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戏曲界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贡献
2021-08-30王晶晶
王晶晶
上海作为戏曲重镇,发生过许多对全国戏曲界产生重要影响的事件:《戏曲报》创刊、成立华东越剧实验剧团、拍摄越剧彩色艺术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举办华东地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海越剧院访问苏联和民主德国、上海市人民沪剧团创演现代戏《芦荡火种》、上海市人民淮剧团创演《海港的早晨》《文汇报》发表《让文艺舞台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第一次提出了文艺创作的“三突出”理论、上海京剧院创演《曹操与杨修》、上海淮剧团创演《金龙与蜉蝣》等。我们需要总结过去的经验来应对当下的挑战,现代性的戏曲探索将跟随时代的脚步永无止境。
《戏曲报》创刊
1950年2月,为推动上海市戏曲改进工作,军管会文艺处剧艺室创办了《戏曲报》。该刊后转给文联主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份专门的戏曲期刊。《戏曲报》创刊后,经常发表有关戏剧改革的文章,譬如一篇论述剧场制度改革必要性的社论:“旧剧院的机构臃肿,寄生虫过多,人员冗杂,铺张浪费,角儿与底包待遇的过分悬殊,严重的封建性的中间剥削等,造成了成本高昂,票价过高,于是卖座清淡,维持为难。这是目前剧院遭遇严重困难的基本原因。”1除了指出原因外,这篇文章还说明了解决问题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来整顿机构,改造制度,合理地遣散一些不必要的人员,使原来不生产的投入生产,精简演员,把他们组织成剧团,给他们必要的帮助,使他们能够出去“跑码头”,角儿自觉地降低一些待遇,使吃不饱穿不暖的底包能过上最低限度的生活,紧缩开支,肃清消费,减轻成本,降低票价,积极改造旧剧,剧院向劳动人民开门。同年,北京地区也创办了两种戏曲期刊,严格来说是戏剧期刊—《人民戏剧》和《新戏曲》。就刊物的专门性来说,戏曲期刊与话剧期刊在当时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分界。
华东越剧实验剧团成立
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年里,艺术市场的经营举步维艰,即使是近代以来戏剧演出行业最为发达的上海,情况也非常严峻。“许多问题都不能解决,在2月8日经过全体团员大会的决议,拍完了五彩纪录电影《相思树》后,雪声剧团就宣告结束了”。2华东越剧实验剧团成立于1950年4月12日,是由原雪声剧团26人及云华剧团10人为基础,调集了部分新文艺工作者和干部组建而成,成立时全团有52人,直属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伊兵任团委会主任,刘厚生、钟林任副主任,袁雪芬任团长,黄沙任副团长,凌映任教导员,钟泯任编导队长,吴小楼任演员队长,陈捷任樂队队长。1951年3月,剧团归属华东戏曲研究院。是年8月1日,东山越艺社大部分成员加入。华东戏曲研究院副院长袁雪芬兼任团长,范瑞娟、傅全香为副团长,凌映任秘书主任,主要演员有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张桂凤、吴小楼、陆锦花、魏小云、吕瑞英、金采风、陈少春等。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华东地区第一个国营戏曲剧团,将戏曲剧团由民营转为公有制,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开了先河。上级赋予该团的任务是在“戏改”中起典型示范作用。剧团成立后即下工厂、农村和部队演出,创作排演了《柳金妹翻身》《父子争先》等现代剧。对传统剧目《借红灯》进行推陈出新。在1952年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和1954年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中,参加演出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西厢记》《盘夫索夫》《打金枝》《技术员来了》等剧目,均获得多项奖励。
拍摄越剧彩色艺术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
戏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新中国成立后拍摄的第一部大型彩色戏曲影片,由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实验剧团演出,中央电影局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中国电影发行公司发行。该片以梁祝传说为内容,包括英台女扮男装求学别亲、梁祝二人草桥结拜、三载同窗共读、英台托媒、十八相送、山伯访友、楼台会、山伯病亡、英台吊孝哭灵、祷墓化蝶等情节,其中的“十八相送”是影片的重头戏,而高潮部分则表现在“楼台会”一段之中。该片不仅为中国电影史增添了一部经典作品,更在我国的外交事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历时一年左右拍摄完成后,被周恩来总理带到日内瓦国际会议上,为与会的各国政要和新闻记者放映。这部被周恩来译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影片成功地打动了在场观众,为西方社会理解、接受中国的民族文化和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举办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
