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可视化的形态变迁与实践创新
2021-08-30赖黎捷邱鑫
赖黎捷 邱鑫
【摘要】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单一的音频传播难以满足受众多样化需求,广播创新转型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广播可视化概念的提出,为创新广播融合思路、拓展广播边界、提升广播传播效果带来启迪。本文着重对广播可视化的概念、发展进程与趋势进行了梳理,并结合重庆江津融媒体中心津广之声的广播可视化实践,对广播可视化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广播可视化 津广之声 创新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在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广播打破自身边界,与视频融合正在成为一种新趋势。广播可视化符合音频传播规律,立足广播(声音)本位,在多种技术的加持赋能下使广播能跨越感官边界,利用圖文互动、视频直播、沉浸体验等手段极大地扩展其传播边界,提升广播传播效果,重塑融媒体时代的广播新业态。
一、广播可视化的形态变迁
广播可视化实践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透明广播室”“广播标识系统”运用等,主要形式是“进入(介入)”式。随着技术的提升与受众需求的增强,广播可视化逐步打开渠道视野,丰富广播直播样态,将网络直播“嵌入”广播直播间。直播业务为广播媒体开辟不同于以往的可视化通道,开始以多种“引流”的方式更新广播可视化的形态,该阶段的广播可视化实践使人们开始意识到广播不仅是音频传播,还具有与报刊、电视、网站融合的趋势与属性。融媒体时代,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推进广播可视化进程,技术赋能使得广播与网络直播、弹幕互动、视频图文等元素融合为可视化服务,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可视化广播。
本文通过梳理广播可视化实践发现,按时间段划分广播可视化阶段会出现交叉与重叠或无法涵盖不同类型的可视化手段,例如,王成梧、李佳等人提出的广播可视化1.0时代①是以“透明直播室”为主要特征的可视化阶段,而在这个阶段的可视化实践还包括具有较大影响的“标识系统”的应用等。因广播可视化手段多样、形态各异,按照时间维度划分难以全面把握,对此,本文认为可从可视化形态的维度把握广播可视化的发展。
(一)进入(介入)式:透明直播室
进入(介入)是指广播实体及其活动进入日常生活,进行线下宣传,以提高广播传播效果。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广播开始从后台走向前台。作为广播可视化实践的第一个阶段,许多电台在商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搭建透明直播室,让听众可以透过玻璃看到直播间内主持人录节目的情况,这算是广播可视化的一种初级形态。②广播主持人走进透明直播间,为广播节目引流、吸睛,由此开启广播可“看得见”时代。经过精心设计的广播标识、动态设备等符号是有力的话语表达方式,将电台的形象给更广泛的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广东珠江经济台“户外直播室”开播被认为是中国广播首次实践透明直播室③,广播主持人从后台走向前台,并结合大板块+热线电话等形式迅速走红,成为全国效仿的“进入(介入)式”的典型代表。另外,广播标识系统以其独特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广播电台的形象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亦作为“进入(介入)式”的符号,在可视化形态进程中扮演积极作用。在北京青年广播直播间中,广播标识系统被广泛运用。每一次直播会运用不同的背景,打出适合主题的灯光色彩,五彩的颜色搭配凸显“北京青年广播FM98.2”的标识,同时也传递出北京青年广播的文化与价值。
