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林业造林技术及林业保护措施的分析
2021-08-31王斌
王 斌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甘肃 天水 741000)
1 林业造林技术的类型
造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林业造林对土壤环境和气候环境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在林业造林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两方面问题。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林业造林技术体系也在不断的完善,技术的有效应用,是推动林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现存的多种林业造林技术中,不同的技术有其相应的应用优势,需要结合实际的造林需求,合理的选择技术类型,进一步的促进林业的发展。
1.1 播种造林法
播种造林法在我国当前的林业生产中应用的比较广泛,此种技术应用相对便捷,常见的播种方式有三种,分别为点播、条播以及散播,利用播种的方式,根据区域特点的不同,合理的选择播种方式,点播和条播的方式比较常见,可以节省树种,而且在树木成长以后,林木的结构也更加规范,有助于树木更好的生长。正常情况下,如果树种的颗粒比较小,可以使用散播的方式进行播种,对于普通规格或者大号的树种,就需要使用点播和条播的方式。现阶段,条播的播种方式,已经可以实现机械化作业,与农业播种方式存在很强的相似性,在机械设备的作用下,树木可以保持整齐。在使用点播模式的时候,要合理的控制树木的间距,根据树木的种类,设置种植距离,避免植株之间相互产生影响。在播种之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处理,对土地进行深翻,尽量的提升土壤松软度 ,可以在提升播种效率的同时,促进种子的生根发芽,增加树种成活率。
1.2 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是指对已经存在根系的植物进行培育,在原有植物根系的基础上,促进根部的生长,形成新的植株,此种方法的应用,可以节省大量的林木培育时间,具有效率高的特点,在短时间内,会形成一片优秀的林木,而且在此项林业造林技术的应用下,植株的成活率可以得到保证,死亡的植株较为罕见,林业种植效益明显提升,属于一种非常高效的林业造林技术。分殖造林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应用限制,对树种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不能用于不易成活的树种培育,只能在一些生命力较强的树种培育中应用,比如松树、柳树等,分殖造林法可以很好的继承树木原有的优势,更好的发挥出植物根系的作用,就当前的技术应用现状来看,分殖造林法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对林业造林技术研发的不断深入,分殖造林法适用性会更强,适用于更多树种的培育,进一步的推动我国林业领域的发展。
1.3 植苗造林法
在林业领域的发展过程中,林业造林技术的有效应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植苗造林法是一种非常关键的林业造林技术,此项技术又被称之为植树造林法,此种方法拥有一定的应用优势,但是也存在许多的技术应用要点,如果这些要点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就会对树木的成活率产生直接影响。植苗造林法主要采用栽种的方式进行林木培育,由于树苗的根系比较完整,在移栽完成以后,苗木的成活率非常高,对外界不良因素有一定的抵抗力。为了充分的发挥出此项林业造林技术的重要作用,在苗木移栽过程中,要加强对苗木的保护力度,尤其需要注重对其根部的保护,而且在栽种以后,要加强林木管理,做好浇水施肥工作,促进苗木根部的发育,保证苗木成活率。
图1
2 加强林业保护力度的对策
2.1 完善林业资源保护管理制度
制度是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对于林业资源保护管理工作来说,完善的制度可以为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依据,强化管理力度,促进林业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对于生态质量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林业资源保护管理过程中,主体管理部门需要根据实际的工作需求,具体的划分各个部门的职责和义务,为了保证各部门都可以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职能作用,主体部门可以采用责任制的方式对其进行管控,对于在工作上出现的推诿情况,要进行严厉的处罚,利用完善的管理制度,激发各部分的潜力,进一步发挥出主体部门的指导监督作用,为高效的林业发展建设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管理部门还需要采用奖惩结合的方式,对林业资源进行管理,对于违法违规开采的行为,要进行严肃处理,如果情节严重,可以追求其法律责任,移交公安机关处理,通过严格的林业资源保护管理,强化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力度,促进林结构转型,进一步的推动我国林业的发展。
2.2 提升林业资源保护管理人员素养
林业资源保护管理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充分的责任意识和较强的业务能力,如果管理人员个人能力不足,就必然会导致林业资源保护管理上的漏洞,导致林业资源遭到破坏,无法真正的发挥出林业资源的重要价值,同时,对生态环境建设也会带来严重阻碍。在当前的林业部门,需要的管理人员都存在能力缺失的问题,对林业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缺乏重视,不关注林业资源的发展问题,导致了地方林业资源严重受损,遭到了人为的破坏。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林业资源保护管理人员需要注重个人能力的提升,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上级部门也要加强对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培训,增强人员的义务能力,可以在林业资源保护的过程中,更好的发挥出自己的职能作用。
2.3 注重林业灾害防治
林业灾害主要是指病虫害以及火灾,这些灾害对林业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必须要受到林业部门的高度关注,如果林业灾害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林业资源的大规模消亡。具体来讲,林业部门需要加强巡视工作,及时的发现森林中的病虫害以及火灾隐患,并且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这些隐患进行消除,实现林业灾害的事前控制。加强林业保护宣传工作,提升公众的林业保护意识,形成一个人人参与的良好保护局面。任何人不能携带明火进入森林,以免引发火灾风险,对于农业焚烧秸秆和杂草的行为,要进行严肃处理。定期的开展消防演练,与消防部门协同对林业资源进行管理,提升火灾的应变能力,防患于未然,以便于在森林火灾发生的时候及时的采取正确的应对,进一步的提升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力度。
图2
3 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资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长期以来,人们对林业资源无节制的开发,对生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为了加强生态建设,促进环境工程的建设,林业的发展问题必须要得到妥善处理。在生态理念下,加强林业保护是非常必要的,相关部门要在保护林业资源的同时,注重造林技术的有效应用,实现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再生同步进行,进一步的发挥出林业的生态作用,在不影响环境发展的同时,满足社会对林业资源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