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提高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中的应用研究
2021-08-31任荟霖
任荟霖
(辽宁省辽阳市传染病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主要通过血液传播的病毒。人类一般对HCV易感,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由于丙型肝炎病毒直接破坏肝细胞,特别是在肝硬化患者中,肝癌的风险增加。然而,患者除了恐惧和焦虑外,对疾病知之甚少,因此加强对丙型肝炎患者的健康教育对于丙型肝炎的防治极为重要。住院患者中,由于药效不确定,缺乏用药相关知识,很多患者不能听从医嘱坚持常规用药,无法维持有效血药浓度,难以控制病情,从而影响治疗效果。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疗效,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患者知识水平和健康意识[1-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的80例丙型肝炎患者,根据护理模式的差异分为传统护理干预组以及优质护理干预组。比较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护理工作的评价、抗病毒药物服用时间依从性、剂量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探讨了优质护理在提高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中的应用,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的80例丙型肝炎患者,根据护理模式的差异分为传统护理干预组以及优质护理干预组。
优质护理干预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2~76岁,平均(45.67±11.43)岁。发病时间1~8年,平均(4.14±1.21)年。患者体质量41~81 kg,平均(62.45±2.21)kg。文化程度小学9例、初中10例、中专以及高中11例、大专和本科10例。传统护理干预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32~78岁,平均(45.45± 11.01)岁。发病时间1~8年,平均(4.16±1.28)年。患者体质量41~82 kg,平均(62.21±2.25)kg。文化程度小学10例、初中10例、中专以及高中10例、大专和本科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传统护理干预组进行常规流程护理,优质护理干预组进行了优质护理。①建档和健康教育。对患者入院时进行综合评估,为患者建立档案。由专人负责,按照整体护理要求,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优质护理。入院后,由专科护士对患者进行系统教育,并开展“一对一”随访护理服务。加强与患者沟通,获取患者信任,缓解医患关系,使患者按医嘱服药,进而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了解患者具体情况,进一步落实个体健康教育措施,督促患者加强自我护理,增进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医嘱服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②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向患者详细讲解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诱发因素及规范用药的意义,制订个体化用药方案。告诉患者,一旦服用抗病毒药,一定要长期坚持,不能擅自停药、减药、换药。如果需要减少、停止或更换,都需要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并让患者知道突然停药或换药、剂量不足、用药不及时等都是疾病发作的诱发因素之一。在服药期间,护理人员仔细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并将药物不良反应告知患者,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③要加强丙型肝炎知识宣传教育,普及正确的生活方式和意识,明确按时服药和定期复查的重要性,提高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预防并发症,防止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残疾和病死率。④心理护理。大多数患者一旦被诊断出患有丙肝,就会情绪低落,精神紧张,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需要加强和患者的沟通并多给予鼓励。⑤重视社会支持系统工作。出院后,建立丙型肝炎患者专用卡,每月电话随访一次,了解患者用药依从性,督促患者定期用药、按时复诊、定期检查,对丙型肝炎发作时的抗丙型肝炎和心理支持进行全程监督。⑥对患者社会心理支持。丙型肝炎患者往往有自卑、孤独、悲观的心理,需要及时加强对患者的疾病知识教育,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认知行为治疗,以减轻他们的社会和心理压力程度。并按计划对患者家属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使其明确患者能否得到有效的护理和心理支持都离不开家人,并鼓励患者家属多关心患者,尽可能满足其心理需求,监督患者服药,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⑦病友鼓励。长期患病的丙型肝炎患者往往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较好,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长期患病的患者服药时间较长,用药经验较多,因此可能对正在服药的种类、剂量和持续时间更加熟悉。其次,长期调整用药方案,适应药物不良反应后,长期患病的患者对药物不良反应可能会有更清晰的认识和更冷静的态度;最后,长期患病的患者可能会更注重丙型肝炎的治疗和管理。因此,对于病程短的患者,需要医护人员引导他们熟悉自己的药物治疗方案,并通过邀请恢复较好的丙型肝炎患者分享其抗病经验,提高患者对丙型肝炎治疗的积极性和 关注度。