(二)引流式:媒体间可视化信息发布
学者辜晓进认为:“值得注意的是,广播电台的勃兴,始终未对作为‘旧媒体的报纸产生真正的冲击。电台早期还对报纸的发行与经营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④可见,不同媒介之间是互联互通、互利共存的关系。这为“引流式”可视化模式提供理论参考。电台引流式是利用其他媒介形式如报刊、电视、网站、新媒体等呈现广播内容,达到为广播吸引引流受众目的。例如,广播网站的设立不仅可以宣传广播频率形象,还可以通过聚合一定内容捕捉常态收音工具收听习惯以外的受众⑤。在广播网站平台上,受众可以广泛讨论与交流形成互动。例如,在重庆江津融媒体中心津广之声(以下简称津广之声)的实践中,利用融媒体中心的媒体矩阵发布广播内容将粉丝引流进入广播。“江津融媒”微信公众号将津广之声的内容进行推广,同时拥有大量粉丝的主播进行转发,由此为广播“引流”。加之津广之声以建立听友群的方式聚合广播用户,逐渐汇聚自身的私域流量,为广播引流的同时又增强了用户黏性。
(三)嵌入式:“广播+直播”入驻平台
自2016年起,网络直播发展迅猛,许多直播平台如映客、花椒、熊猫TV等为“广播+直播”可视化模式注入活力。借此契机,诸多广播节目主持人另辟蹊径,纷纷以个人IP加入直播热潮中开启个人秀场。在个人直播平台之上,内容呈现不仅包括广播直播的内容,还包括生活日常直播。主播在利用自身的IP价值进行直播时,不断有听众转化成为广播直播用户,同时实现线上线下的场景互动。广播与手机直播的融合除了让听众能够获得全方位的节目信息外,还有助于增加广播节目的用户黏性和吸引力,提升节目产品的传播力和附加值。
例如,珠江经济台曾在“双11”的活动中采用广播节目“直播+短视频图文直播”的形式,同时让主持人入驻直播间,在广播节目直播与微信公众号直播的联动中,调动用户互动积极性,提升了传统广播的传播效果。但如果从广播可视化的内涵出发审视“广播+直播”模式,这只是一种在广播业务上又增加一门业务,并未实现真正的广播内容可视化,即还未真正将广播置于主体位置。
(四)全频互动式:“音频+视频+新媒体终端”
步入融媒体时代,广播利用先进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多元的媒介融合手段实现广播真正意义上的可视化传播,以广播媒介为中心,节目内容生产、传播渠道、受众互动反馈一体化服务于广播媒介,真正做到“听觉可视化”。此模式打破了“进入(介入)式”的地域局限,利用移动直播突破了“引流式”的单一平台化的局限,使得多个平台互联互通,冲破“嵌入式”所带来的形而上的可视化局限,真正做到全频互动式广播可视化。
津广之声利用自身的融媒体平台优势、基础建设优势和内容创作优势,走出一条集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采访、拍摄、制作和播出为一体的全媒体之路,探索出广播在融媒转型发展中的可视化道路。具体来看,在全媒体节目的编排与制作播出过程中,一次策划多渠道推出,所生成的产品同时要在电视端、广播端等播出。广播端则依托固定时段,主持人在广播直播间做开场、串场和结束。中间填充方式多种多样,视频现场连线或录播视频穿插。播出渠道中音频渠道为调频收音机、喜马拉雅FM广播频道,视频渠道为抖音直播间。从音频到电视再到新媒体终端呈现,津广之声真正实现全频互动。
二、FM106.7津广之声的可视化创新实践
目前,津广之声广播可视化直播节目在《持家有道》《天天音乐会》《房车帮》《津城大玩家》《美丽乡村》《津津有味》等节目中呈现,重点落脚于《津城大玩家》和《房车帮》两档节目中,其重要思路是制作全媒体节目。一档节目是一个项目组,集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采访、拍摄、制作和播出为一体。
(一)内容生产:深耕本土化“服务+宣传”节目
津广之声注重优质可视化内容打造,以本地区与人民生活相关的信息为内容对象,重点服务生活,同时注重区域文化宣传,呈现出沿袭广播在垂直领域内容深耕的特征。
