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沪场景革命对浙江数字化改革的启示

2021-08-31尹本臻王宇峰

信息化建设 2021年7期
关键词:驱动数字化数字

尹本臻 王宇峰

京沪等地正在加速构建以场景融合应用为核心的政策支撑体系,激发新兴技术的应用需求,实现从技术与需求的“双轮”驱动,到技术、需求、场景“三位一体”协同驱动的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加速迈入智能化时代

当前,新技术发展迭代的加速度不断升级,深刻影响新时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加速到来,智能制造、自动驾驶、无人零售、共享出行、生态治理等生产场景、生活场景和生态场景,正在爆发一系列的变革,获得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京沪等地正在加速构建以场景融合应用为核心的政策支撑体系,激发新兴技术的应用需求,实现从技术与需求的“双轮”驱动,到技术、需求、场景“三位一体”协同驱动的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加速迈入智能化时代。如今,浙江正在深入推进数字化改革,多跨场景融合应用是牵一发动全身的重要抓手,京沪场景革命值得借鉴。

多跨场景应用是数字化改革的重要抓手

数字化改革背景下,多跨场景应用可以理解为:利用数字经济思维,应用数字化的技术和手段,“小切口”进入,创新重构跨部门、跨领域、跨行业的经济社会活动,实现数据驱动过程的一个时空模型或片段。通俗地讲,多跨场景应用就是新技术的“翻译器”、新需求的“挖掘机”。

一方面,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量子通信、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加速突破,迫切需要不断挖掘承载这些新兴技术的场景应用,实现技术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只有建立起具有前沿性、科技感、体验感和创造性的新应用场景,才能为先进技术找到商业化的应用支点,培育新经济、新动能。

另一方面,随着科技进步的加速突破,经济社会的当前需求正在被快速满足,但大量的未来需求还尚未觉醒、未被激活,技术创新的大量“冗余”成果,亟待通过创新场景建设,激活有效需求,实现技术、场景、需求合力驱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且,为新创产品培育新的市场空间,实现创新的利润,保障技术创新“投入—产出(利润)—投入”的良性循环,也迫切需要不断激发应用侧的新需求。通过建设新場景,激活用户的新需求,挖掘智能制造、自动驾驶、无人零售、共享出行等之后的新风口,才能抢占未来新经济、新业态的先机,提前构筑新优势。

京沪加速构建场景驱动的创新体系

北京把场景驱动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加快推进城市全域应用场景布局。在交通出行、教育医疗、城市治理、产业升级等领域,以应用场景为牵引,加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联动,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注重培育发展一流科技企业,将高新技术企业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支撑起创新高地的“主引擎”。实施应用场景“十百千”工程,建设“10+”综合展现北京城市魅力和重要创新成果的特色示范性场景,复制和推广“100+”城市管理与服务典型新应用,壮大“1000+”具有爆发潜力的高成长性企业。组织实施前瞻性、验证性、试验性应用场景项目,搭建场景“沙箱”,支持底层技术开展早期试验验证,为数字技术大规模示范应用提供场景机会。统筹利用各类政府资源支持应用场景建设,在金融服务、数据开放、科研立项、业务指导等方面加大对场景建设的支持。鼓励大中小企业结成应用场景“联合体”,由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加强场景组织设计,通过搭建场景平台开放技术、标准、渠道等资源,利用众智、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吸引中小企业参与,共同推进场景建设。

上海把场景驱动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加快推动生产生活领域的场景创新应用。生活领域,重点打造11项数字生活标杆应用,首批医疗、为老服务、酒店、交通出行四个专班的6个场景正加快建设,并注重“四个体现”: 革命性重塑、高水平转型、跨部门协同、市场化参与。生产领域,推动工业场景持续开放,助力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模式创新,并逐步向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的“四化融合发展”升级。在基础条件较好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钢铁化工、航天航空等领域,打造覆盖全产业链的企业深度应用标杆;在生物医药、纺织、建筑、能源、军民融合等领域,打造行业特征鲜明的企业创新应用标杆。按照“工赋上海”三年行动计划的总体部署,2020年面向全市征集了近200个工业互联网场景,2021年第一批十大场景正式启动建设。

为浙江数字化改革带来的六个启示

浙江要围绕产业大脑、未来工厂等数字化改革的核心场景,完善培育多跨场景应用的政策支撑体系,加强多跨场景应用的超前布局,以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治理、未来社区等为重点,加速推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量子通信、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高效率、高质量转化,在生产、生活、生态等各领域创建一批多跨场景应用示范。京沪在加速创建场景驱动的创新体系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尝试,为浙江数字化改革带来六点启示。

完善一个“策”字。要充分发挥好公共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对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多跨场景应用领域的支持。既要加强网络计算、泛在人工智能、无障感知互联、智能制造与机器人等前沿方向基础研究的支持,也要加强对相关技术在多跨场景实现产业化应用的支持,加速激发和释放多跨场景应用的发展潜力。

着力一个“破”字。要充分利用好疫情防控带来的倒逼机会,加快破除部门工作和业务壁垒,实现各地、各部门的数据贯通、共享,深化全域数据资源联动,为数字经济多跨场景应用建设打通部门壁垒和区域壁垒的体制机制支撑。要破除新技术与新需求的供需对接不佳、有效供给不足、碎片化供给等矛盾问题,推动企业新产品、新服务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推动制度、技术、模式、业态的整合落地应用。

着眼一个“前”字。要充分发挥浙江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经济发展、“互联网+”新业态等方面的先发优势,结合5G基站、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等新基建战略布局,超前布局建设一批多跨场景应用,加速推动新一代数字技术在浙江的高效率、高质量转化,为浙江打造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数字经济系统,谋划新赛道、新路径。

用好一个“联”字。要探索建立政产学研金用等各界联合实施科技攻关和场景应用的新机制,明确揭榜任务、攻坚周期和预期目标,遴选具备较强技术基础、创新能力的企业、高校院所或相关主体单位组成的联合体,进行集中攻关。支持重点数字企业、场景应用单位及重点科研机构,联合共建浙江省数字经济场景创新应用联盟。依托联盟,加强全省数字经济重点场景应用的梳理,聚力聚智挖掘建设一批具备成熟解决方案的数字经济多跨场景应用,定期编制数字经济场景应用案例汇编。

抢占一个“标”字。要依托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数字贸易等核心业务场景,打造一批标志性的多跨场景应用示范,依托多跨场景应用建设单位,在流程再造、业务重构、系统重塑和制度重塑等方面,率先起草编制一批多跨场景应用的建设标准和评价标准,努力创建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抢占多跨场景应用标准高地。特别是,要分行业从智能制造装备、工厂车间、信息工程服务、工业软件和大数据等不同层面开展技术标准制定,搭建标准化试验验证平台,率先建立新智造标准体系。

创新一个“集”字。要创新多跨场景应用征集形式,定期开展“金点子”大赛、多跨应用场景大赛、揭榜挂帅活动征集场景,重点发掘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相关技术较为成熟但场景应用匮乏领域的创新场景应用。组织数字经济系统应用场景研讨会等会议,组织各行业专家对征集的多跨应用场景评价、建议,广泛吸引政、产、学、研、用、金等各方参与,尤其是风险投资基金的参与。要完善政策支撑体系,支持优秀的多跨场景应用项目快速推广普及。

(作者单位:浙江省数字经济联合会)

猜你喜欢

驱动数字化数字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