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国内广播新闻节目的形态演进
2021-08-30弥建立
弥建立
【摘要】20世纪80年代,“总汇式”中国广播新闻节目群形成,其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体现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定位,以正面宣传为主、审慎批评为叙事策略,“消息和言论精华”交融。在经过曲折发展之后,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基础上,灵活多样的评论形式重新回归。在后期,中国广播新闻节目种群之外出现了融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午间半小时》等综合性板块节目,这是广播新闻节目与其他节目兼容、渗透的结果。
【关键词】20世纪80年代 广播新闻 节目形态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80年代,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中央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和《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为龙头,各地方广播电台形成了报摘类和联播类广播新闻节目群;同时,广播新闻评论节目重新上马,使广播成为“有态度”的新闻舆论机构;而《午间半小时》等节目的创办,则为中国广播综合性节目增添了新成员。
一、“总汇式”广播新闻节目群的形成
20世纪80年代,《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后改为《全国新闻联播》)和《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是全国颇具影响力的名牌新闻节目,这两档新闻节目被扩散、模仿到国内省区市,成为各地收听人数最多的新闻节目。以这两档节目为蓝本,各地方广播电台先后开办了类似的广播新闻节目,形成了“总汇式”广播新闻节目群。
(一)“总汇式”新闻节目的基本模板
《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的最早原型是1950年4月10日开办的《首都报纸摘要》,1955年7月定名为《新闻和报纸摘要》(简称《新闻报摘》)。《首都报纸摘要》创办之初的目的是扩大新闻源,“由于首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首都报纸的言论动态必为全国所关注,建立这样的节目,将受到听众的欢迎”①。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到1980年这档节目已经拥有两亿听众。《新闻报摘》具有播出时间上的优势,每天早上,人们都是从广播上最先了解到国内外新闻;在稿件来源上,《新闻报摘》有90多家中央与地方报纸供稿,新闻内容全面,受到听众的普遍欢迎。
《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始创于1951年5月1日,1995年更名为《全国新闻联播》(简称《全国联播》)。创办后的30多年中,《全国联播》形成了一个传统,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法令、政令的发布,首先在《全国联播》节目中广播。“今晚广播,明日见报”,让广播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影响。进入20世纪80年代,《全国联播》节目有关重大时政新闻的“本台消息”占到同类新闻的90%以上,在电视还不普及的年代,全国受众都习惯于从《全国联播》节目中收听国内重大新闻。1987年1月1日起,《全国联播》首播时间在中央电台第一套节目中由每天20:00提前到18:30,播出方式由录播改为直播,重播时间改为第一套节目20:00和第二套节目22:00,并规定“如有重大活动的新闻和其他要闻没有赶上首次《全国联播》节目的,在第二次重播时赶发播出”②。
(二)地方台新闻节目的恢复与整合
以中央电台《新闻报摘》和《全国联播》节目为蓝本,各地方广播电台先后开办或加强了原有的新闻类节目,并仿照这两档节目编排,把原有广播新闻节目整合成“总汇式”的新闻节目。
1987年1月1日,中央电台以《新闻报摘》节目为主干,增设了各10分钟的《体育新闻》和《国际新闻与时事》,并加入天气海况预报。新设的新闻节目突破了传统两大新闻节目固有的模式,体育新闻和国际新闻成为独立的新闻节目类型,完成了新闻节目内部新的变革。
(三)“总汇式”广播新闻节目特征
以《新闻报摘》和《全国联播》节目为代表的报摘和联播“总汇式”新闻节目群形成了自己的系列叙事特色。
1.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的节目定位
20世纪80年代,中国广播“总汇式”新闻节目群充分体现了党的耳目喉舌的宣传功能。
中国广播新闻的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的节目定位,确定了它们的新闻叙事要以党、国家、人民的视角来报道新闻,当时全国的重大、重要新闻几乎都会在广播新闻节目中得到报道,受到全社会公众的欢迎。1983年,中央电台和浙江省部分新闻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到地方省份展开调查活动,其抽样调查表明:“中央电台和省台晚间播送的联播节目收听率位居各类新闻节目之首。”③
2.正面宣传为主、审慎批评的叙事策略
广播“总汇式”新闻节目积极发挥耳目喉舌作用,立足于党和国家、人民的整体利益,一些“下情上达”的批评性报道也经常出现在这些新闻节目中,不过,广播新闻中的批评性报道相应地采用了审慎的态度。除了一些重大典型的批评性报道外,此时广播新闻中的一般性批评报道数量比例上还是不多,但已经开始发挥了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特别是关注揭露社会不良现象和有关广大听众切身利益的新闻,在听众中得到了共鸣,赢得了受众的喜爱。④
