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剪裁,有的放矢
2021-08-30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信,本义为“真心诚意”,由此字可以联想到“信件”“短信”,还可以联想到“真实”“自信”“信仰”等。由“信”字,还可以联想到以下句子: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亲之信之。”——诸葛亮《出师表》
“信义著于四海。”——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围绕“信”字,你能联想到什么含义?请围绕你联想到的含义进行写作。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文题中的“信”具有多重含义,可以是具体的信件、短信,也可以是抽象的“真实”“自信”“信仰”等。考生可以選择其中的一种含义进行写作,也可以选择几种含义进行有机组合。考生可以写记叙文,写“信件”,回忆自己写信、收信的快乐,通过这些事件的记叙抒写亲情、友情、师生情。还可以写短信,通过短信的交流面对真实的自我,获得心灵的成长。也可以写议论文,运用“信”的几种含义进行有机组合,连缀成篇,如“自信”“真实”“取信于人”。一个人如何才能拥有自信?除了实力之外,真实地面对自己也至关重要。所谓真实面对自己,就是对自己的实力、水平有正确的评估,既要看到自己身上独具的优点,也不回避自己身上的“糟点”。独具的优点会成为自信的理由,而直面“糟点”也不至于使“自信”演变为“自负”,所以真实面对自己尤为重要。
原作雏形
信
(题目未加思索,没有体现主要观点)
“信”字在新华字典中有多种解释:诚信、信念、信任、信仰、信心等。而在其中,信心是一个人必不可少的品质,文化自信则是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品质。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开头段落先是运用发散思维解释了“信”的多重含义,之后确立的论点是自信对于个人与国家的意义。二者分开来看,都可取,但“解释”与“立论”之间欠缺逻辑关系。)
梁思成曾经说过:“一个民族的自卑和自大都源于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充分了解。只有深入了解和深刻理解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才会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产生深层次的民族自信。”(这一道理论据很好地证明了要拥有文化自信,必须先了解本国文化。但用在这里不合适。)中华上下五千年孕育了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文化,从丽江古城到颐和园;从逛花灯、闹元宵到吃月饼、赏明月;从《滕王阁序》再到《蜀道难》,中华传统文化为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宝藏与遗产,当我们去了解它、体会它,我们才会意识到中华文化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在今天依旧闪耀着时代的光芒。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本段缺乏分论点。本段的事实论据类别丰富,但稍显杂乱,也缺少对民族文化丰富深厚、辉煌灿烂、具有时代光芒等特性的阐释,故在论证观点时说服力不强。)
前几年,张家界为搭上《阿凡达》的“顺风车”,将“南天一柱”改名为“哈利路亚山”,此举引发强烈的反响。张家界本来就很美,又何需搭“顺风车”来提高人气?虽最后迫于舆论压力,他们放弃了这个计划,但之所以会有此举,还是因为缺乏文化自信。(这个例子是论证文化自信重要性的好例子,然而放在这里,反而让作文的论证思路不清晰。如果将其用在开头,既可引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又可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坚定文化自信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李子柒圈粉无数,被《人民日报》、共青团夸赞“没有一个字夸中国,但也讲好了中国故事”。她在视频中展现的从容自信的态度,是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我们坚定了文化自信,就能向全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讲好中国故事。(事实论据只有一个,略显单薄。)
走过千年,看名士绝代风流,聆听那些散落在时空中的思想遗声;细看今朝,感受现代社会的喜与悲,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思考文化传承的真谛。当下的中华儿女,自当接过传承的使命,发乎本心与热爱,兼顾历史之沉淀与时代之新意,向全世界展现中国风采。(本段的论述重点在于当下中华儿女如何传承中华文化,应该去掉无关内容,详述如何传承。)
经济能使一个民族壮大,军事能使一个民族强大,唯有文化能使一个民族伟大。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更需要夯实文化根基,坚定文化自信。
●升格指要
这篇作文能从文化自信的角度进行思考,立意高远,但文中分论点不明显,论证思路不清晰。作文中运用了较多的论据,但是其中一些论据冗余无用,缺乏质感。还有一些好的论据,但在使用的时候缺乏“论据应为我所用”的意识,没有使之发挥出应有的论证力度。
升格时,应围绕中心论题,分别阐释分论点,逐层论述观点。在运用论据时,要对论据进行剪裁,使论述的思路更加顺畅。在进行论证时,要丢弃冗余无用、缺乏质感的论据,代之以新鲜充实、论证力强的论据,提升使用论据的目的性与精准度,合理地安排论据,使之更好地证明论点,为论证服务。
升格佳作
腹有文明气自华
(主题更为显豁)
胡思涵
早年有闻,湖南张家界为搭上电影《阿凡达》这一“顺风车”,将“南天一柱”改名为“哈利路亚山”,此举引起强烈的反响。张家界本来就很美,何必搭“顺风车”来提高人气?最后迫于舆论压力,他们放弃了这个计划。但之所以会有此举,还是缺乏文化自信。(由张家界改名引发对“文化自信”的思考,自然而然地吸引读者继续阅读。)
习近平同志曾经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是民族之魂,想要民族生生不息,我们就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简洁而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论点。)
我们有足够的底气坚定文化自信。(分论点明确简洁。)放眼中华上下五千年,老祖宗为我们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唐诗宋词早已成为经典的汉文化代表,成为中国人的心灵密码。“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拨动了多少游子的心弦,震撼了多少离人的心灵!“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激励着多少有识之士矢志不移地追求理想,激发了多少人的爱国热忱!诸子百家的思想至今仍有学习价值。“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成为我们的底色,铸就国人的气魄;“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磨砺我们的智慧,增添我们的韧性。中华文化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在今天仍闪耀着时代的光芒。中华文化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论据充实具体,避免了泛泛而谈,更加有力地证明了论点。)
不仅如此,我们还有足够的实力坚定文化自信。(论点鲜明,且与上一段落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坚定文化自信仅凭一己之力是不行的,需要群体的力量。《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从不同维度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传承与传播,打破了大众对古代文化古板、过于深奥的刻板印象。众人拾柴火焰高,集体的力量有助于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向全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以当今时代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作为论据,证明我们有实力坚定文化自信。)
作为学生,我们要多多了解中华文化。梁思成曾说:“一个民族的自卑和自大都源于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无知。只有深入了解和深刻理解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才会站在从容客观的立场上产生深层次的民族自信。”多一份了解,就会多一份自信。我们虽然还没有机会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写好汉字,学好语文,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部分,我们也需尽自己的一份力。
经济能使一个民族壮大,军事能使一个民族强大,唯有文化才能使一个民族伟大。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更需要夯实文化根基,坚定文化自信。(升华主旨,再次点题。)
●升格点评
升格文在立意上没有太大变化,但主题显豁,论据充实,论证有章法。本文开头以一则旧闻引发思考,提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此为立论;然后阐释我们不仅有底气坚定文化自信,还有实力坚定文化自信;接着顺势提出我辈应当多了解自己的文化以提升文化的自信心;最后,结尾重申了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强化主题。升格文读来如行云流水,丰沛充实,语言规范而又具有个性色彩。
【孙倩/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