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救治中心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救治效果评价
2021-08-31温寅昇
温寅昇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广东 广州 511400)
在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压力加大,生活的脚步也越来越快,许多人都有不吃早饭或者推迟吃早饭的习惯,这就使得人们的消化系统疾病发病频率较高,而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就是比较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1-2]。上消化道出血部位主要包括食管、小肠、十二指肠、胰等。而这些部位出血的原因主要还是消化道黏膜破损发炎、消化道的溃疡、肿瘤出血等[3]。主要症状表现为吐血、黑便、大量的出血且伴随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患者有可能出现休克,有些时候甚至会出现生命危险[4]。针对这种情况应进行有效的快速救治,给予患者优质的护理,帮助患者恢复。本文就选择了本院于2020年 1月至2021年4月于我院救治的7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快速救治的急救模式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选取为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2020年1月至2020年9月我院尚未成立快速救治中心时接收的35例患者列为常规组,将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快速救治中心成立后接收的35例患者列为研究组。常规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为21~75岁,平均年龄在(46.42±12.37)岁。研究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为22~77岁,平均年龄在(47.62±13.4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都准确无误,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选择标准:临床上已经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出血量符合上消化道出血标准;年龄都大于18岁;患者的病理资料完整;患者及其家属无异议。排除标准:下消化道出现出血者;具有多种并发症者。
1.2 方法 常规组选择常规的抢救方式,患者在入院后,采取平卧躺,适度抬高其双腿,保证其呼吸道的顺畅,在预估患者出血量后给予患者氧气、心电监护,根据医师的治疗方案进行止血。在止血后,为患者进行内镜检查,根据患者的病情与外科医师取得联系,有必要时再进行手术。
研究组在常规抢救方式之上使用快速救治流程,包括:①医护人员在接到急救电话后,需要迅速派出救护车,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抢救现场。②在抵达救治现场之后,马上对抢救的患者进行基础的检查,询问患者以往的病史,进行初步的病症确认。③如果得知患者上消化道发生出血之后,急诊人员要及时采取止血措施,并迅速为患者进行扩容纠正休克,在建立静脉通道等过程尽量绕开关节的血管。如果患者情绪烦躁,可适当使用小剂量镇静剂,减少机体耗氧以及降低血管压力。④在抢救回院的过程中,急诊人员要提前与院内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科室取得联系,如果转运期间患者有不良的情绪和不良症状,急诊人员要及时疏导患者和处理患者的不良症状。⑤入院后综合患者的原发病迅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和观察,急诊人员紧急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果发现气道阻塞、呼吸异常、意识不清醒甚至心跳呼吸骤停等情况下,即可分别进行气道异物的清除、气管插管或切开、进行心肺复苏等抢救操作,同时对患者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护,并完成相关药物救治,如PPI、生长抑素、血液制品等,待患者生命危险解除之后,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由内镜、介入、外科等科室进一步积极干预。⑥在整个抢救和治疗过程中,急诊人员需要保证患者血氧、血压处于机体可代偿水平,预防患者因缺血缺氧导致DIC等并发症。整个过程根据上消化道出血快速救治流程进行,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控和记录。
1.3 判定指标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所耗费的时间总量和抢救的成功率,评估其救治的质量。抢救成功率是指抢救成功数量占总病例的比重,比重越高,抢救的成功率越高。抢救时间是从入院就诊到抢救结束后,整个期间的时间耗费,基本单位为分钟,耗费的时间越少则表示抢救效率越好,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患者的基本数据录取SPSS23.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P<0.05表示了两组患者间差异显著且具备了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救治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的比较 研究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抢救时间显著少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救治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和平均输血量、住院时间 研究组平均止血时间为(4.54±1.32)h,平均输血量为(353.23± 17.28)mL,平均住院时间(6.12±0.85)d。常规组平均止血时间为(8.89±2.52)h,平均输血量为(523.83±19.23)mL,平均住院时间(9.76±1.15)d。研究组的平均止血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都远远低于常规组(P<0.05)。
2.3 两组患者的出血复发率和致死率 研究组抢救后再次出现出血的人数为1例,死亡人数为0例,出血复发率为2.8%,致死率 为0。常规组抢救后再次出现出血的人数为5例,死亡人数为4例,出血复发率为14.29%,致死率为11.43%。通过对比可以发现,研究组患者的出血复发率、致死率均高于常规组(P<0.05)。
3 讨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救治中比较容易出现的病症,急性上消化道的出血变化较快,且容易发生大出血的现象,引发这种出血的原因包括胃部的溃疡、过度劳累、饮食结构不合理或不规律、不好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尤其是有消化道疾病病史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5]。患者如果不能够在有效时间内进行止血,会导致患者的休克、晕厥,一旦失血量过大,患者可能产生生命危险[6-7]。而这种病症在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常见,近年来也广泛引起了医师和患者的关注,受到学术界和研究界的重视[8]。通过本院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和患者治疗的需要,我院灵活配置了医疗资源,在原有抢救系统的基础之上,完善了我院的快速救治中心结构,设置多个科室,建立起诊断、医治、恢复一体的快速抢救绿色通道,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经济的抢救。在我院建立此中心运行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我院的快速救治中心在使用的这段时间中,虽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运行期间还是有许多的问题需要完善并解决。第一,抢救小组中急诊医护专业能力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第二,部分情况下各科室间协调能力不佳,沟通不顺畅。第三,需要加强紧急抢救的模拟演练和学科间的互相交流,从而提高各自间的配合,提升应急水平。第四,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部分是乙型肝炎和病毒携带患者,他们病发时带有不良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容易失去救治的信心,不利于医师和护理人员的抢救和后期医治。因此,所以急诊医护人员应当保持足够的耐心和亲和力,对其患者和其家属进行鼓励,使其配合抢救和治疗。
本次研究的各项数据表明,研究组的平均止血的时间、住院的时间都小于常规组,平均的输血量也明显少于常规救治组。可见快速救治中心对于改善患者救治流程复杂、效率不高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这种模式减少了抢救的复杂环节,为抢救患者增加了更多救治的时间,是更加科学有效的抢救模式,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是抢救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一步。特别是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而言,他们可能出现休克,我们就可以使用胃镜进行治疗[9-10]。本次研究就表明了快速救治对于患者的病症不仅有提高抢救效果的作用,还能够降低患者出血量和患者的病死率,改善患者后期的治疗质量,同时还减少了患者住院的时间,为患者节省了一大笔开支,这也避免了医院资源的不合理运用,是对于医患双方都是有益的。
综上所述,上消化道出血的病症的主要特征是发病速度快、病情比较严重,患者不能及时采取救治措施的话,会使得患者的病情恶化,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而快速救治中心实施快速救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出血量,最大程度降低患者的输血量,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也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出血复发概率和病死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本研究救治方式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可以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