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传承 请将目光投向“人”
2021-08-30赵倩
赵倩
音乐学家郭乃安认为:“音乐,作为一种人文现象,创造它的是人,享有它的也是人。音乐的意义价值皆取决于人。”①同样,在中华曲艺创造、表演、传承与传播中,“人”也是主体要素和意义载体。新的时代语境下,曲艺的传承发展,更需要关注作为主体的“人”,在培养路径上,则需要曲艺局内人与局外人的协作,将目光更多地聚焦于人才的培养。
一、 曲艺人才培养的迫切性
曲艺的传承发展,离不开“人”,从创作、演出,到编辑、宣传等,各个环节都需要特定的人才参与完成,才能形成一个“活”的曲艺生态环境。但是,概括而言,曲艺人才培养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迫切性。
(一)曲艺人才梯队不健全
各地曲种绝大部分都存在人才梯队建设不健全的问题,只是各自情况不尽相同而已。有些曲种发展状况良好,传承人员梯队完善,老中青少完备,而有些曲种就只有中老年演员上台了,年轻一代的演员完全断档。整体来看,曲艺人才的建设,呈现一种失衡的发展状态。而这更会陷入一个怪圈,即本身传承基础好的曲种,会越来越好,而那些影响力低、传承人员老龄化的曲种,其生存就愈发岌岌可危,即使有相关政策的扶持,其人才梯队的建设也不可能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
在研究人才的培养上,根据当下大量存在的曲艺论文研究内容看,一方面存在研究者在研究对象上的关注不平衡问题:对传播面、影响力大的曲种研究文章较多,地域性较强的小曲种研究成果较少;另一方面研究者的专业出身多为民俗学、民间文学或音乐学领域,而曲艺学出身的研究者数量则很少,使得相关研究难免存在关注点或理论升华上的偏颇。
(二)创作和演出水平参差不齐
我们总是感叹某某曲种有多少知名演员,其艺术水平有多么高超,曾经引起过多么大的“追星潮”;或者也会感叹,曾经有多少传统的经典作品,等等。在这些感叹的背后,其实是对当下创作和表演的作品质量的不满与焦虑。虽然,变化或创新,是曲艺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必由之路。但是,当下太多作品偏离了曲艺的本质、曲种的特色,对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产生了误解或偏差,新的作品,打乱了业已形成的观演关系和审美判断,这正是让人们不满的原因所在。如有很多节目在创作和演出中,出现“歌舞化”“戏剧化”或者“去方言化”等问题,这恰恰丢失了曲艺是“演员以自身的本色身份,站在第三者立场或者说以第三人称口吻所统领的‘说唱式‘叙述”②的本质特征,忽略了表演者的语言、角色及“说法中现身”诸因素之于曲艺曲种艺术身份的重要意义。
在表演方面,主要演员基本功不扎实,使得曲种艺术整体质量也因之而下滑。尤其是在网络视频和直播中,问题更大。如有的演员演唱时,因为背不下来唱词而只能盯着屏幕看字幕,这势必限制表演的发挥,该有的动作省略了,该有的表情也忘记了,大大降低了节目的艺术质量。这些在观念和心态以及价值观上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对创演工作者进行相关的艺术理论培养,也需要理论工作者从学术研究的层面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三)“技术”层面要求的忽视
技术和艺术是表演体系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方面,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技术”的含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充,这里论及的“技术”包括舞台、音响等操作技术、电脑和手机软件的使用、相机和摄像机等音像设备的操作和剪辑技术以及以互联网为媒介的“新媒体”技术等。在互联网已经深刻地影响着观众的审美意识和价值判断的今天,我们的曲艺工作者发布网络短视频、从事直播等行为,如果作品基本信息不全,对曲艺的传播是十分不利的;还有作品是旧有作品的直接上传或随意剪辑后再上传,有的虽为新创,但是传播主体往往一个镜头录到底,而不懂运用镜头和剪辑更好地突出本曲种的特色。这些因素无不影响着曲种文化和曲艺节目的传播效果。
二、推动形成曲艺人才培养的多方合力
曲艺人才的培养是曲艺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创作和表演、观念和技艺;涉及到局外人和局内人的培养策略与路径。而且,还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曲艺工作者的学习,首先是作为学生的学,其次是所有工作者对相关知识、观念和技能的学习;另一方面是“教授”,首先是老师的教,其次是作为局外人的院校、政府和社会组织等通过多元的形式来实施的教学活动。
(一)局外人层面
1. 落实政策扶持