于1954年成功举办的“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对于全国的戏曲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大会的工作方式在今日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会前,大会筹委会组织人员对全区的剧种、剧团、剧目和演职人员进行普查,谨慎地选拔参演的剧种、剧目,并对拟参演剧目的修改进行精心辅导。演出大会开始后,组织者始终围绕“交流”“学习”这一办会宗旨,安排参会者观摩剧目,听取领导和专家的报告,参加剧本创作、表演、导演、音乐、舞美等系列研讨会,使每一位参会者都能更深入地理解“戏改”政策,接受新观念,学到新知识,提升艺术水平。大会的评奖原则公开、公正、公平,以激发剧团创作演出优秀剧目、特别是优秀现代戏的积极性为目的,既肯定成绩优异者,又兼顾剧种之间、地区之间的平衡。自1952 年10月举办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至今,全国性和区域性的戏曲会演至少有三百次,但很少有像“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这样,既被当时的人们高度肯定,又被后来者念念不忘。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根本原因就在于办会的宗旨是为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戏曲,组织者在会前、会中乃至会后所做的一切工作都紧紧围绕着这个宗旨。更为可贵的是,无论参加会演的演职人员还是带队参会的领导干部,乃至大会的组织者,都由衷地认同这个宗旨,并积极配合大会工作,大会的工作方式在今日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3
上海越剧院访问苏联和民主德国
1955年6月19日,由上海越剧院为主而组成的中国越剧团,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访问演出。从7月2日起,在柏林、德累斯顿等地演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总理格罗提渥观看了《西厢记》的演出,并上台接见演职员。7月24日,为驻民主德国苏军演出。7月30日,离开柏林,赴苏联访问演出。8月15日,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伏罗希洛夫、卡冈诺维奇、马林科夫、米高扬、别尔乌辛等,观看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演出,观后在剧场休息室接见了剧团的所有演职人员,伏罗希洛夫还亲手把一束束鲜花分送给演员们。9月9日,在莫斯科演毕《西厢记》后,苏联方面将“惊艳”一场摄成电影。9月10日,离开新西伯利亚回国。中国越剧团对民主德国和苏联的演出,进一步扩大了欧洲人认识中国戏剧丰富性的艺术视野。民主德国和苏联文艺界盛赞《西厢记》和《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充满人民性”的“美妙的抒情的诗篇”。苏联戏剧评论家胡波夫在《真理报》上发表了《爱情的诗》的评论文章,称赞中国越剧“能够抛弃许多过时的、陈腐的、使民族戏剧停滞的东西,而保存美好的、悠久的、贯穿着真正民主主义精神的人民文化的优秀的有活力的传统……在越剧中得到了新的意义和新的发展”,并说《西厢记》“以真正的音乐性、美感……内在的旋律,令人入迷”。塔斯社一则新闻说,观众称赞《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上海市人民沪剧团创演现代戏《芦荡火种》
《芦荡火种》即是后来的京剧《沙家浜》,1968年,该剧被确定为八部革命样板戏之一。可见,沪剧是个擅长表现现代生活的戏曲剧种,沪剧在其发展的历史上曾经创作演出过不少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的优秀现代戏。但是,还没有一个剧目像《芦荡火种》那样,不仅闻名全国,几乎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而且对整整几代人的文化生活都产生了持久、深远和重要的影响。并且,它的影响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化,反而越来越深地刻印在广大群众的心中。《芦荡火种》之所以能成为历久弥新的经典剧目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剧作家有着深厚的生活底蕴,沪剧《芦荡火种》从酝酿到诞生经历了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检验的过程;其次是表现了时代精神和历史风貌,过去沪剧现代戏大多反映当代社会家庭生活的悲欢离合,很少正面表现战火纷飞、风云变幻的革命战争,而《芦荡火种》描写的虽然是发生在江南阳澄湖畔的故事,但却充满了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最后是努力寻求综合艺术的全面突破,尤其是表演艺术的创新相当突出。已故著名演员丁是娥是第一个在戏曲舞台上成功塑造了阿庆嫂形象的沪剧表演艺术家。新中国成立之后,她虽然在《罗汉钱》《鸡毛飞上天》等沪剧现代戏中扮演了小飞娥、林佩芬等人物,为戏曲艺术表现新的时代、新的生活、新的人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要演好阿庆嫂这样一个以茶馆老板娘的公开身份为党做地下联络工作的女共产党员,对于她来说仍是个全新的课题。为了在舞台上准确表现角色,丁是娥也经历了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最终成功地塑造了“阿庆嫂”这一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她塑造英雄人物的表演经验,为后来许多剧种的现代戏借鉴。
上海市人民淮剧团创演《海港的早晨》
