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伟:从大学教授到小学校长的“率性”转身
2021-08-30
从“书斋”里潜心理论研究的大学教授,到“田野”里躬耕教育实践的小学校长,对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于伟而言,这样的角色转换充满挑战、蕴含考验,却也突破常规、痛中有乐。
2014年8月是于伟人生历程中的一个关键节点:作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的他,正式接过附小第十三任校长的接力棒。在当下绝大多数中小学校长都是从中小学实践中成长起来的背景下,人们对于由大学学者转型为中小学校长往往心存疑虑,难免认为他们对一线实际缺乏足够了解,缺少实践经验,办学治校容易陷入“唯书本”或者“理论至上”的窠臼。但是于伟校长用六年实践,实现了“大教授”与“小校长”的完美对接,走出了一条理实相融的办学之路。
其一,探寻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契合点,精准定位小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到附小任职之前,于伟虽然曾为几十所小学提供过办学指导,但并没有直接从事小学一线教育教学和当校长的经历,他需要面对的不仅是工作方式更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在书斋里做学问讲究科学严谨,对教育的理解更多来自文献和对历史的反思;在小学当校长,接触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每天要以稚子之心面对校园里撒欢儿的孩子。于是,他开始重新思考小学教育的定位,琢磨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自己长期从事的教育哲学研究能对小学教育管理实践起到什么作用。
“教育哲学关注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人的思考、对人性的思考,教育哲学与小学教育最大的交集是儿童。”基于几十年的教育哲学理论储备,他对儿童的本性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进一步体会到教育要保护儿童的天性与潜能的重大意义。因此,他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教育哲学的经典表述和东北师范大学一直倡导尊重教育和创造教育的传统,提出了“率性教育”办学理念,即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保护天性、尊重个性、培养社会性,并且逐渐形成了一个从理念到实践的立体化的办学行动框架。
其二,探索教育研究与教学实践的对接点,深度激发小学教师的工作热情。
多年的教育理论研究工作经历,让于伟深谙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的必要与重要。一线教师由于工作压力大,经常陷入忙乱的具体事务中,很少能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深刻反思,这导致其教育教学工作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改进,水平提升有限。基于此,他引领教师走出了一条理实相促相生的专业发展路径。
一方面,他引导教师开展原生态的行动研究和实验研究,形成自己的原生态教育思想。他倡导课堂就是研究室,鼓励教师学习和了解一些研究方法,立足于日常教育教学的微观领域,发现“真问题”,将研究“做小、做微、做细”,做真正接地气的、实证性的研究;然后将积累的教育教学经验、资料、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和适当加工,通过多种形式把研究结果表达出来。另一方面,学校为教师开展研究搭建多种平台,营造浓厚的自主研究、对话交流的氛围,让教師感受到研究对工作改进的作用,体验到研究的乐趣。如附小依托教师青年基金制度等,鼓励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并通过创立教育研究发表会制度、成果奖励制度等,激发教师的研究动机,使他们真正走上专家型、研究型教师的发展之路。
其三,探求教育改革与实验示范的融合点,持续引领学校的高品质发展。
作为师范院校教育科研基地的附属学校,在参与教育实验和改革的过程中,具有实验性和示范性。如何更好地总结、继承附小的教育传统,使其在示范引领的道路上走得更扎实、更长远?如何让学校多年的教育改革实践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遵循学校始终坚持科学实验,踏踏实实、循序渐进做学问做事情的传统,于伟带领教师们一起,探索将实验性的教育教学改革转化成常态性的制度行为,为经验传承和办学借鉴提供理念支撑,为实现质变积极进行量变的积累。
在“率性教育”理念引领下,学校探索构建“率性教学”“率性德育”实践体系,致力于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自信,有收获、有成长,实现“快乐学习”的愿望。由此形成的实践成果“基于‘率性教育理念的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荣获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为学校下一步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养分和参考,同时也为区域内和全国更多中小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借鉴。
“林中多歧路,殊途而同归”—作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于伟经常引用德国著名思想家海德格尔《林中路》的寓意,将探索教育规律和儿童成长发展规律的过程,视作真理探索之路,虽艰难,但他愿意在研究儿童、尊重儿童、发展儿童的办学之路上,持之以恒地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