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岁月军旗红
2021-08-30石光明
石光明
题记: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鲜明指出:“坚持党指挥枪、建设自己的人民军队,是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湖南作为人民军队的重要诞生地,至今仍传诵着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其中,第一面军旗分外耀眼。
长空丽日,田园叠翠铺金。一面军旗猎猎迎风,挟着历史风云,似乎在伴随着号音飘舞。我眼前倏地一亮,只见宁静的农家屋场被阳光辉耀得格外明朗。在杨立三故居,谁不为这位革命先辈的卓越功勋和传奇故事感动呢,最让我萦怀的,是飘扬在时光里永不褪色的、人民军队的第一面军旗。
杨立三故居坐落于长沙县金井镇,衬着万亩茶园,枕着满垄稻香,是近年对外开放的一处红色纪念地。让我眼睛一亮的那面军旗,竖立在故居右侧小广场,是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军旗雕塑。
这面军旗,在浏阳文家市秋收起义纪念馆,我见过;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我见过。虽然说是复制品,依然感觉有硝烟流过,伴着战士们的呼喊。
杨立三是我军后勤工作的创始人和奠基者。井冈山时期,就负责工农红军的后勤保障。在瑞金,担任革命军事委员会后方办事处主任兼总兵站部部长,为中央红军和中央苏区的壮大建立了不朽功勋,被誉为“红军大管家”。长征途中,他还与干部团团长陈赓一起连续六个日夜把重病的周恩来抬出草地。在被日军和国民党军双重封锁的陕北,以及被日军严酷扫荡铁壁合围的太行山区,他创造了保证根据地经济运转、保障部队物资供应的后勤奇迹。激荡神州的淮海大战,他又奏响了百万民工踊跃参与、手推小车洪流滚滚的支前交响曲。毛泽东如此评价:“杨立三的一举一动事关军计民生。”这位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第一任总后勤部部长,本应是共和国首次授衔的大将人选,由于积劳成疾,于1954年11月英年早逝,过早地撒手他一生呕心沥血的革命事业,过早地离开了他为之奋斗的新中国,过早地辞别了他患难与共的战友们。其葬礼成为一时之绝唱,周恩来总理和五位元帅亲自为他执绋抬棺。
杨立三虽然离开我们67年了,但他一直在中共党史和人民解放军军史的深处站立着,一如战争年代,默默忙碌在前线将士身后,躲隐在战功光环之外。但他从没淡出过历史,他的名字总是透过历史帷幕熠熠生辉,彪炳千秋。
怀着敬仰的心情,走进故居,虔诚瞻仰一件件物品,一幅幅图片,一行行文字。那赫赫功勋,如繁花耀眼,如星月当空,令人肃然起敬。堂屋挂着一副木刻对联:“敢为天下大难事;不读人间无用书。”不知是否原物,恰可做杨立三生平陈列的序言。在故居陈列馆的一角,一个蜡像还原的场景,让我仿佛穿越到了那个年代。
1927年9月初,秋收起義前夕,湘赣边界,江西修水县城的一幢老式阁楼里,杨立三和何长工、陈树华聚在一起,根据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的指示,正紧张设计工农革命军的第一面军旗。杨立三时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副官,何长工为参谋,陈树华是参谋处长。何长工、杨立三、陈树华反复商议,最后决定以五角星象征共产党,镰刀斧头代表工农,将两个图案叠在红色旗幅上,制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旗样式。这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历史上第一面军旗。这面军旗像一座里程碑,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秋收起义要不要打自己的旗帜?为什么要打自己的旗帜?这是起义前以毛泽东为首的前敌委员会一直思考的问题。党的八七会议,面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破裂、大革命彻底失败的严峻局面,中国共产党人从血的教训中清醒了,正如毛泽东在发言中所说,“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以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的总方针。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八一南昌起义打响的,这是中国革命史的光辉一页。但起义军举的仍然是国民党的旗号,工农群众不禁有些茫然。我曾在南昌起义纪念馆看到这样一首民谣:“七月三十一,夜间闹嚷嚷,手榴弹机关枪,其格格其格格响,莫不是国民党又在兵变?莫不是伤兵老爷又在闹城?我想到就害怕。八一大天亮,百姓早起床,昨夜晚机关枪,其格格其格格响,它是为哪桩?原来是共产党武装起义,原来是红带兵解决国民党,我快活笑嘻哈。”这首民谣现在读起来依然生动,更引人深思。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回到湖南,领导秋收起义。他一路都在思考:起义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因为会议明确,秋收起义要和南昌起义一样,使用国民党的旗子,以团结国民党左派。经过调查研究,毛泽东更深切地认识了,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屠杀工农,已经丧失民心,成为白色恐怖的象征,人民群众对国民党的看法产生了根本改变。他向中央写信:“国民党旗子已成为军阀的旗子,只有共产党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认为应以共产党自己的名义领导工农革命。
杨立三是随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赶往南昌参加起义,途中来到修水驻扎待命的。此前,他经历了5月长沙“马日事变”、6月“十路清乡”的白色恐怖,目睹了南昌起义部队从赣东闽西南下的艰难转战和失利。毛泽东的主张,让他在迷茫中看到了希望,他由衷拥护毛委员的决定。看着自己亲手设计,庄严、神圣、鲜艳的军旗,三位年轻的工农革命军军人抑制不住满心的兴奋与喜悦。他们知道,旗帜就是方向,有了军旗的指引,革命才有希望,工农革命军就会更奋勇向前,广大工农群众就会更踊跃支持。“红旗卷起农奴戟”,他们的憧憬,32年后,毛泽东回韶山时做了诗意的写照。透过历史,我清晰地看到,这面通红的军旗,映红了他们的脸庞,映红了小阁楼,映红了湘赣边区的拂晓。
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工农革命军的第一面军旗在修水县城高高飘扬,掀起了湘赣边的金秋狂飙。
这面军旗赋予了毛泽东蓬勃的诗情。“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在部队向平江、浏阳进军途中,写下了这首气势豪迈、激情满怀的诗篇,把第一面军旗载入了史诗。1928年8月,陈毅向党中央汇报:“秋收暴动最先挂了红旗”。这面军旗后来上了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西江月·井冈山》),又飘舞在赣水闽山之间,“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清平乐·蒋桂战争》),“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如梦令·元旦》),“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毛泽东的诗词,史诗般记录了工农红军的英勇战斗,把这面军旗描绘得壮美如画,格外动人。
杨立三一直为自己设计的军旗自豪,为毛泽东笔下的最美军旗骄傲。他用心血努力支撑军旗高高飘扬,军旗也指引和鼓舞着他,为实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伟大预言奋斗一生。
金井是著名的茶乡,这里有“十里湖面”“百年古井”“千年古寺”“万亩茶园”。这个“十百千万”,是金井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鲜活呈现。我说,还应在前面加一个“一”,一面军旗。这不仅是人民军队勇敢和光荣的象征,更是我们党伟大建党精神的生动写照,是我们永不能丢掉的精神和信仰。如果没有前面这个坚强的“一”,后面的“十百千万”,都会归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