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球囊导管联合静脉滴注催产素应用于诱导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分娩的价值分析
2021-08-31黄丽媛
黄丽媛
瘢痕子宫最常见群体为剖宫产产妇,而再次妊娠后随着胎儿生长,子宫壁变薄,极有可能造成瘢痕处组织胀破现象[1],同时阴道试产常面临宫颈成熟度差而导致自发宫缩困难现象[2]。临床上促进子宫颈成熟最常见的方法为静脉滴注催产素以促进宫缩加快产程,但并不能直接作用于宫颈而改善其成熟情况,因此对促进宫颈成熟效果较弱,引产效果相对较差[3],因此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双球囊导管是在子宫颈内外口分别放置球囊压迫宫颈口以促进前列腺素分泌的方法,可有效改善子宫颈的成熟情况[4],或许能有效促进产程进展,基于此,本研究将探讨双球囊导管联合静脉滴注催产素应用于诱导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分娩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患者、家属同意及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4月-2020年7月73例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分娩患者分组,按照随机计算机法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7)。纳入标准:(1)头位妊娠;(2)距上一次剖宫产时间大于2年;(3)胎膜完整。排除标准:(1)具有阴道分娩禁忌证;(2)多胎臀位妊娠;(3)孕产妇具有心肺等功能异常。对照组年龄26~43岁,平均(34.47±4.89)岁;孕周37~40周,平均(39.25±0.21)周;BMI 20~25 kg/m2,平均(23.97±0.68)kg/m2;产次2~4次,平均(2.98±0.09)次,观察组年龄26~43岁,平均(35.08±5.12)岁;孕周37~40周,平均(39.27±0.14)周;BMI 20~25 kg/m2,平均 BMI(23.99±0.63)kg/m2;产次2~4次,平均(2.95±0.10)次。上述资料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催产素(厂家:天津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 ml∶10 IU;国药准字H12020482)静脉滴注治疗。浓度为0.5%,将2.5 IU催产素溶于0.9% 500 ml NaCl溶液中于第1天上午9:00滴注,滴速调整为8滴/min,若未出现规律宫缩则调整为每15 min增加4滴,最大滴速不超过40滴/min,若将2.5 IU催产素滴完仍无规律宫缩,则将浓度调节为1%,12 h后若仍未出现规律宫缩,则停止静脉滴注催产素,改为人工破膜,第2天早上9:00,予患者促宫颈评分后再滴注催产素,滴注方案与前1 d相同,若48 h内为能主动分娩,则视为失败,行其他方式分娩。
观察组:采用双球囊导管(厂家:河北爱能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号AUB-30800)联合静脉滴注催产素治疗,第1天晚9:00于宫颈放置双球囊导管,嘱患者取截石位,准备外阴、阴道口及宫颈的消毒,宫颈夹钳夹住宫颈,放置球囊导管于宫颈管,并推入宫腔,确保两个球囊通过宫颈内口,同时将0.9% 40 ml NaCl溶液注入球囊内,促使球囊靠近子宫颈内口,另一个球囊于宫颈外口,后将0.9% 20 ml NaCl溶液注入其中;两个球囊因力量每次增加20 ml,直至两者均完全达到80 ml,将倒导管近端固定于孕妇下腹。对未自发分娩及胎膜破裂者,第2天早9:00取出,并用促宫颈评分评估,人工破膜,同时检测胎心及羊水情况,仍未分娩,则与对照组同样给予0.5%催产素促进子宫收缩,若48 h内未进入或与阶段则视为失败,行其他方式分娩。
两组均观察至产后24 h。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引产效果、促宫颈评分、分娩方式、经阴道分娩产程情况及母婴结局。(1)引产效果:治疗后,根据孕产妇进入活跃分娩阶段的时间评价为显效(24 h内进入分娩活跃阶段);有效(25~48 h进入分娩活跃阶段);无效(48 h内未进入分娩活跃阶段);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5]。(2)促宫颈评分:治疗前后,根据宫颈Bishop量表评分评价宫颈成熟情况。总分13分,分值越高,代表宫颈成熟度越好[6]。同时计算宫颈评分改善值。(3)分娩方式:治疗后,记录阴道分娩情况。(4)分娩情况:治疗后,观察并记录孕产妇引产开始到临产时间、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5)母婴结局:记录两组阴道分娩与剖宫产产后出血、羊水污染情况,并采用新生儿Apgar量表评分评价新生儿情况,总分0~10分,分数越高表示新生儿状况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录入SPSS 22.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引产效果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94.59%)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引产效果对比 例(%)
