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多元教学方法探究

2021-08-30周静

学周刊 2021年25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高中地理多元化

周静

摘 要: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这使得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学习,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因此这种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标准明确提到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拓展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将知识与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结合,这样才能够通过这种授课的模式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此,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打开自身的思维,使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主动探究地理知识,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地理;多元化;素质教育;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5-005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5.02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的逐渐普及,高中地理课堂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一致好评,同时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也能够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在进行地理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应用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综合地理素养的提升。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加强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并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解答生活当中的实际地理问题,从而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真正发挥出主观能动性。

一、拓宽学生视野,采用多媒体教学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兴的教学手段逐渐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其中以多媒体技术为主,它能够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集文本、图片、音频、视频于一体,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在课堂之上。此外,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很多学生认为地理的知识点十分复杂零散,且背诵过程十分枯燥,不能有效触动他们的学习动机,导致他们逐渐失去学习的自信心。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促使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式。例如,在讲解地理地貌时,教师就可以根据我国不同的地理地貌图片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依据图片当中的真实情景来理解什么是丘陵,什么是平原,什么是高原,什么是盆地,并以我国自然景观当中的实际例子进行对照。图文并茂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在进行典型地貌的学习时有着深刻的印象,而且还能够促使学生对这一部分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从而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讲解了典型地貌之后,教师还可以展示一下其他特殊地貌,让学生在课后对这种地貌特点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在资料查找环节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1]。地理是一门多学科、跨领域、门类复杂的综合性学科,它需要学生具有多种素质才能够了解其中的内容,并且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也要真正实现各学科知识的融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领略我国的地理地貌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给学生视觉以及听觉上的刺激,促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具有专注性,从而帮助学生获得自身对知识学习方式的全新认知,使学生牢牢记住课堂上的教学内容。

二、实践活动开展,实现理论知识的应用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学生可以通过这次活动获得自身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要保证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技能获得提高。因此,在进行实践活动开展时,必须要以学生的体验为主,让学生能够在活动当中自由发展。这种活动的开展,既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地理模型,同样也可以让学生在自然环境当中验证自己学习过的内容。不管是哪一种方式,它们都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学生在应用这些知识时锻炼自身的创新思维。对此,在进行地理课堂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師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并亲自体验这种实操的过程,这样才能够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进行等高线地图绘制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现场观察,再利用黏土或者是一些胶水和软纸进行模型的制作,并保证能够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作出与本座城市同等形态的山体微缩模型,然后再让学生将山地模型按照水平方向进行均等分布,并在纸的底部进行轮廓线的绘制。这样就能够制作出一份等高线地图,进而在讲解相应地理知识时,学生就能够依据等高线的实际地形来判断本座山峰的整体走势[2]。同时,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带动学生能力的发展,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实践教学,教师也一定要保证实践素材的趣味性,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环境,让学生能够通过挑战或者是通过对问题的解答来带动自身能力的发展,这样也能够提升学生对地理学习认知上的改变,并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有趣的活动当中,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科学实践能力。

三、整合学科内容,多学科知识共同运用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开展,我们的教育必须保证教师能够以学生未来的发展为主,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拥有完善的知识体系,并且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将所有知识和学科进行整合,提高自身的综合应用能力。地理是一门较为特殊的学科,虽然在高中阶段地理是文科当中的学科,但是它是一门偏向理科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会应用到大量的公式进行计算,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对地理知识进行讲解,那么学生就不能深入解答相关知识,逐渐失去学习的自信心。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保证学生学习的全面性,要让学生掌握多门学科的知识。例如,地理问题当中的常见类型题通常会用到生物、数学、物理等学科的知识,这就必须保证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具有综合性,这样才能够在地理习题练习的过程中针对习题当中的内容进行全面分析。例如,在一些习题练习中,一些星轨的运动习题就需要利用到物理知识来进行讲解,而一些纬度计算问题则需要引入数学知识来解答。对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必须保证学生的理科知识能够具有良好的应用能力。此外,地理学科也包含文科学科当中的一些主要内容,同时还包含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个知识的板块。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将多个学科进行融合,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地理学科的复杂性和全面性,从而通过多种知识的共同应用,帮助学生在地理学科学习中获得全新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高中地理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