1964年,上海淮剧团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创作演出了反映新中国海港工人生活的现代戏《海港的早晨》,由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筱文艳主演,受到热烈欢迎。1964年4月,周恩来来到上海,观看了《海港的早晨》,在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见。不久,他还特意向国家主席刘少奇推荐了此剧。1964年7月的一个夜晚,刘少奇偕夫人王光美以及陈毅等人一同观看了上海淮剧团演出的《海港的早晨》,并一致认为在帝王将相和才子佳人充斥戏剧舞台的状况下,这部剧能很好地反映码头工人的生活,真是难能可贵。为了让工农兵以主人公的形象占领戏曲舞台,在有了写农民的《龙江颂》,写解放军的《智取威虎山》后,当时中央分管文艺工作的负责人便令上海京剧团将淮剧《海港的早晨》改编成京剧《海港》,以展示工人阶级的光辉形象。
《文汇报》发表《让文艺舞台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第一次提出了文艺创作的“三突出”理论
所谓“三突出”理论,源于戏曲作曲家于会泳的总结归纳。1968年5月23日,他在《文汇报》上发表了《让文艺舞台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一文,提出在样板戏的人物塑造中,要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在主要英雄人物中突出中心人物的“三突出”创作原则。后来姚文元将之改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这‘三突出的创作理论得到江青的赞赏后,被确立为文艺创作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必须遵守的原则”。4整个“文革”期间,小说、诗歌、绘画、音乐等文艺形式,都是按照这一原则来创作,使得全国文艺创作风格单一、成果无几。
上海京剧院创演《曹操与杨修》
戏曲家们在20世纪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中迸发出了惊人的创造力,许多颇具新意的作品陆续出现。在这些新作中,具有典范意义的是上海京剧院推出的京剧《曹操与杨修》。文化部1988年12月在天津举办京剧新剧目会演,该剧以最高票获得优秀京剧新剧目奖,在后来举办的首届中国京剧节上,它又获得唯一的金奖。这部新编历史剧《曹操与杨修》是80年代末由湖南岳阳市陈亚先创作,该剧通过历史上杨修被曹操所害的过程,阐述了以人为本、爱惜人才的理念。《曹操与杨修》的艺术感染力在于作品对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处理得非常确当,正如郭汉成先生所说:“能够正确地找到历史与现实的联结点,是近年来历史剧创作的一大进步。”5当然,该剧的成就也离不开尚长荣和言兴朋两位演员创造性的劳动。《曹操与杨修》一经上演,就被多家媒体关注,《剧本》月刊率先登载,各大报纸纷纷发表评论,三十多年过去了,该剧依旧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上海淮剧团创演《金龙与蜉蝣》
1993年,上海淮剧团创演的《金龙与蜉蝣》不仅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首届曹禺戏剧文学奖等多个奖项,还赢得了第十一届全国戏曲电视剧特等奖,同时还获得编剧、导演、摄影、演员、音乐、美术、灯光7个单项奖。这在戏曲电视剧评奖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它讲述的是一个近似于古希腊悲剧的故事,演绎了父子两代人因皇权而起的一系列生死恩怨,剧中“阉割亲子、占媳杀子”等情节在今天依然具有冲击力,剧中的手法借鑒了很多日本戏剧的剧目,其舞台形式之新颖,在当时还习惯于“一桌二椅大白光”的戏曲舞台,可谓“石破天惊”。《金龙与蜉蝣》是地方戏曲都市化、现代化的成功范例,它用现代人的眼光审视古代的历史,在当代美学观念的指导下,化用传统的戏曲表现方式。使得该剧既是传统的,又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因为它的成功,竖起了“都市戏曲”的大旗,在这面旗帜的引领下,许多剧种编创了具有现代都市精神的剧目。它不仅被认为是淮剧乃至中国戏曲的里程碑之作,更是被誉为“十几年探索性戏曲走向成熟的标志”。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胡锦涛也给了很高的评价,称赞说:“这个戏是淮剧和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是戏曲传统和现代表现手法的结合,在戏曲改革创新中,使我们看到了地方戏曲的希望。”
戏曲的改革依旧在路上,我们需要总结过去的经验来应对当下的挑战。七十多年来,上海戏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文学创作、唱腔设计、表演艺术探索、剧团体制的变革以及理论研究等方面,在全国戏曲界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而要在未来保持其“先进性”,不断地出优秀剧目、优秀人才、优秀理论成果,不但依然要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去创新,还要借鉴以往成功的做法,而七十多年的戏曲发展历程,就是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
本文为国家社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戏曲发展史·上海卷》(项目批准号:19ZD04)阶段性成果。
作者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
社论.再论制度改革[J].戏曲报, 1950:9.
袁雪芬.华东越剧实验剧团的诞生及其任务[N].戏曲报, 1950-4-29(10).
朱恒夫.1954年“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的成功经验[J].艺术学研究, 2020:4.
傅谨.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史(下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6:348.
京剧艺术的新突破—京剧《曹操与杨修》座谈会纪要[N].人民日报, 1989-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