例如,《津城大玩家》内容以体验文化旅游、生活娱乐为主线,通过互动体验、评比测评、深入探索等多种体验方式,目标是打造江津区本地文旅特色品牌节目,并通过节目吸引粉丝和商家入驻,逐渐塑造好吃、好玩文旅资讯服务类平台。《房车帮》定位于生活服务类,致力于打造江津本地最权威、最生动的房产+汽车+家装节目,全面系统地整合当地汽车、房地产、家装资源,打造房、车、家装信息汇总平台,为广大购车者、购房者提供有用的资讯服务。《美丽乡村》关注乡村振兴、农旅融合发展,深入基层一线采访,获取对农资讯一手资料,关注当下服务“三农”信息,整合、分享农业农村资讯、农事信息,推介江津农旅项目,介绍乡村的旅游、美食、特色,以“扶贫带货、直播助农”的方式直接惠及当地老百姓和贫困群众,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助力各地精准扶贫增收。
(二)全频互动:借助新媒体矩阵集聚粉丝
根据CNNIC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较2020年3月增长8885万,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7%,较2020年3月提升0.4个百分点。⑥可见,用户更多倾向于使用移动智能终端接收信息。同时,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广播新闻报道中不断被运用,使广播的内容、呈现方式、功能拓展等方面出现了新的特点。利用好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能够为广播的用户黏性与传播效果带来更进一步的提升。⑦
一方面,新媒体矩阵平台能够传递更丰富的信息,将广播从“可听”变成“可读”“可看”的媒体。广播通过声音传递信息,听众所感受到的画面都是凭借声音本身得到的想象的结果。津广之声利用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抖音、自有平台App等新媒体矩阵实现文字、画面对声音的补充,做到真正的可视化,能够增强广播声音信息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新媒体矩阵极强的社交性能够增加广播与受众的互动渠道,通过社交媒体增强广播的听众黏性,将广播从“可听、可读、可看”继续生发出“可互动”的特质。《津城大玩家》节目以“广播平台传输+抖音可视化直播”方式为依托,全媒体呈现广播内容,通过互动体验、评比测评、深入探索等多种体验方式将单向性强的广播信息转变成为可反馈、互动性强的内容,大大增加节目与广播用户黏性。此外,县级融媒体利用自身的区域优势,聚集微信1500人建立听友群,打开广播的社交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听友们可以相互交流与互动,增强对广播节目的内化与吸收,提高了传播效果。
津广之声通过江津融媒体中心抖音官方号实现广播可视化直播,打破传统收听地域界限,拓展潜在收视群体范围,倡导线上线下联通互动,“看直播、听广播”的同步视听模式成为频率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有力举措。借助融媒体中心新媒体平台力量,以碎片化信息高效推送方式,不断强化主播IP赋能,整合聚拢粉丝流量,为受众提供精准信息接收渠道,呈现了精彩视听全新体验。
(三)流程一体化:以主持人为核心的多渠道分发
津广之声利用融媒体中心自有人才优势,汲取融媒体中心建设经验,将可视化广播制作流程一体化展开,以项目方式推进。在全媒体节目的编排与制作播出过程中,一次策划多渠道推出,所生成的产品在电视端、广播端、新媒体端等播发。以《津城大玩家》节目为例,1~3人的项目组策划推出的产品内容要在电视端和广播端播出。广播端是15:00~16:00時段,主持人在广播直播间做开场、串场和结束,中间以视频现场连线和粉丝互动或成品视频穿插节目内容,播出渠道音频包括调频广播与喜马拉雅FM广播频道,视频则在抖音直播间全程直播。津广之声已经基本上建立起一体化流程下以主持人为核心的多渠道内容分发的广播可视化模式。
三、广播可视化的思考与建议
融媒体时代,作为声音媒介的广播与不同媒介形式融合共生,打破广播单向性传播的同时提升了广播的交互性。津广之声依托流程一体化打造出全频互动式的可视化形态,给予了广播可视化实践诸多启迪与思考。借助可感技术的广播正不断从平台表达、用户挖掘、技术创新等不同维度探寻广播可视化的新空间与新领域。
(一)打造自有平台,拓宽可视化平台
