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喜的跨学科领域的民族曲艺研究专业成果

2021-08-30温江鸿

曲艺 2021年8期
关键词:观照跨学科曲艺

温江鸿

大约是两年前,我有幸被邀约审读教材《中国少数民族曲艺艺术》(以下简称《民族曲艺》),看到书名和匆匆浏览了目录后,我是惊喜与赞叹!之后我认真阅读了每个章节,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现在这本教材书本出版发行了,这是对曲艺学科建设的一个独特的教材型成果,也是当下中国曲艺界的一个独特的研究性成果。作为一个阅读者,我应约为这本教材写个书评内心是欢喜的。

我很欣赏这本书的“总论”部分的一些章节的表述,我感觉它运用了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观照少数民族曲艺、观照少数民族说唱艺术和民俗民间文艺,用这样新颖独特的切入点来观照和阐述民间说唱的源与流,是值得肯定与提倡的。所以,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种编写曲艺教材的理念创新,它更是一种跨学科研究成果的运用;它能紧紧围绕曲艺(少数民族民间说唱艺术)本体,又能运用跨学科理论进行解读分析,是难能可贵的。这是个鲜明特点。

在对少数民族曲艺发展历史源流的介绍中,用我们普通的汉族主体的历史纪年法来阐述少数民族的曲艺发展与衍变,似乎感觉到了它的局限,似乎它不能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曲艺的源流讲述(介绍)清楚。这不仅是个表述的难点,实际上可能正是研究和探索的难点。作为曲艺学科类的教材型用书,我们的表述应该是平实的是规范的也是包容的,一些观点和理念是可以提出来的,分享给学生或读者的。但既然是专门的少数民族曲艺,其历史的源与流也一定是各有千秋和别具特色的。在这方面我们还有许多未知数、还有许多探索和研究的空间。在欣喜这本教材问世的同时,也正好提醒我们还需要有跨学科领域的研究者来继续关注我们少数民族说唱艺术的各类事相。

“一方水土,一方族群,一方文化”。或者我们可以大胆脱开传统的汉族主体的历史纪年源流说,来运用“地理文化”或“文化空間”的理论和理念来观照和研究丰富独特的少数民族曲艺文化。实际上,在这本书里分民族介绍他们各自的说唱艺术就是这方面尝试。但作为一本教材,它不仅仅是平面“介绍”,应该是在对比研究中的立体“介绍”,这同样体现着跨学科研究的背景和特点。我们知道在国家层面的皇皇巨著《中国曲艺志》和《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及其他类别的集成志书编纂和出版完成后,就像一些学者提出的我们进入了“后集成志书时代”,这个时代是一个研究运用、创新创意的时代,这个时代同样也为我们研究少数民族曲艺提供了最基本、最基础、最丰富、最厚实的资料和素材,或者提供了这方面的线索和地形图;再加以一些人文类跨学科的当代研究者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民俗、民间艺术、民间礼仪的关注兴趣和田野实践,都会对少数民族民间曲艺的研究和探索有积极的前瞻的推动,甚至还会有专门的成果出现。

当然,这本教材对学生来说,在了解本民族丰富多彩的曲艺形式的同时,通过“介绍”还可以开阔视野,了解到其他少数民族的多彩多姿的民间说唱形式,这样对自身艺术兴趣的培养、对主动学习和探索意识的培养,甚至进行曲艺艺术形态的对比性研究意识的养成,都有不可估量的引导性意义;对教师来说,对不同地域、不同空间、不同文化、不同族群的曲艺艺术种类的了解和讲授,一定会对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的进一步增强、对跨学科研究意识的进一步确立、对中华民族丰厚文化资源崇敬感的进一步加深、对自己在曲艺学科建设和曲艺人才培养方面的忧患意识和责任心的提高和强化,也都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变化。同时我相信,这本书对普通的阅读者,也一定会产生别开生面的效果。

曲艺研究和曲艺教学实践,都不能脱离对曲艺这个艺术门类的本质和本体的研究,对少数民族曲艺的关注与研究同样要关注和观照不同民族的民间说唱艺术的本质和本体。无论是对各民族曲艺种类的对比性研究,还是运用跨学科领域的探究方法,都要回归民族民间说唱艺术的本质和本体。所以,在欣喜这本既是曲艺教材型成果,又是跨学科曲艺研究成果出现的同时,也寄希望于抛砖引玉效果后的新的民族民间教学和研究成果的出现。

(作者: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邓科)

猜你喜欢

观照跨学科曲艺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家庭伦理剧: 从人伦差序到地域关系融变的影像观照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多措并举,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学习,促学生创新发展
《曲艺泉城》
关照与观照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