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春献军营 汗水铸军工

2021-08-30周丽梅杨勇加

企业文明 2021年8期
关键词:车间部队重庆

周丽梅 杨勇加

“红心向党不褪色 汗水热血铸军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重庆红江”)有这么一群“最可爱的人”,曾经,他们穿上绿色的军装,怀一腔爱国情、报国志,在大漠边关、塞北江南,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以青春之躯保家卫国。退役后,他们来到企业,不论身处何种岗位、从事什么工作,仍一腔赤诚、兢兢业业,为军工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埋头苦干。他们以实际行动证明,脱下的军装是有形的,心中对党和祖国的热爱与忠诚是无形的,军人退役不褪色!

采购部里的“自卫反击战英雄”

1983年,18岁的唐治君从永川青锋镇参军入伍。他离开家乡随部队到达驻地云南大理剑川县,经过新兵集训和应急训练后,所在连队作为主攻连参加了者阴山对越自卫反击战。唐治君所在连队作战英勇荣立集体一等功,他也荣立个人二等功。1986年4月,唐治君在部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88年1月,唐治君从部队退役进入重庆红江,成为一名军工人。在企业,唐治君先后担任过生产科生产调度、车间副主任、生产处外协员、经营处市场营销助理等职务,目前在采购部从事物资采购工作。工作中的唐治君待人真诚热情,同事有什么困难他都乐意帮助,多次受到公司嘉奖。有同事问他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立功的情况,他总是笑而不答。直到去年公司开展“忆入党初心”活动,唐治君才与同事们分享了他爱党、爱国、爱军工事业的心路历程——

“在1984年4月30日开始的者阴山战斗中,我亲眼目睹了冲在前面的班长宋维金被炮弹击穿后背血流如注,我们准备给班长包扎一下,班长却说:‘不用了,不要管我,你们冲!他拿着我们给他点燃的一支香烟便牺牲了;二班班长张景波在通往战斗胜利的战壕中,颈部被子弹击穿光荣牺牲;二营副营长唐本新在阵地前沿执行侦察任务时不幸被越军埋的地雷炸伤,因伤势过重不幸牺牲……这些冲在前面的都是共产党员,他们带头冲锋陷阵、勇于牺牲的精神强烈地震撼了我,我要向他们学习!我也要入党!在他们不怕牺牲精神的带领下,战友们精忠报国的情绪高涨,没有一个人怕死。在等待冲锋的战壕里,我与战友们用眼神交流:‘战友们,各自保重吧!假如我牺牲了,那就来生再见!生与死的考验,是那样刻骨铭心!”

唐治君动情地说:“相比那些牺牲的战友,我幸福太多了,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工作?我要为军工事业而努力奋斗,因为军工事业也是祖国的另一道钢铁长城!我们要挺起中国的脊梁!”

车间一线的“三等功老兵”

1983年,18岁的肖扬碧从农村参军入伍,他所在部队是空军航空兵测量团。肖扬碧被分到照相作业队,这在团里算是好的单位,飞行员停飞后都会到这里来,队里每人每年可以跟着飞机出去执行一到两次航测任务。1986年初,正当连队准备到海南执行航测任务时,营长却安排肖扬碧和另一位广东籍战士养猪一年。执行任务多风光,养猪多辛苦啊,但肖扬碧清楚,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他毫无情绪地接受了养猪任务。猪要养得好,不能光给猪吃剩饭剩菜。肖扬碧是农家孩子,知道这其中的诀窍。他和战友每天不辞辛劳骑车出去割草回来喂猪,不管天晴下雨都如此。终于,肖扬碧和战友没有辜负连队领导的期望,全年共养肥猪33头,宰杀14头,还有19头存栏。他们为改善部队战士的伙食作出了贡献。年终,肖扬碧和战友分别荣立三等功,他也实现了自己的入党梦想。

1997年,肖扬碧退役进入重庆红江,成为军工企业的一名普通职工,在车间生产一线一干就是24年。24年里,肖扬碧坚守入党初心,履行入党承诺,服从组织安排,需要干啥就干啥,从事过车工、钳工、装箱工、零件库保管等工作。肖扬碧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多次被评为公司“先进职工”。

在红江,肖扬碧就如一头孜孜不倦的“老黄牛”,56岁了还在生产车间工作,没有一丝埋怨,也从未有过一分懈怠。他平淡地说:“我要无愧于心,无愧于党员的身份,只要能为公司发展出力,哪里都是我的岗位!”

