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条理清晰线索明 特征鲜明融真情

2021-08-30苑举磊

初中生学习指导·提升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蒲松龄游览故居

苑举磊

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述风土人情的新奇独特,可以展现人文名胜的风姿内蕴。下面,一起阅读佳篇,体会游记的魅力,学习写作的技巧。

【佳篇赏析】

太白山游記

赵延红

站在海拔3700多米的拔仙台,迎风望去,苍茫宇宙尽收眼底,白云浩荡,孤傲群峰。穿着单衣在寒风高崖间一路追随而来的我们,只有一番感慨:高处何所有!

“十一”期间,游客很多,排队等待2个多小时,再乘坐中巴经过40多公里的盘山路,我们才到达太白山的下板寺。下板寺海拔2800米,距太白山山顶最高处还有900多米,这里是真正意义上的起点。没有丝毫的懈怠,我与好友整装开始步行登山。

沿着一条陡峭的登山路,穿越巴山冷杉景观林带,途经一条木桥小通道,爬上约100米的石阶,3小时后,我们到达海拔3511米的天圆地方。兴之所至,我们不假思索地向更深更远处进发。到达太白山山顶的最后一个接待站,饿了一天的我们稍稍吃了些简单的食物又继续行程。一边饱览变幻莫测的云山雾海,一边行走在山脊小路,期盼神话的出现。

下午4点多,我们到达太白山保护区,接下来的路程与其说是旅游,其实更像是探险。保护区内的景观与其他地方大相径庭,这里的植被主要以高山灌丛草甸为主,绚丽多彩,色调分明。多数游客只到达天圆地方,与我们同行的游客很少。我们悠闲地行走在3500多米的高山之巅,大声朗诵着诗句:“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白云之上,回荡着我们的快乐。大约1小时后,我们来到小文公保护站,买了门票后,工作人员再三叮嘱我们要尽快赶路,必须在天黑之前到达大文公庙,那里才有住宿的地方。

通向大文公庙的路更加艰险漫长,据说这里是保存较为完整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一眼望去,石聚成河,完完全全是石的海洋,形态万千,奇异嶙峋,峡谷深邃。天渐渐暗下来,我们已无暇顾及周边的环境,两眼紧盯脚下的路,默默往前赶,偶尔踩到虚盖的石块,发出当当的响声。在夜幕降临之时,我们总算按预期的计划赶到了大文公庙,这里已经驻扎了前一天的游人,简易平房的外面搭着几顶帐篷,晚风呼啸而至。帐篷内只有一张单人床,床板又窄又薄,寒气直透全身。极度疲乏的我们顾不得许多,早早睡下,其实也睡不着,躺在床上尽量裹紧被子保持体温,恢复体力,第二天我们还要走近2小时的路程去大爷海。

深夜从外面传来动听的歌声,居然还有陕北民歌,听到熟悉的乡音,倍感亲切。又过了不知多长时间,迷迷糊糊听到有人喊:“快起来看日出了!”我睁开眼,下了床,看到从外面回来的人搓手跺脚直叫冷。我只穿一件T恤和薄外套,就这样出去肯定会被冻僵,情急之下我裹了被子跑出去。迎面而来的强劲的寒风,让我几乎无法呼吸,冷风像针钻进被子刺痛着身体,头发在空中狂舞,眼睛被寒风刺得直淌眼泪。只见灰云布满东方,在云彩的缝隙里,透出一抹亮光,那应该就是日出的前兆。我同几位游客执着地守候在一排低矮的石墙边,目光舍不得离开半刻,生怕错过那辉煌瞬间。约半小时后,天边仍是那一抹光亮,我不禁有些失望。

为了尽快回到西安,我与好友继续赶路,到下一个也是最后一站——大爷海。据其他游客说,大爷海的风景很不错。到底是什么样的人间仙境呢?顶着寒风,我们不敢停下脚步。寒冷的气候使得我们的脸失去知觉,双手冻得红肿,双脚发麻,这时才体验到“高处不胜寒”的道理。而我们更坚定了去大爷海的信念。2个多小时的跋涉后,转过一个巨大的石峰,一片湛蓝的天池出现在眼前。这就是我们期待的神秘莫测的人间仙境大爷海?所有的期待一闪而过。

(选自《当代电力文化》)

