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2021-08-30吴竭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19期
关键词:人际交往能力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吴竭

摘要:小学时期的数学教育正处小学生思维的培养及综合数学素养良好形成的关键时期,易于接受、紧贴内容的创新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现有数据统计,数学是中小学生的薄弱科目,对其印象用“难”字形容。作为一门具有深度灵活性及抽象性的学科,为了取得优异的数学成绩,学生致力于对数学知识点的深度挖掘、公式概念反复背诵;然而,若单单将数学的学习理解为是一个学会、背会、考高的过程,不利于师生间互动。数学教学不应拘泥于教师传授,而是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出力,数学课堂间紧密互动,依托于教材知识发散思维,使学生不仅拥有“数学脑”,而且会用“数学语”,展现出具有社会性特色的灵活小学数学课堂,营造学生人际交往和谐氛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人际交往能力  策略

教师与学生是课堂构建的两大重要主体,仅有教师进行教学而缺少学生对内容的及时教学互动反馈,难以快速知晓学生的掌握程度及理解思路,难以顺势调整课堂进度;只顾学生的交流与讨论而不把握讲解的进度则耽误课时。因此,在新形势的小学数学课堂背景下,教师与学生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课堂积极互动以加深各自的主体性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从而有利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忽略了从数学中挖掘人际能力,导致学生不能够利用数学的思维与逻辑来处理身边的人际关系。由此来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需要大力重视。通过加强师生在日常数学课堂教学中良性对话、沟通,達到师生双方共同在理性的环境下反思成长、不断进步,有利于保证良好的教学进度,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数学人际交流氛围。

一、明确教学目标,渗透交流兴趣

尽管家长更偏向于孩子快乐学习的同时掌握略微复杂的理论知识,但由于小升初等学业压力,所以教师不得不将教学目标的重心向考试方向偏移。学生仍以牢记公式概念等枯燥无味的学习为主,无法充分利用浓厚的兴趣主动学习并沉浸在自己的数学世界里。数学学习氛围的封闭会导致学生的语言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不足。因此,教师首先应适应新课程背景的要求,明确小学数学教学中渗入人际沟通的目标,制订环环相扣的教学方案,每一步在受到人际沟通的对话渲染时不脱离课本,充分联系知识与实践,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进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学习《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一课时,学生需要掌握“+”与“-”符号的具体含义。在教学中教师可穿插天气预报播报的场景。例如,气象员播报“北京晴,最高气温8度,最低气温零下3度”。此时“零下3度”便是“-3℃”,读作负三摄氏度。零下的温度略微寒冷,由此引出“0℃”,即冰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比0℃低的称为零下温度,在数字前加“-”(负号);而高于其则表示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进而提问:“大家在15℃和-15℃温度下分别会穿什么衣服?”如此较为亲近生活的举例促使学生踊跃发言,因其发问方式特别,紧密联系生活,学生不会因为回答错误而畏惧,进而激发师生课堂互动积极性。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的答案学生也会相互交流讨论,比较共同点,以此又营造灵活轻松又贴近教学内容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与老师对话、与同学对话、与自己对话。布置家庭作业:统计5座城市的气温并感知其冷暖程度,然后与家人进行沟通。通过此种方式激发学生从数学学习中寻找对话,从不同客体的角度达到多维对话,使学生学习课程内容的同时培养对话沟通的积极性。

二、互动交流教学,提升学习主动性

渗透对话方式的小学数学课堂能够使师生在烦琐的理论知识与生活流行的元素之前合理转换、穿梭自如。若仅仅采用讲解的方式,难免是将原本枯燥的公式加以灌输。因此,只有充分将师生双方均融入情景之中,加强被赋予数学行为的对话互动,才能够让学生大胆地做、表达与想象,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例如,在接触《百分数》相关内容时,以创设师生小品情景的形式引入概念,如逛街的场景,学生作为顾客,老师则扮演收银员。将课堂上现有文具等简单定价,如:10元、50元、100元等;由老师(收银员)规定每件商品的折扣(如八折、九折),顾客(学生)从老师手里购买折扣后的商品,答对者可获得奖励。将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向有趣的生活场景转变,建立师生双方和谐平等交流的舞台,促使学生乐于发挥自身的主动性进而去交流、敢对话。生动又轻松的情景模拟结束后举例回顾内容,逛街时“打折”的场景,喇叭喊道“全场5折!”,原商品打五折会使商品的原价格降低,更加便宜,吸引消费者;而这里的“五折”表示十分之五、也就是百分之五十,即按照原价的百分之五十出售,将商品原价格乘以折扣数(x%)得到现价格。这样不仅使教师与学生在对话交流实践中掌握生活用语——“打折”在分数与百分数之间的熟练转换,还学会了以购物为例打折后商品价格的计算方法;寓教于乐,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百分数的含义,主动地参与对话与学习,实现数学知识的领悟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双丰收。

三、举一反三,灵活打造对话教学模式

通常,小学数学课堂大多采取口述的形式举例子,甚至有些举例过于冷门,虽能暂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再次遇到类似的内容,学生难以通过联想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因此,必须结合其他手段在对话式数学教学中举一反三,以通过不同元素结合达到有效对话为主要目的,避免注重人际交往能力的同时忽略教学的内容。

例如,学习《圆周率和圆的周长》时,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发放长绳,使其对眼前的圆形进行量取,从而通过测得周长计算出π。测量的过程中,虽减少了语言的表达,但肢体语言的碰撞却展现得淋漓尽致,采用直尺测量的过程中,有的同学无法一人操作,进而需要同桌帮忙拉直、读数。纵使语言对话是人际交往中的首要表达形式,但是肢体的交流也是一种蕴含深意的助推工具,有利于人际关系的稳定和积极形成。在此类型的小学数学课堂探索过程中,用动手操作与言语相结合,营造师生课堂良性互动及数学知识点传授的和谐氛围,同时培育学生的创新型发散思维,有助于提升综合数学素养。鼓励师生双方积极主动参与到小学数学课堂中,达到双方均衡发展,并在数学学习中对人与人之间互动交流的形式逐步产生兴趣,进而使学生从“不敢说(做)”到“我要说(做)”的转变。对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如对话过重而耽误进度等,举一反三,通过方式的及时转化让学生在此种方式下相互接纳与欣赏。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大势之下,教学目标与人际交往并非相互独立,更是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的关系。将对话融入小学数学课堂中,促使学生之间勇于互相谈论,思维相互激撞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不阻隔人际间交往实现共同的发展,有利于提高知识点掌握质量、综合数学思维的提高、数学学习效率;鼓励师生间对话、亲人间对话、课堂内沟通、课外主动互动,在有限的教学内容下发掘无限的人际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春琴.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1):111.

[2]陈华.交互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观察,2019,8(29):5455.

[3]张紫屏.课堂有效教学的师生互动行为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人际交往能力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解析中学英语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