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东南州生态家禽产业脱贫攻坚成果现状及建议

2021-08-31冷劲松陈敏伍祥龙

兽医导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黔东南州家禽农户

冷劲松 陈敏 伍祥龙

1.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发展中心 556000

2.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畜牧技术推广站 556000

黔东南州在巩固拓展脱贫攻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方面,坚持以“州领导领衔、专班化推进”工作机制,推进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实现重点产业持续发展,其中生态家禽产业正逐步从传统散养模式走向以小区集中饲养、适度规模发展、标准规范饲养发展方式,生态蛋鸡规模化养殖率接近100%。2020 年,黔东南州生态家禽存栏1950 万羽,出栏3461.99 万羽,禽蛋产量5.15 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8.55%、55.56%、35.71%,产业整体向好,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夯实了产业基础。2021 年,黔东南州计划存栏生态家禽2000 万羽,出栏4000 万羽,重点实施规模化养殖,推进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以产业提质增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有效衔接。

1 现状及成效

1.1 品种资源状况黔东南州生态家禽品种共有11 个,即三穗麻鸭、黔东南小香鸡、天柱番鸭、凯里香炉山鸡、岑巩客楼鸡、青壳4 号、瑶山鸡、罗曼粉、铁脚麻、绿壳蛋鸡、罗曼白蛋鸡等。

1.2 养殖主体状况黔东南州生态家禽产业经营主体有15.95 万个,其中企业104 个、合作社357 个、家庭牧场184 个、养殖大户895 个、散养户15.8 万个。生态家禽存栏中,蛋禽占20.8%、肉禽占79.2%,圈养占54.5%、放养占45.5%,规模化比重占54%。

1.3 市场销售情况以州内三穗千里山、三穗翼宇鸭业、三穗兴绿洲、榕江山农、施秉新东乡等为主的龙头企业已获得“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远销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发达地区,产品供不应求。其中境内黎平县鼓励企业、合作社入驻推介平台,将畜禽产品在天猫、淘宝、京东、今日头条等线上平台销售,与阿里签订了合作协议,引进和创建了“锄禾大叔”、黎平“邮乐购”、“供销E家”等网上销售平台,进一步扩大销售网络和覆盖面。

1.4 标准化建设情况黔东南州有生态家禽产业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1 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5 个,省级扶贫龙头企业1 家,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2 家,州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21 家,“三品一标”认证主体17 家。全州共有家禽种禽场20 个,商品场757 个,省级标准化规模示范场建设4 家,粪污资源化设施配套率和利用率均达到85%以上。在标准化建设上,积极引导养殖户在生产方式上从“温饱生存型”向“环保生态型”转变,切实将环境保护、绿色生产、有机生活等生态文明观念转化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推动乡村实现绿色生态发展。

1.5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情况黔东南州生态家禽产业带动出列贫困村232 个,带动出列贫困农户1.9 万户3.85 万人。主要巩固拓展脱贫攻成果模式为整合扶贫项目资金购买特色家禽发放给出列贫困户饲养,技术部门对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培训。另一种方式是依托特惠贷和产业绿色子基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生态禽产业,其中养殖麻鸭5000 羽以上的规模养殖户达180 户,年养殖2 万羽以上的规模养殖场30 个,新增带动巩固拓展出列贫困人口0.52 万人,在立足产业发展的基础,聚焦“产业衔接”,通过“公司+合作社+养殖场+农户”模式,建立完善种禽场、商品场、屠宰冷链、饲料加工厂、有机肥厂等产业延链强链,全面助推“产业扶贫”向“产业兴旺”过渡转化。

2 主要做法及经验

2.1 “五统一”养殖模式和“三变•五金”模式促进产业提质增效近年来,黔东南州强化了三穗鸭全产业链建设,围绕养殖基地、规模养殖场,结合扶贫项目建设,以贫困农户增收为目的,探索出“五统一”和“三变·五金”模式在全州推广,“五统一”养殖模式即统一设备设施、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物资采购、统一价格回收、统一品牌销售。“三变·五金”改革即“劳动就业薪金、土地流转租金、保底使用息金、利润分红股金、代养收益酬金”的“三变五金”利益联结机制,用足财政扶贫资金、用活农户闲钱、盘活闲置资产,促农增收。目前“三穗鸭产业”已通过ISO9OO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食品安全管理QC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获得各项专利31 项。