广播可视化经历了从后台到前台、从广播+直播到全媒体呈现,但更具影响力的高层次可视化呈现是搭建在自有平台上的可视化路径。江津融媒体中心的广播实践走在重庆各区县的前列,利用本土传播优势和资源搭建自有平台。但在实践中,发布广播内容多是依托抖音、微信公众号进行,且互动平台存在粉丝不活跃的问题。结合新媒体矩阵特征,如何充分调动平台积极性,为广播内容分发提供支持与助力,在“全频互动式”阶段结合并利用“引流式”的模式,形成平台的互联互动优势,尚有可提升空间。
凝聚各类信息内容的自有平台,才能汇聚较为丰富的内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造的“泛文艺、泛知识、泛娱乐”的云听音频平台,依托总台人才、技术、内容等优势,在音频可视化方面具有可借鉴与参考的价值。此类客户端的打造,在做到广播可视化的同时,能够利用后台数据更方便快捷地描绘用户群体画像,做到产品内部的推陈出新,同时形成自己的用户社群,深度挖掘用户兴趣,做到产品内容贴近用户喜好。⑧
(二)坚持可视化内容创新,增加用户黏性
受众黏性是任何数字传播成功的关键⑨,想要留住广播用户以及增强用户黏性,在技术驱动下更深层次的是争夺有限的注意力市场。可视化是技术驱动下的产物,技术是基底,但是广播可视化要想走得远、走得深,关键在于内容生产。
一方面,深耕本土内容。津广之声《津城大玩家》突出区域娱乐,《房车帮》把握生活住行,《乡村振兴》注重宣传职能,可见融媒体中心的内容生产布局于当地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但津广之声的三档可视化节目有一定的同质化倾向,需要进一步探求当地市民的需求点,策划契合当地市民细分化、深层次需求的高质量广播内容,以吸纳更多的用户与资源。拓宽现有娱乐内容边界,在衣食住行基础上拓展更多的垂直领域。同时,增加文化、历史类的内容生产,例如,江津融媒中心《飞“阅”江津》系列短视频内容,以江津区的各大镇为单位拍摄短视频,突出家乡情怀,传播乡镇历史文化。
另一方面,加强受众黏性。传统媒体时代做节目大都是单向传输,受众关注与否对节目本身的影响不大,区县媒体亦是如此。现在受众获取资源的渠道非常多,资源分流,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冲击,广播节目要寻求突破,让受众有机会、有兴趣、有意向持续停留关注,还要参与互动,由此去增强粉丝黏性。
(三)拥抱可视化新技术,打造全媒全景体验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广播可视化的尝试还涉及广播电视的制播技术。比如现场的4G连线,如何经由切换平台同时在视频端和音频端正常、流畅播出。除了节目制播技术以外,可视化呈现技术,如VR技术可大幅度提高用户观感体验与视觉享受,将广播从“可看”升级为“可沉浸”的全景感受。新华社在《全息全景|身临其境看报告》作品中运用了多重视觉呈现的手段与方式,将全息全景技术运用于报道中,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更是创下上亿次的点击量。随着5G技术的商用,拓展技术的运用空间,全景全息体验可视化广播将变得触手可及。
综上所述,广播可视化的发展阶段大致经历了“进入(介入)式” “引流式” “嵌入式” “全频互动式”形态变迁,不同的形态并非是独立割裂,而是相互融合共生。可见,形态只是帮助实践与强化认知,最终的检验标准依然是用户。
注释
①②③王成梧、李佳、郭骊:《融媒体时代广播的可视化发展路径探析》,《传媒》,2019年第11期。
④⑨辜曉进:《“报业播客”爆红背后的大众传播演进逻辑——纽约时报成功进军音频世界的启示》,《新闻与写作》,2020年第9期。
⑤梁海泉:《广播可视化的探索》,《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2期。
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2102/P020210203334633480104.pdf.
⑦⑧葛异:《广播的特色化、可视化、服务化之路》,《中国广播》,2021年第1期。
(作者赖黎捷系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邱鑫系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
(本文编辑:聂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