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娱教”思想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索
2021-08-30俞中良刘子花
俞中良 刘子花
摘 要:随着新时期课程改革的推进,“娱教”思想为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提升发挥了导引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低龄段的学生逐渐展现出愈发强烈的个性发展需求,僵化死板的课堂教学可能会引起这部分学生的排斥。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对“娱教”思想的深入挖掘与剖析,以近乎娱乐的方式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寓教于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娱教”思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5-015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5.077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进程,传统的课堂教学会制约学生兴趣的发展。因此,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的思维引领和思想启蒙,针对“娱教”教学思想的应用展开教学实践,迎合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贪玩好动、想象力丰富的身心特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为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快乐体验。
一、“娱教”思想解析
“娱教”思想恰如其名,体现的是一种娱乐教育的思想,这和我国传统思想中的寓教于樂是不谋而合的,应用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也就是要求相应教师通过娱乐性和趣味性教学方式的使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使学生在思想启蒙阶段对语文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事实上,寓教思想是对寓教于乐教学理念的一种整合与延伸,其不仅综合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基础,同时考虑到了不同年龄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展开教学设计,合理规划各项教学活动。比如,教师会在课堂上适当展开游戏化教学,通过趣味游戏的开展来促使学生融入课堂教学氛围。再如,教师可发挥影音资料的教育价值,借助生动趣味的动画短片来吸引低年龄段学生的目光,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沉浸其中,在不知不觉中汲取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缺失将会导致学生不愿意参与学习、不愿意自我提升。因此,教师必须充分总结教育行业内“娱教”教育理念的应用经验,结合班级内学生的具体需求将其渗透其中,从而吸引学生的关注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率。
二、发挥教育游戏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动趣味的课堂游戏显然更能吸引小学生的目光,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所以,应该充分把握学生喜欢参与游戏的性格特点,通过设置趣味生动的游戏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比如,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认识生字,而教师就可以设置一系列的语言文字游戏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展示课堂教学的不同面貌,让学生以认识新朋友的方式来认识语言文字,从而实现对字词的熟练运用。再如,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认识生字词的过程中设计“你比我猜”或者“你画我猜”等游戏活动。具体来说,可以将班里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分别留出一名学生,根据同伴的描述或者绘画进行猜字游戏,而其余的学生则分别按照抽中的卡片,通过肢体语言对上面的字词进行比画,为猜词的学生提供描述。这样一来,无论是猜词的学生还是描述的学生,都会不自觉地对自己刚学过的内容产生联想,进而进行合理的猜测,实现对字词知识的巩固。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不必再通过传统的学习手段进行大量的描写对字词死记硬背,其对于字词结构的记忆更加灵活,对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将各类教育游戏活学活用,实现教育活动和课堂教学的无缝衔接,使学生逐渐形成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形成课堂主人翁意识。
三、发挥影音资料的作用
为了增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视频等影音资料的教学价值,充分做好教学导入设计。比如,与其一开始平铺直叙地介绍语文知识,不如转变教学模式,通过生动的影音资料吸引学生的关注目光。比如,在教师为学生讲解《乌鸦喝水》这一经典故事的过程中,虽然故事已经具备比较明显的趣味性,但是教师可以先用视频动画的形式为学生导入故事,让学生先对故事的大致背景以及实际经过产生大致的认知。一般情况下,生动的画面比枯燥的文字更加具有代入感,通过对动画短片的观看,低年龄段的学生将会情不自禁地将自己带入到乌鸦这个角色中,思考如果自己遇到这种情况会采取什么办法。所以,教师可以在引领学生观看乌鸦喝水的影音资料之后,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谈谈他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一情况。或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直接将他们所想到的好办法记录下来,对故事进行改写,这对于学生想象力和发散思维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除此以外,教师应尽可能将视频导入视为一种教学常态,通过直观的动态画面来创设教学情境,吸引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引领学生从死板的教材讲解中走出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多元化发展。
四、科学设置教学活动
在开展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科学设置交际活动。事实上,虽然很多小学生对于古诗等内容的机械式记忆并不存在抵触心理,但实际上也没有浓厚的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尽可能多地设置一些开放性、探究性的教学活动,侧重通过语文学科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每单元为学生设置一个开放性的口语交际话题,鼓励学生共同围绕这一话题展开探索交流,在探索和辩论中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组织趣味故事会, 在日常教学中为学生推荐适合他们这个年龄段阅读的故事和书目,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对故事进行选择性阅读,并尝试自己复述趣味故事,或者将故事表演出来,在每一次的趣味故事会上将故事呈现给教师和其他学生,最终由教师和全班学生共同评选出每次趣味故事会中表述能力最佳的学生,给予学生相应的奖励。在这样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会不自觉地对阅读活动产生强烈的兴趣,并且更加透彻地去理解阅读内容,锻炼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分享中收获成倍的快乐,这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