2.2 两组患者促宫颈评分对比
治疗后,两组Bishop评分均升高,而观察组Bishop分值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宫颈评分改善值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Bishop评分对比 [分,(±s)]
表2 两组患者Bishop评分对比 [分,(±s)]
*与同组治疗前组较,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评分改善值观察组(n=37) 3.60±0.71 6.99±1.15* 3.19±0.71对照组(n=36) 3.63±0.80 5.81±1.92* 2.20±0.51 t值 -0.169 3.175 6.856 P值 0.866 0.002 <0.001
2.3 两组患者分娩方式对比
观察组阴道分娩率91.89%(34/37),高于对照组的 55.56%(2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13,P<0.001)。
2.4 两组患者经阴道分娩产程情况对比
观察组引产开始到临产时间、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经阴道分娩产程情况对比 [h,(±s)]
表3 两组患者经阴道分娩产程情况对比 [h,(±s)]
组别 引产开始到临产时间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总产程观察组(n=34) 11.32±2.42 5.33±1.61 0.42±0.05 0.10±0.03 5.94±1.81对照组(n=20) 14.56±3.53 9.62±2.33 0.98±0.11 0.18±0.05 10.55±1.90 t值 -3.633 -7.276 -21.498 -6.500 -8.761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5 两组患者母婴结局对比
观察组羊水污染率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母婴结局对比
3 讨论
瘢痕子宫足月妊娠者宫颈成熟度较低,因此常需要外界干预以促进宫颈成熟。临床上最常用的方式为静脉滴注催产素,以弥补机体分泌催产素不足的现象,可促进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以实现胎盘分离及脐带断裂的目的,但此种治疗手段仅能促进子宫收缩,对软产道扩张效果并不明显,分娩过程中极易引起软产道损伤,继而出现产后出血等[7]。双球囊导管可通过置于宫颈内外口的两个球囊促使宫颈内外口扩张[8],可能会弥补催产素的不足之处。
双球囊导管是将两个导管球囊分别置于宫颈内外口,并往内注入合适量的生理盐水以压迫、扩张软产道,当宫颈管等部位受压时可促进垂体后叶素与缩宫素的释放及合成,同时还能增加前列腺素等的合成,从而促进子宫收缩。
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94.59%)高于对照组(75.00%)(P<0.05),观察组引产开始到临产时间、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双球囊导管联合静脉滴注催产素应用于诱导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分娩效果更显著,同时能促进产程进展。可能是因为双球囊导管主要是将两个导管球囊置于宫颈内外口以达到有效扩张软产道的目的,同时通过催产素蜕膜受体以促进前列腺素的合成,保证宫颈软化,从而增加子宫颈成熟度,当联合催产素可增强宫缩以促进产程进展,增加引产效果[9]。
Bishop评分是评估宫颈成熟度最主要的标准[10]。本研究中,观察组Bishop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双球囊导管联合静脉滴注催产素应用于诱导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分娩中可显著促进宫颈成熟情况。分析原因可能是双球囊导管靠近宫颈内孔时具有剥离胎盘的作用,同时能促进机体大量合成并释放前列腺素以软化宫颈的作用,而球囊对宫颈内外口的压迫扩张作用也同样有扩张宫颈效果。这与潘晶[11]的研究一致。
本研究中,观察组阴道分娩率(91.89%)高于对照组(55.56%),羊水污染人数少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双球囊导管联合静脉滴注催产素应用于诱导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分娩可显著改善母婴结局。可能是因为双球囊导管作用于宫颈内外口时可达到软化宫颈管的目的,同时联合催产素可有效增强子宫收缩,改善分娩情况,而子宫收缩增强可改善胎盘剥离不完全的情况,进而减少产后出血状况,而双球囊作用于宫颈内外口可有效促进产道扩张,有效增加产程进展,从而改善因产程时间过长引起的羊水污染及对新生儿的影响[12]。
综上所述,双球囊导管联合静脉滴注催产素应用于诱导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分娩可显著促进宫颈成熟情况,提高阴道分娩率,加快经阴道分娩产程进展,从而改善引产效果与母婴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