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对胃癌患者免疫指标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2021-08-31郭光辉刘威王晖
郭光辉 刘威 王晖
河南省平舆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河南驻马店463400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临床治疗该疾病以手术为主,应用较多的是开腹胃癌根治术,该手术方式相对成熟,治疗胃癌有一定效果,但由于开腹手术创伤较大,患者术后恢复较慢,且并发症较多[1]。腹腔镜则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优点,但胃癌患者经腹腔镜术治疗的效果临床尚未有定论[2,3]。鉴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69 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对胃癌患者免疫指标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6 年2 月~2019 年11 月收治的69 例胃癌患者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4)。对照组男12 例,女22 例;年龄45~73 岁,平均(61.90±7.57)岁;病程3~0 月,平均(5.23±2.04)月。观察组男15 例,女20 例;年龄44-78 岁,平均(62.85±7.04)岁;病程2~9 月,平均(5.35±1.62)月。观察组数据信息较对照组相比较均衡性良好(P >0.05),可参与研究对比,并通过医学伦理委协会审核同意。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经手术穿刺检查,确诊为胃癌;②患者或其家属知情且签字。(2)排除标准:①术前接受过化疗等辅助治疗;②预计生存时间≤6 个月;③不符合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指证;④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⑤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功能障碍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取开腹全胃切除术。患者呈平卧位于手术台上,给予全身麻醉。于患者上腹中线处,取15~20cm 切口,进入腹腔后,检查腹腔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腹水以及腹腔周围组织是否存在转移性结节。后根据肿瘤具体位置,确定切除范围。于患者的横结肠上缘,将胃结肠的韧带剖开,并将其系膜前叶向上分离至胰腺下缘,肠系膜血管显露出后,对第14 组淋巴结进行清扫,清扫结束后,向上分离胰腺被膜,直至患者胰腺上缘,充分暴露出胃十二指肠动脉、肝总动脉及胃右动脉,向左分离横结肠的系膜前叶至结肠脾区,同时将胃脾韧带、胃短动静脉游离至结肠肝区,动静脉离断后及时结扎,将胃网膜的右动脉以及静脉暴露出后,将其右动静脉从根部离断并结扎,对第5 组淋巴结进行清扫。对十二指肠进行裸化处理,对十二指肠球部进行切,并闭合,使用1 号丝线缝合浆肌层,并对十二指肠的残端进行加固缝合,对腹腔干、胃左动脉旁的淋巴结和脾动脉进行清扫,对胃左动脉进行离断和结扎,对肝十二指肠韧带进行剥离,并对胆总管、门静脉以及肝固有动脉到裸化,对胆总管、门静脉、肝固有动脉旁的的淋巴结进行清扫,并将小网膜切除,直至胃管的右侧,对胃小弯的淋巴结进行清扫。后将食管腹膜剖开,对贲门右侧的淋巴结进行清扫,对左膈下动脉的食管贲门进行离断并结扎,对其淋巴结进行清扫。脾动脉暴露至脾门,对脾门以及脾动脉的淋巴结进行清扫。于肿瘤上缘5cm 左右处,使用荷包钳对食管下段进行夹闭处理,并将食管离断,于屈式韧带25cm 处,将空肠离断,并放置管状吻合器于其远端,保证和食管空肠端侧吻合,使用切割闭合器将盲端缝合,在空肠近端和距离食管空肠的吻合口约45cm 部位实施两肠端侧吻合后将系膜孔闭合后,常规放置引流管,后逐层闭合腹腔,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
1.3.2 观察组
术前准备和麻醉均同对照组。于患者肚脐下方1cm 处做一横切口,将10mmTrocar 置入并建立压力为14mmHg 的人工气腹,后将腹腔镜置入,于患者的左右两侧的肋缘下腋前线做小孔分别置入10cm 以及5mm 的Trocar,于左右两侧锁骨中线的平脐上做两孔,分别置入5mm 以及12mm 的Trocar。使用超声刀,对其横结肠系膜的的千叶游离,向上至胰腺上缘,向左至结肠脾区,向右至结肠肝区,将胃网膜的动脉、右静脉以及胃左动静脉充分暴露后,对第7/8/10/11 组的淋巴结进行但清扫。使用Hemlock 对胃右动脉进行夹闭,并离断胃左血管以及胃右动脉,将第12 组淋巴结清扫结束后,对第1 以及2 组的淋巴结清扫,对贲门食管下段进行裸化处理,使用直线切割缝合器将十二指肠进行离断后,经腹腔镜器械撤出后,于剑突下作一6~8cm 切口,使用荷包钳固定到食管,并对其离断,后将全胃标本以及其周围淋巴结全部切除,使用荷包缝合法,将食管残端仔细缝合,于屈式韧带25cm 左右进行游离,空肠离断,并于空肠远端处放置管状物吻合器,并于食管下段进行食管空肠吻合,使用切割缝合器对空肠盲端进行闭合处理,于食管空肠吻合口处45cm 进行两肠端侧吻合处理,并加固其吻合口,后常规放置引流管,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
1.4 评价指标
分别取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d 清晨空腹静脉血5ml,在3000r/min 转速下离心10min,分离血清待用,采用德国罗氏公司生产的Cobas e411 全自动免疫分析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十九片段(CYFRA21-1)使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癌胚抗原(CEA)使用免疫化学光法,所有操作方法均严格遵照试剂盒内说明进行,检测试剂盒由赫澎(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表示计量资料,组间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 检验,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2 免疫指标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免疫指标对比(,g/L)
表1 两组患者免疫指标对比(,g/L)
注:与本组术前相比,aP <0.05。
2.2 血清肿瘤标志物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对比(,ng/ml)
表2 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对比(,ng/ml)
注:与本组术前相比,aP <0.05。
3 讨论
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胃癌虽对清除原发病灶以及转移淋巴结有一定疗效,但因手术过程中解剖层次多,胃部周围组织的血管较为丰富,加之开腹手术的切口大,术中失血量较多,故患者易出现应激反应,影响机体免疫功能,不利于机体术后恢复[4]。因此,临床还应寻找一种疗效较高且利于术后恢复的治疗方式。
腹腔镜手术则是一种微创全胃切除术,可通过辅助切口对患者的淋巴结进行彻底清扫,并可通过腹腔镜,更准确的进行肠管以及空肠吻合,在保证手术效果同时具有一定安全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免疫细胞、肿瘤标志物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表明胃癌患者经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治疗,有助于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恢复,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分析其原因在于,腹腔镜全胃切除术过程中,在腹腔镜的视野下,可准确对病灶位置、血管行走以及各解剖平面进行探查,因此在清扫淋巴结以及清除病灶时,可最大程度减少对胃部周围组织以及脏器的损伤,术后患者机体康复较快,利于促进免疫系统恢复至正常[5]。NSE、CYFRA21-1 以及CEA 是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其是特异性分布于肿瘤细胞中,或细胞异常增殖而产生的一类物质,血清中水平和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6]。而腹腔镜术在腹腔镜的辅助视野帮助下,可更加清晰的观察病变位置,因此清除肿瘤部位以及淋巴结结节更加全面,故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较低。
综上所述,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患者,可减低其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更有利于促进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