3.“消息和言论精华”交融的内容构成
以《新闻报摘》《全国联播》节目为代表的“总汇式”新闻节目以“消息总汇、言论精华”为编排要务,体现出新闻消息和评论兼容的节目特色。
“总汇式”广播新闻节目的言论,一类来源于新华社、权威性报纸的言论文章,它们及时反映党的政策的最新变化,代表国家对重大新闻事件的表态,体现党和国家对当前国内重要事件和問题的看法等,具有指导性和导向性,“听众可以从中听到党和政府的声音,捕捉政策信息,明白哪些是党和政府所号召的、提倡的,哪些是所反对的。”⑤这一类言论文章,一般《新闻报摘》会早于所有报刊发布,其特点是精、短、快,体现出广播新闻节目“汇天下之精华” 主阵地的特色。⑥另一类言论文章则是由广播电台依据新闻事件自己制作的评论,以“本台评论”“编者按”“编后话”“本台专论”形式播发,这类言论在形式上一般一事一议、较为短小,多为广播电台的“自选”动作。正如胡耀邦所指出的,“我们党中央、国务院直接的声音并不是每天都有的”,“而新闻报道必须每日甚至每时向人民讲话”,要“不间断地用大量言论和事实,来强力宣传中央的主张”⑦。
4.独具广播媒介特色的编播方式
以《新闻报摘》和《全国联播》节目为代表的广播新闻,形成了独具广播媒介特点的单条编发、连续播发、摘要播发、插播等几种编播方式,增强了广播新闻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单条编发是《新闻报摘》《全国联播》广播新闻最主要的播发形式,内容包括党和国家新发布的法令、政策、举行的重要会议、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公务活动等;一些重要的批评性报道也采用单条编发方式。对来源于报纸、通讯社的重要言论、国际新闻等,《新闻报摘》节目基本上都会详细播发或者摘要,以体现这些内容的权威性。这些单独编发的内容占到《新闻报摘》节目的三分之二,是《新闻报摘》节目的主体,“由于这部分稿件重要,采用充分,引起的反响也就更大些”。⑧
连续播发是分阶段报道新闻事件,让广播新闻细水长流、多次播发,解决了广播新闻节目播出时长和新闻篇幅之间的矛盾,避免了广播新闻因短小而不宜深入的弱点。当时,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对一些重要而内容复杂的新闻稿件就采用了按问题层次把稿件拆开连续播发的编播方法。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对先进典型蒋筑英的报道持续了一年多时间,连续播发了通讯、消息、评论、访问、座谈录音、录音报道等10多种形式的稿件,共计140多篇,做到了内容虽广但主题不散,时间虽长但听者不厌。
对来源于通讯社和报社的稿件,广播新闻节目一般摘要编发其精华部分。一些重大的新闻,广播新闻节目还经常以“本台刚刚收到的消息”插播出去。广播加大新闻自采之后,对一些新闻时效性强的新闻,更是会以成组的简讯方式播出,丰富了新闻节目内容,增加了信息量。
二、广播新闻评论的恢复与繁荣
在经过曲折发展之后,20世纪80年代,中国广播新闻评论重新回归,广播成为有自己态度和观点的媒体,一些地方电台甚至还出现了论坛性质的广播节目。
(一)广播新闻评论重新上马
1946年,新华社扩大、改组,语言广播组扩大为语言广播部,人员增加,播音时间延长了半小时,增办了几个新节目,其中有《广播评论》。这一节目,除广播报纸、通讯社言论外,还自己编写评论。但在其后近40年的时间里,广播只播出了少量自己的评论文章,广播新闻评论远没有实现“自己走路”。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广播才开始真正有了自己的新闻评论并得到发展。
中央电台组建了评论组,播出署名“本台评论员”的广播评论。1981年,中央电台制定了《关于广播评论工作的一些要求和暂行规定》,《规定》指出:“《全国联播》和《新闻报摘》的评论应及时体现和传达中央、国务院新的指示精神,解释群众渴望得到解答的关于生产、工作、学习、思想生活等各方面具有普遍性的问题。”⑩此后几年,中央电台的评论节目得到较快发展。1982年,上述两节目做到了重大政治活动、重大节日都有评论言论。1979年到1983年,两节目共播出新闻评论700多篇,“质量也有所提高,为配合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发挥了一定作用,得到听众认可的同时也受到中央领导的好评”。
地方电台大多只在新闻节目中设置了评论或言论的专栏。如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评论散见于新闻节目中,较多地摘发报刊的重要言论,本台评论不多,编后话居多。?云南人民廣播电台的新闻栏目《一分钟论坛》和浙江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栏目《一分钟杂谈》等,由采编新闻事件的记者就新闻事实做出评论。
在20世纪80年代全国广播优秀节目评选中,历年都有县级台(站)的广播评论作品入选,广播评论已在基层广播台(站)找到了自己的土壤,“它说明广播评论己经扎下了根,成了新闻节目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群的发展
这一时期,一些地方电台开办了广播新闻评论节目,从而形成了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群。1979年,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恢复了广播评论,在新闻节目里设置了《广播杂谈》《本台评论》《记者述评》《编者按》《编后话》等专栏,新开办了《听众信箱》《星期文坛》《家常话》节目等。1980年后,在上海电台的《新闻访谈》评论节目中,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等经常担任节目嘉宾,就新闻事件发表看法,他们或与节目主持人共同主持,或通过热线电话与听众交流对话,从而改变了传统广播评论中“我说你听”的传播模式,形成自己独特的与听众交流式的评论风格,在听众中有较大影响。
1983年11月1日,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开办了时长10分钟的日播广播评论节目《新闻和评论》,“改变了长期以来广播没有自己评论的状况”,在每组节目中,新闻评论占到节目内容的四分之一,形式有评论、短评、评论员文章、本台特约评论员文章等。