【写作借鉴】

文章叙述了游览太白山的经历,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写作借鉴。

一、线索明晰,条理清楚。游记一定要有一条明晰的线索贯穿其中,可以按游览路线写,可以按空间顺序写,也可以按时间顺序写。选文以时间为顺序,按照游览路线的变化行文,主要写了拔仙台、下板寺、天圆地方、太白山保护区、大文公庙、大爷海等地的游览情况,并通过描写游览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太白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细致描绘,突出特点。写游记要写出所游览或参观之处的特色。选文对太白山保护区探险、夜宿大文公庙时所见的景物等都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不同角度展开描写,鲜明地呈现景物特点,写出了太白山景致的与众不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融入真情,情景交融。“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选文作者把自己的独特感受融入字里行间,让文章既有所见所闻,又有所思所感,如“一边饱览变幻莫测的云山雾海,一边行走在山脊小路,期盼神话的出现”“顶着寒风,我们不敢停下脚步……这时才体验到‘高处不胜寒’的道理”等叙议结合的表述,增加了文章的内涵,让文章更富有感染力。

【小试身手】

游蒲松龄故居

刘晓宇

清晨,我们一家人按照既定行程去游览蒲松龄故居。

一段车程后,我们来到了蒲家村。青石小路,泥瓦小房,处处透着古朴。一座座老房子像一个个老者,讲述着一个个故事。

走进蒲松龄故居,迎面看到的是蒲松龄的汉白玉雕像,整个人看上去文质彬彬的,嘴巴上那一撮小胡子,透出一股不凡的气质。进了一道拱门,是小小的院子,门口有两棵紫藤,像两个沉默寡言的看门人,注视着进出的游人。院内有两块碑,是康熙年间立的,由于风雨侵蚀,上面的字已经模糊不清,再加上曾经两次遭到破坏,碑身已经有了不少大大小小的裂缝。

在堂屋中央,迎门高悬“聊斋”匾额,下方悬挂着蒲松龄临终前一年由江南画家朱湘鳞为其画的画像,画像上他面露微笑,端坐在椅子上,据说这是蒲松龄生前最得意的画像。画像的两边,挂着郭沫若的亲笔题字——“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屋内的桌椅已经十分破旧,上面的漆大部分都已脱落,两边的摆设也非常简单。蒲松龄的卧室里只有一张小床、一个书柜、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桌上摆放着烛台,床上铺着打了补丁的褥子,放着一条蓝底白花的被子和一个蓝黑色的枕头,显得破旧不堪。触景生情,令人遐想。蒲松龄终日在陋室里遥想鬼狐神妖,为生计所迫,又不得不时时回到现实中来。科考失败的蒲松龄为养家糊口,不得不离家去做私塾先生,一干30余年,回到家后已是风烛残年,于76岁时离世。

蒲松龄故居还有六个展厅。其中一间展出的是蒲松龄的著作,各种版本的诗、文、词、戏曲繁多,《聊斋志异》版本更是琳琅满目。还有一间展厅,里面摆放着许多泥人,都是泥人张的重弟子所做,所有的泥人都是《聊斋志异》中的人物。另一间展厅里挂着不少名人的题字和关于聊斋故事的画,有老舍的字、李苦禅的画等,还有《聊斋志异》的小人书,都十分珍贵。

整个蒲松龄故居被绿色植物包围着,院子里种着桑树、无花果树、紫藤等,墙上爬满爬山虎,风一吹,就像在绿色的海洋中激起一层层绿浪。

远处传来悠扬的俚曲,回荡在青砖、灰瓦、低檐、矮房间,久远的岁月沉淀着世人对蒲松龄的敬仰。

游览结束了,我们带着充满纪念价值的照片和满怀的好心情走出了蒲松龄故居的大门,走出了这古朴的村庄。

点评

作者按照游踪顺序记述了游览蒲松龄故居的经过。行文详略得当,重点描写了蒲松龄故居的堂屋、卧室及展厅的情况。景物刻画细致生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作者在描写中融入了对蒲松龄的敬仰之情,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结尾与开头遥相呼应,使得文章结构严谨。

猜你喜欢

蒲松龄游览故居
卫立煌故居
探访“铁甲元勋”许光达故居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蒲松龄纪念馆举办“道法自然——王佑学山水写生画展”
哪些动物灭绝的危险最大?
“故居”与“旧居”是一回事吗
蒲松龄
游览路线
蒲松龄隐诗批文章
蒲松龄妙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