微生物的农家肥,以抑制病菌的滋长。木霉菌,青霉菌芽孢杆菌、放线菌等多种微生物均可抑制病菌的生长。但田间有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宿主种类、温度、湿度、施用方法、生防菌定殖力等导致防治效果不稳定。生物防治存在环保、对环境友好、不容易形成抗性等优点。
2.4掌握品种的抗纹枯病性能及时防治
目前,商水县种植的小麦品种主要有周麦36、周麦32、新麦26、新麦28、百农207、百农418、百农4199、烟农999、存麦5号、存麦21、西农511等。除新麦26中抗纹枯病外,其余品种均为中高感纹枯病小麦品种。因此,要及早防治纹枯病的发生,减轻其为害程度,最大程度让这些高产优质小麦品种的生产潜力得以充分发挥,达到增产的目的。
2.5抓住关键季节及时防治
小麦纹枯病在小麦生长的全过程都可侵染为害,但防治最有效、最省力的时机是小麦返青期、起身期、拔节期,一般在2月中下旬至3月中旬,这时麦苗较小,喷药比较容易集中喷到小麦茎基部,能起到较理想的防治效果。如喷药晚了,小麦茎秆高、叶片大,喷药时既费工费药,又很难喷到基部茎秆或鞘上,达不到防治效果。
结语
小麦田一旦遭受纹枯病为害,若不及时防治,一般可减产10%左右,严重者减产可达40%。受害较严重地块会形成大面积死棵白穗,直致颗粒无收。笔者结合多年对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及流行方式的点差研究,对小麦纹枯病的综合防治技术做出了总结。
参考文献
[1]王怀训,王开运,姜兴印,等。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和综合防治[J].农药,2001,40(7):32-34.
[2]任安祥。小麦纹枯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J].农技服务,2015,32(1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