1.3 观察指标与标准 比较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护理工作的评价、抗病毒药物服用时间依从性、剂量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其中,对护理工作的评价一共5项,耐心进行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心理疏导、护患沟通、服务态度,每一项0~20分,分值越高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4.0软件处理丙型肝炎患者的数据,结果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前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优质护理干预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优于传统护理干预组,P<0.05。见表1和表2。
表1 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分,)
表1 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分,)
表2 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比较 优质护理干预组中,耐心进行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心理疏导、护患沟通、服务态度五项评分高于传统护理干预组。其中,传统护理干预组耐心进行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心理疏导、护患沟通、服务态度分别是(13.51±1.12)分、(14.77±0.73)分、(14.52±1.97)分、(12.21±0.21)分、(13.91±0.24)分。优质护理干预组耐心进行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心理疏导、护患沟通、服务态度分别是(17.32±1.31)分、(17.52±0.71)分、(18.51±1.12)分、(18.12±0.31)分、(17.91±0.21)分。
2.3 抗病毒药物服用时间依从性、剂量依从性 优质护理干预组抗病毒药物服用时间依从性、剂量依从性优于传统护理干预组,P<0.05。其中优质护理干预组抗病毒药物服用时间依从性、剂量依从性分别是100.00%以及97.50%。传统护理干预组抗病毒药物服用时间依从性、剂量依从性分别是80.00%以及82.50%。
2.4 并发症发生率 优质护理干预组并发症总的发生率低于传统护理干预组,P<0.05。优质护理干预组并发症2例,并发症总发生率5%,而传统护理干预组并发症9例,并发症总发生率22.50%。
3 讨论
治疗依从性是指患者就医后行为符合临床医嘱的程度。即听从医嘱的行为活动。有研究认为,丙型肝炎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按医嘱服药[3],即不遵守治疗。突然停药、换药或私自减量会导致抗丙型肝炎药物血药浓度降低,导致丙型肝炎发作,也可能发展为难治性丙型肝炎,或降低最终控制的可能性。因此,治疗依从性在丙型肝炎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依从性可以维持和发展患者住院期间的疗效。
通过对丙型肝炎患者的护理干预,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提高对丙型肝炎的认识,是提高治疗依从性的有效方法。在我国,丙型肝炎患者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是对丙型肝炎缺乏认识,缺乏必要的健康知识。因此,让患者及其家属掌握丙型肝炎的持续治疗,避免复发的重要性,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丙型肝炎的显著疗效[4-5]。
此外,优质护理干预也是对患者的一种心理和行为支持,可以不定期提醒和帮助患者听从医嘱,从而达到控制好病情的目的。丙型肝炎患者服药依从性大多较差,或者没有意识到抗病毒治疗对疾病的影响。治疗依从性是结核病控制成功的关键。从影响依从性的因素看,有研究显示,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村民受教育程度较低,文盲比例较大,不能通过读书、上网接受新的医学知识[6-7]。他们对丙型肝炎的了解主要在于与医师、护士和患者的沟通,疾病意识水平严重不足。从用药依从性来看,大部分患者没有完全按照医嘱服药,甚至有部分患者擅自更换剂量,没有定期入院复核,用药非常不合理,而多数人群为中老年人群,这与自身认知能力、运动能力和视力下降有关。此外,经济形势也是影响服药依从性的关键因素[8-9]。
根据影响因素,需要先了解患者内心的具体想法,提高护患之间的信任度,便于制订有针对性的康复指导方案。此外,护士定期组织交流会,与患者积极沟通,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反馈,从而在护理工作中及时有效地调整护理计划,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还必须充分合理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建立社会联动机制,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实现理想预期[10]。
本研究传统护理干预组进行常规流程护理,优质护理干预组进行了优质护理。比较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护理工作的评价、抗病毒药物服用时间依从性、剂量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优质护理干预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优于传统护理干预组,P<0.05。优质护理干预组中,耐心进行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心理疏导、护患沟通、服务态度五项评分高于传统护理干预组。优质护理干预组抗病毒药物服用时间依从性、剂量依从性优于传统护理干预组,P<0.05。优质护理干预组并发症总的发生率低于传统护理干预组,P<0.05。
综上所述,丙型肝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提高其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