一个艺术门类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关怀和支持。近年来,国家在政策上给予了中华传统曲艺以持续的关注与扶持。2019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又印发《曲艺传承发展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提到“推动曲艺传承发展,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繁荣文艺事业,推动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都具有重要意义。”③从主要任务看,“计划”中提到了9项,其中“扩大传承队伍,提高传承能力”“推出优秀作品,满足人民需求”两项,直接与曲艺人才的培养相关。前者反映出的问题是:从业人少、现有从业者的传承能力不足;后者,就更具体地指出了在创作和演出方面,优秀的作品少,离人民的需要有距离。其实这两条的核心内涵,都是把问题指向了人才的培养,因为,作品的创作需要人,优秀作品的产出更需要优秀的创作者和表演者。所以说,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核心就是人才的培养。在国家版“计划”颁布之后,河南、湖南、湖北、山东等地纷纷出台相应的地方版“计划”或相关政策,这些均显示了“国家在场”在曲艺传承发展方面自上而下的影响力,无疑会对各地曲艺的蓬勃发展带来强劲的推动力。
2.摆正发展思路
“计划”中已经体现了整体传承和发展的思路,其中“扩大传承队伍,提高传承能力”便是基于对全国曲艺从业人员的整体现状的调研而提出来的。在曲艺团体中,需要努力提升全员的综合素养和业务能力,让人人有节目演,人人都能有自己擅长的或保留的節目,以此促使演员们主动性和创造力的发挥。
3.完善教育体系
要解决当下曲艺人才不足以及质量问题,需要尽快建立从基础教育到中等,再到高等的现代教育体系。此外,还需有以政府和社会机构组织实施的各类培训为辅。
目前,由中国曲协与辽宁科技大学共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院校曲艺本科系列教材”首批12本教材④全部付梓出版,自此,曲艺高等教育有了专属的教材,这对曲艺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还需要完善专业规划、师资队伍和教学体系的建设。“计划”中提到“鼓励曲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相关机构与专业艺术院校或艺术职业院校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建立长期合作机制。”⑤那么,有了高校曲艺教材体系的构建,这一项合作机制,便可得到尽快建立。
此外,还需要尽快将老艺术家的表演、口述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许多具备精湛表演功力的大师级传承人、演员的艺术积累和风格,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记录与整理。所以,从院团、高校到地方的非遗保护机构,需要在这方面达成一致,尽可能地协调好老艺术家、保护单位、管理部门、学术力量的关系,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做好老艺术家的口述资料、教学资料、表演资料的抢救性录音、录像,并能够将这些资料,尽快转化为教学资源,用于各类曲种人才的培养。
政府和社会等的培训,则以文化政策、艺术创作、艺术表演、舞台技术、网络技术等有针对性的短期培训为主。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相声表演与理论人才培养”,2020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古文”传承人群研修班、天津艺术职业学院2020年曲艺表演(鼓曲)专业研修班,以及“第五届全国曲艺自由职业者优秀人才培训班”等,都是这样的例子。
4.搭建推广平台
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认为,电视台推出一些评书比赛,也是挖掘人才、培养人才,营造曲艺生态的一种方式。⑥目前,国家层面的曲艺评奖有“牡丹奖”,另外,各地还有不同主题的汇演、展演等,都为曲艺人才的推广提供了很多平台。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曲艺节目网络推送到本年度马街书会“第三届优秀傳统长篇大书网络擂台赛”,“网络”平台的曲艺展演形式已经从初期的探索走上了更为系统化、专业化的道路,我们都看到了青少年的身影。除此之外,还有“曲艺英才培育行动”“曲艺英才计划”也为表演和创作人才的培养,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希望主办方能够继续办下去。