(三)广播新闻评论叙事特征
20世纪80年代的广播新闻评论,坚持正确的政治舆论导向,成为中国广播新闻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备了一些自己的叙事特征。
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广播新闻节目中,“评论既能为党和政府代言,阐述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任务,又能为民代言,反映人民的呼声”。
中央电台播出的本台评论《大快人心的审判》及时正确地引导了当时的全国舆论,《绝不允许有“特殊公民”》对“特权思想、搞特殊化、开后门拉关系、凭人情办事”社会恶习进行了抨击,受到受众的赞赏。1981年7月,党中央指出思想战线存在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特别是文艺界少数人用作品抵制甚至公开反对党的领导。8月27日,中央电台播出《开展批评与贯彻“双百方针”》的评论,“宣传党的精神以正视听,旗帜鲜明地强调:判断我们言论和行动是非的标准,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两条。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恰似一支破‘的的强弩,当机而发”。《学习安珂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精神》是中央电台1983年很有社会影响力的一篇评论,这篇评论对社会上一些人不敢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社会现象做了批评,“起到了扶正袪邪、动员人民为转变社会风气而斗争的巨大作用。因此,这篇评论的指导性是很强的”。1988年,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评论《大瓷盘为什么走俏?》对一些单位为了对付“四菜一汤”的规定而采购大瓷盘的做法进行抨击,指明这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错误做法和不正之风。
2.灵活多样的评论形式
20世纪80年代,广播评论开始出现广播谈话(对话)、音响、主持人、连续、系列评论等评论形式。广播评论开始摆脱“报章体”评论向有声媒介特点的广播评论过渡。其夹叙夹议的形式一般由记者、编辑参与制作、播音。
谈话评论和对话评论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广播新闻中较早广泛运用的广播评论形式之一。1981年,中央电台《为了美好的明天,加油干!》借助一连串的问答,用谈话的方式宣传了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精神。1985年,上海电台的《关心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是一篇“对话评论”,通过两位主持人的有问有答,强调了关心老年人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种对话性评论,通篇没有空洞的说教,议论步步深入,缩短了作者和听众距离,有广播特点。”中央电台的《国外城市处理和利用城市垃圾的情况》也是一件对话述评作品,用对话这种形式将国际上多个城市处理利用垃圾的方法做了介绍和点评,“这篇稿子的成功之处,就是选用了对话这种形式,只有用对话的形式才能驾驭这种涉及面广、材料庞杂的内容”。
1987年,系列评论、连续评论、口头述评都有新闻作品参加全国优秀广播节目评选。1988年,中央电台《午间半小时》节目中评论《关于“安乐死”问题的讨论》,具备了广播谈话评论的基本要素,广播谈话评论开始趋于成熟。《关于“安乐死”问题的讨论》由节目主持人串联讨论,用第二人称“您”引起受众的注意力,这是典型的对话模式。在参与讨论的医学界、哲学界人员的发言中,有大量的实况音响,属于带“响”评论,实况音响作为评论的证据、论点使用,此外,还有大量的听众来信也作为评论内容的一部分,邓颖超同志也来信参与了讨论。
三、广播新闻外延式节目发展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广播新闻节目开始在新闻种群之外有所发展,出现了中央电台的综合性板块节目《午间半小时》等,这是新闻节目与其他节目兼容、渗透的结果。
1988年公布的抽样调查表明:《午间半小时》节目听众达到4亿6000万人,在新闻类节目中仅次于《新闻报摘》和《全国联播》。《午间半小时》与新闻性节目的关联点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在设立之初,中央电台规定,上午发生的重大新闻在《午间半小时》播发。开始一段时间内,比较重大的新闻基本上都能在《午间半小时》中体现。其二是在节目构成上,《午间半小时》每天有5分钟的新闻板块,在具“总汇式”新闻特点的同时,融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
1.人物新闻故事化的萌芽
《午间半小时》设立了《三百六十行》栏目,寻找现实生活中最基层、最普通的人物,如公交车司售人员、居委会调解主任、动物园的饲养员、山村小学教师、矿山退休工人、海南老知青、戈壁滩线务员、山村乡邮员等,他们平凡又多彩的生活、崇高的精神和思想闪光点通过故事讲述得到展现。
《午间半小时》注重人物故事化、情节化和细节化的表现手法。在《午间半小时》中,人物的“中心故事”很重要,讨论话题基本上是围绕人物的生活事件组织的,有趣的故事情节帮助听众记憶、加深理解。“‘午间半《午间半小时》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反映老百姓的生活和心声,这恰是‘午间半吸引住广大听众的魅力所在”。这恰恰包含了21世纪初新闻界所提出的“新闻故事化”新闻报道的因子。
2.正面宣传为主,适当展开批评
《午间半小时》汲取“总汇式”新闻节目勇于进行新闻批评的做法,对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舆论监督,做到了正面宣传中的适当批评。在批评性报道中,除了事实准确,还把握住了两点:一是选择角度,努力从群众关心的问题入手,二是不人为提高炒作热度,不图一时之快,不盲目追求轰动效应,掌握好“度”,并对敏感的热点问题持续关注,在新闻舆论批评报道方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念。