实训中心的“航测团文书”

1983年,18岁的安礼东高中毕业参军入伍。他实现了儿时的梦想,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驻陕西汉中某部的战士。在新兵训练期间,安礼东刻苦训练、服从指挥、听从安排,个人表现和训練成绩优秀。训练结束后,他因各方面表现优秀,被团直机关首长选中,分配到团直机关做文书兼打字员工作。团部文书这个职务看似简单,作用可不小,团部领导下达指令、上报文件,都要经过安礼东起草、撰写和打印,大量涉及国家与部队的涉密信息与事项在他这里处理,工作出不得半点差错。表面看似波澜不惊的部队文书工作在严格的纪律保障下飞速运转,安礼东为此付出了不知多少艰辛的努力,度过了不知多少高度紧张的日夜!1985年,安礼东因工作出色荣立三等功。1986年,安礼东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88年,安礼东退役后进入重庆红江,成为车间的一名普通工人。在企业里,安礼东继续发扬在部队培养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作风,战斗在生产一线,因为刻苦学习和勤奋努力,所完成的生产任务总是名列前茅,多次荣获厂级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经过10年在车间生产一线的锻炼,安礼东不仅练就了扎实的工作技能,还熟悉了车间管理的整个流程。1998年底,安礼东被组织提拔为中层干部。他运用积累的实践经验,虚心学习、认真钻研,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将车间管理得井井有条,使车间生产效益连年创新高。

安礼东成为厂里的中层干部后,没有骄躁、没有停歇,他不断学习各方面的管理知识,使自己不断进步。20年来,安礼东曾在公司多个车间、科室领导岗位任过职,为公司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作出了积极贡献,践行了一名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的诺言。

2018年,安礼东由于年龄原因,退出了中层干部管理岗位,分配到公司人力资源部实训中心工作,主要负责新入职员工培训、技能竞赛、技能等级认定、新型学徒制实施、实训中心及液压产品生产线的生产管理等工作,将几十年积累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职工。他说:“服从指挥听安排、不给公司添麻烦,不论在什么岗位,我都会尽职尽责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继续为公司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党群部门的“高炮营班长”

1996年,21岁的古承军从工厂参军入伍。虽说当时的他已经捧上了令人羡慕的军工企业的铁饭碗,但他心里一直有个“军人梦”。为了圆这个梦想,古承军不顾同事们的劝阻和挽留,毅然决然地参军了。古承军出生在军人家庭,父亲是一名边防军人。他和兄弟姊妹从小和父母在新疆长大,父亲转业后一家人回到重庆永川。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古承军以优异成绩考上工业技校,毕业后分配到军工企业重庆跃进机械厂。工作一年多后,他毅然报名参军,终于圆了自己的“军人梦”。古承军服役的部队是北京某集团军高炮营。在部队,他以优良的综合素质迅速脱颖而出,先后担任了新兵班班长、老兵班班长、代理排长等,负责士兵培训与日常管理,连续两年获得优秀士兵荣誉奖章。古承军写得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文章也写得好,一年后,被调到营部任文书。1999年11月,古承军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99年底,古承军复员回到参军前的原单位,继续投身军工事业建设。在企业,古承军从生产一线操作工经过“三定”竞聘成为一名政工干部。他热心团建、党建、宣传工作,是公司舞蹈队的骨干,也是宣传队的书画好手。一年后,古承军因工作出色调任公司办公室任秘书。在后来的15年里,他历任生产车间调度、工段长等管理岗位职务。2016年底,重庆跃进与重庆红江合并。古承军通过竞聘再次回到政工系统,成为党群工作部的一名党建工会干部。回望自己的部队经历和职业生涯,古承军感慨地说出一个字:“拼!”无论在部队还是在企业,古承军对任何岗位和任何任务都不会说干不了,总会拼命地想办法完成。他总给人以积极向上、风风火火的印象。从一个阳光的大男孩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党务工作者,古承軍身上有着太多部队的烙印。他说:“部队的经历将影响我的一生!”

重庆红江是央企军工企业,现有在职复员退役军人62人,离退休退役军人299人,他们虽然只是全国退役军人群体中一朵小小的浪花,但这朵小浪花也会折射出阳光,展现出自己的风貌和精彩。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共和国不会忘记这些为祖国国防事业作出贡献的军人们。老兵退役不褪色,他们将继续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满怀对党和祖国的赤胆忠心,继续发扬部队的优良作风,在各自的岗位上真抓实干,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国防事业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车间部队重庆
重庆客APP
俄部队军演
儿在部队又立功
拆弹部队 勇者之盾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老部队
招工啦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扶贫车间”拔穷根
在这里看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