5.加强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是人类学、民俗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第一手资料搜集的基本渠道,也是从经验上升到理论的必要手段。理论研究者应该加强与曲种间的交流、合作,从地域文化出发,开展田野调查。从学术角度开展的大量的田野调查,可以了解到不同曲种的生存现状、历史发展脉络、艺术特色的形成与变迁、演员的成长之路、不同曲种间的异同及各自价值。田野调查的成果,能够形成一种比较性的视野,供不同曲种的人才培养和理论研究借鉴,为曲艺人才培养探索出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的路径。
(二) 局内人层面
1.提升艺术水准
第一,重视口传心授的重要性。口传心授的方式,主要体现在艺术本体的面对面教学中,不管是在团体中的老人带新人,还是在学校中的专业课等,这种方式,使学生对老师的要求、意图和艺术处理等,能产生最直接、最及时的反馈与互动。在具体曲目教学、流派传承等方面的教学上发挥优势。而年轻曲艺工作者,需要及时、认真地向老艺术家学习,继承他们的艺术精髓,将曲种艺术发扬开来。
第二,练好基本功。我们有“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谚语,是先辈们留下的至理名言。不练习,就难以在技术上达到和保持高水平艺术呈现的要求。如果演员的基本功不过硬,将不能较好地完成相应节目的表演,更不能很好地呈现该曲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第三,实践+反思。评书表演艺术家连丽如说:“最好的课徒方式,就是在书场里听书,在书台上说书,在实践中磨砺。”⑦而艺术水准的提升,还需要演员们及时深刻而又落到实处的自省。这表现在舞台演出之后的经验总结和问题反思,好的经验共享,不好的问题共同商榷,及时规避。
第四,加强曲种间的交流和借鉴。反观京韵大鼓、梅花大鼓、河南坠子等诸多曲种的艺术发展史,几乎没有哪个曲种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一路走来的,无不是在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曲种的交流和借鉴中,逐步完善自我、发展成熟并形成曲种流派的艺术特色。贾振鑫认为,某一曲种的学习者,同时应该掌握其他相近曲种的表演,⑧也可以看作是曲种之间交流与借鉴的表现。
2.积累文化知识
任何艺术,都不过是人类文化行为方式的一种。文化知识的积累,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素养的提升。丰富的政治、经济、历史、军事、民俗等,文化知识的积累,能够提升表演者“对作品的充分理解、对主题的深入挖掘以及对人物的独特塑造”,更能提升“演员自身形象的塑造”。有些作品之所以艺术水平低、思想性不够,就在于创作者或表演者文化知识积累不够,不能够准确抓住并反映百姓生活的亮点,更不能让大众从中得到生活和生命启迪。
3.深化思想观念
第一,摒弃“急于求成”的心态。曲艺的良好传承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在于,曲艺工作者具有的耐得寂寞、长久坚守的“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敬业精神和勤学苦练、不重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急于求成的创作和表演,都是拔苗助长,是人才培养和自我成长的绊脚石。40年前,陈云同志对评弹的发展提出了“出人、出书、走正路”的要求,其中对于“出人”,他说“出人,不一定要求一下子出十几个,能先出三五个人就很好,逐步提高、增加。”⑨这强调的正是人才培养不可急于求成。
第二,要有作为曲艺工作者的身份认同。温州鼓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阮世池对于鼓词书目的编创缺少反映现代生活的曲目时说:“可惜我年纪太大了,我要是年轻,我肯定会把这些词多编点起来,学起来唱,也给听众带去一些新鲜感。”⑩这就是鲜明的身份认同。不管是教,还是学,不管是新人、还是老人,真正建立这样的意识,才能取得艺术上的成功。
第三,正视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曲艺工作者们需要多看看、多听听本曲种的知名老艺术家对其艺术生命历程的讲述,从中就可以了解到他们的成功之路及其经历的艰辛。应该说这其中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就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我们不是不能创新,而是首先要把传统继承好,如此才会使创新因具有了曲种的本质而更具“底气”。