《午间半小时》创办节目之时就保持了新闻节目舆论监督的职能,所以,“主持正义、敢讲真话也是《午间半小时》的一大特色”。在《午间半小时》的节目构成中,批评性新闻报道多以话题述评或者讨论的形式进行,把新闻事件或者新闻现象作为大家讨论的话题,“谈论广大听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敏感问题,并采取主持人述评的形式,既有事实又有评论,这样的节目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
《午间半小时》批评性报道的选题也讲求时效性、新鲜性,“较之严格意义的新闻,它的新鲜性是一个更宽泛的时间概念,《午间半小时》所讨论的都是一段时期以来人们所关注、所谈论的问题”。由于将视角放在“更加宽泛”的时间概念上,所选择的批评性报道话题都是已经得到群众普遍关注、影响较大和持续关注的问题,如分配不公、物价上涨、脑体倒挂、学生辍学、干部经商、演员“走穴”、乱盖楼堂馆所以及出国热、消费热等,这些20世纪80年代的热门话题都在《午间半小时》中得到讨论。
3.板块节目中的文摘特色
《午间半小时》节目中还有15分钟的文摘板块,1987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九州方圆》节目在一年后悄然退场,“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制作者过高估计了板块形式的吸附力和观众对节目长度的承受力,以知识性内容为主的120分钟节目吓退了许多不坚定的追随者”。《午间半小时》文摘板块的内容有趣、实用、高雅、广博,不但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也深得当时受众的喜爱,还结集出版了《午间半小时节目稿精选》《女性、婚姻 、父亲》《午间半小时:知识启示录》《午间半小时:婚恋启示录》《午间半小时:社会启示录》等书籍。
注释
①②《当代中国的广播电视》编辑部选编:《中国的广播节目》,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7页、第8页。
③《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编委会:《中国广播电视年鉴1986》,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7年版,第571页。
④吴生开:《开展舆论监督,增强有线广播的活力》,《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89年第1期。
⑤晓阳:《广播言论要分开层次》,《新闻爱好者》,1987年第4期。
⑥杨波主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简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46页、第56页。
⑦《胡耀邦:关于党的新闻工作——一九八五年二月八日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的发言》,转引自:《中国广播电视年鉴1987》,第6页。
⑧王连西:《汇集百家精华的<新闻报摘>节目》,《新闻战线》,1986年第5期。
⑨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史编写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史资料汇编(1949~1984)》,第129~132页、第136页。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编:《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志》。
白谦诚:《改革和繁荣广播电视评论》,《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88年第1期。
?《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广播电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71页。
?山西人民广播电台编:《山西人民广播电台简史》,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276页。
?北京新闻学会、《新闻战线》:《好新闻——全国好新闻评选作品1981》, 人民日报出版社,1982年版,253页。
第二届全国优秀广播节目评委会编:《1983年全国优秀广播节目稿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4年版,第116页。
白谦诚:《一九八七年广播评论概览》,《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88年第4期。
广电部地方宣传局编:《第四届全国优秀广播节目稿选1985》。
中央人民廣播电台总编室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作品选1986》。
余京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名节目<午间半小时>评述》,《新闻爱好者》,1995年第10期。
?崔永元:《现在是〈午间半小时〉……》,《中国记者》,1989年第2期。
?张斌:《 “自己走路”三部曲:从中央电台看中国广播改革创新的历史沿革》,《现代传播》,2007年第4期。
??郭镇之:《对<午间半小时>的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90年第5期。
(作者系兰州文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本文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