2.2 “三变”改革模式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黔东南州在生态家禽产业发展上一直坚持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模式,保障生产要素,提高经营效益,打破区域限制,推动企业发展,多种方式多地开花,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项目资金变股金。采取以“项目资金+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模式,投入项目资金,量化到户,每年按12%比例向村集体和养殖户分红,5 年后返还本金,使项目资金保值增值、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二是土地资源变股权。即对合作社使用的涉及亩土地每年按照保底标准进行分红,使土地保值增值。三是农户及员工变股民。入股农户每年分别按7%~10%比例分红,合作社员工各入股每月2%比例分红,使员工更具主人翁意识,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益,聚焦“效益衔接”,全面助推巩固拓展脱贫增收向“生活富裕”过渡转化。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综合养殖技术不高,环保压力较大生态家禽养殖场养殖数量、养殖规模逐年增长,但综合养殖技术水平还不高;良种繁育体系基本形成,但组织化程度不高;规模养殖初步成形,但养殖区域存在面源上污染。

3.2 养殖协会和合作社等民间经济组织有待加强有些协会和合作社基本都是单打独斗,销售的生态家禽在品质上参差不齐,农户和协会间利益连接松散,主体地位没有得以体现,农户的积极性、主动性难以发挥。农户在整个链条中参与度不高,与协会尚未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有的甚至还存在相互挤压的现象。

3.3 龙头企业发展带动不够、市场定位不高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困难,一是企业发展资金较困难;二是市场开拓能力不强;三是企业产品市场定位不高,没有品牌意识;四是企业发展链条不适应经济发展规律;五是企业研发人员、技术人员和企业进取精神意识不高、产品品牌意识较差;六是“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链条不完善。

3.4 市场发育疲软,营销能力不强当前,州内畜产品市场发育程度低,农村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市场体系不够完善,畜产品生产和购销缺乏有效的宏观管理和调控手段,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信息体系不完善,中介服务机构少,养殖农户参与市场竞争的难度较大。

4 对策及建议

4.1 健全良种繁育体系立足地方特色家禽种质资源,加强对黔东南小香鸡、香炉山鸡、三穗麻鸭、天柱番鸭等地方特色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大力实施品种优化、品质提升、品牌创建的“三品”战略,建立一批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等配套的生态家禽良种繁育体系,新建(改扩建)生态家禽扩繁场,种源全面实现州内自给。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方式,对原种场和扩繁场匹配一定的资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项目资金要重点对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给予倾斜和配套支持。

4.2 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加强生态家禽规模化标准养殖场建设,加大对路水电为重点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扶持力度,实施专业化生产、标准化养殖、规模化经营,积极推广林下(果园、茶园)养禽,探索构建现代生态循环养殖业。加快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工作,以地方特色品种为重点,完善地方优势特色品种、企业生产技术规程、生态放养等标准,健全生态家禽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强化生态家禽养殖陆水空“三区”生态设施建设,全域实施“净土碧水蓝天”工程,立体美化生态环境。

4.3 推动屠宰加工体系建设推行“规模饲养、定点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制度,加快推进生态家禽定点屠宰和白条禽上市,力争屠宰加工比率达50%以上。

4.4 大力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建立一批生态家禽(蛋)企业集团、产业联盟,重点在产品规模生产经营、集群加工、市场开拓上实现突破。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种苗采购、疫病防控、技术服务、质量监管、品牌建设和市场销售等服务,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家禽产业机制,大力推广农村“三变”模式经验,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政府+龙头企业+家庭牧场”、“合作社+农户”、“村集体+农户”等产业模式,引导农户通过产业发展、土地流转、就近就业实现增收脱贫,在聚焦效益衔接上全面助推巩固拓展脱贫增收向“生活富裕”过渡转化,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猜你喜欢

黔东南州家禽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民居摄影
捕鱼节上捉鱼忙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如何防范家禽钙磷缺乏症
夏季散养家禽缓解热应激的喂养策略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家禽病快速确诊要领
补妆
秋季谨防家禽蠕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