第四,“德艺双馨”的观念。“学艺先做人”,只有重视思想品德的修养,曲艺工作者们的艺术道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长。很多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不仅艺术水平顶尖,而且都具有不计名利、关爱后学、处处为他人、为集体、为国家着想的无私奉献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4.掌握相应“技术”
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曲艺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真正意义上有效的网络传播,需要的是稳定的、高质量的内容输出,而不是毫无主题、支离破碎、动机不纯的内容,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内容发布。上文提到了当下网络曲艺传播中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现有大部分曲艺人才缺乏相应的网络知识和技术,所以需要在今后的人才培养中,在该方面予以加强。如学习并掌握相关图片、视频的基本镜头语言、拍摄、剪辑技术,网络传播平台(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的发布规则及技能等。运用这些技能,有效推动曲种、曲目的传播和发展此外,贾振鑫还认为,让学生经过专门的训练而掌握“能够完成曲艺演出的策划实施与市场运作的工作”的能力,11也是“技术”所包含的内容。
三、结 语
曲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穿过历史车轮的滚滚浓烟,从古代走进当下,依然是广大人民最亲密的精神生活“伙伴”。然而,在多元文化形态、审美方式的冲击下,曲艺的整体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危机,尤其是人才的培养问题,需要我们重点关注。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因此,曲艺人才的培养,核心在于全体曲艺工作者从自身着力,不断学习,从各个方面完善自我,构建良好的曲艺本体发展机制,同时还需要政府、文化部门及社会各界的通力协作,健全曲艺的外部生态语境,推动曲艺人才培养的全面开展,努力实现曲艺人才梯队建设,进而促进中华曲艺文化的全面复兴与繁荣。
注释:
① 郭乃安:《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中国音乐学》,1992年第2期,第16页。
② 吴文科:《论曲艺的本质特征》,《曲艺综论》,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年版,第6-7页。
③ 详见《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曲艺传承发展计划>的通知》,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2019年7月16日。http://zwgk.mct.gov.cn/zfxxgkml/ghjh/202012/ t20201204_906378.html.
④ 12本教材为:《中国曲艺艺术概论》 《中国曲艺发展简史》 《相声表演艺术》 《评书表演艺术》 《苏州评弹表演艺术》《山东快书表演艺术》 《快板表演艺术》 《中华曲艺图书资料名录》《中国少数民族曲艺艺术》 《中华曲艺艺谚艺诀和专业术语》《国外学者论中华曲艺》 《中华曲艺书目内容概览》。
⑤ 详见《文化和旅游部關于印发<曲艺传承发展计划>的通知》,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2019年7月16日。http://zwgk.mct.gov.cn/zfxxgkml/ghjh/202012/ t20201204_906378.html.
⑥ 吴文科、常祥霖、刘兰芳、连丽如:《传统曲艺“昨夜雨”,如何浇开“今日花”》,《光明日报》,2019年9月2日,第8版。
⑦ 吴文科、常祥霖、刘兰芳、连丽如:《传统曲艺“昨夜雨”,如何浇开“今日花”》,《光明日报》2019年9月2日,第8版。
⑧ 贾振鑫:《从当代曲艺生存环境看曲艺人才的社会需求与目标定位》,《山东艺术》,2016年第3期,第100页。
⑨ 陈云:《出人、出书、走正路》,《陈云同志关于评弹的谈话和通信》,中国曲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105页。
⑩ 郭艺主编,黄慈帖编著:《浙江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丛书·阮世池卷》,浙江摄影出版社,2019年版,第103页。
11 贾振鑫:《从当代曲艺生存环境看曲艺人才的社会需求与目标定位》,《山东艺术》,2016年第3期,第101页。
(作者: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