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生活化”实施策略研究
2021-08-30金鑫
金鑫
摘 要: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教学工作,对于小学生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帮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在小学阶段进行德育重点是要让德育融入小学生的生活之中,让德育知识服务于学生的生活,实现德育的根本目的。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学习计划,促进小学德育“生活化”的策略有效实施。本文主要从“生活化”事例教学、“生活化”课后作业、“生活化”实践活动三个方面对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施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德育 生活化 策略探究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8.073
小学德育教學根本目的是提高小学生们的道德水平,让学生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德育知识,真正理解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意义。让学生们对一些做法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判断,也间接帮助学生们改变对于一些行为的错误认识。通过与生活实际事例的结合,将理论与实际联系在一起,提升德育工作的开展效率。
一、“生活化”的事例教学
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的阶段,大脑思维也相对而言比较活跃,他们对于一些故事性的内容会比较感兴趣,也相对比较容易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们的性格特点,通过一些比较生活化的事例来对学生们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生活化的事例主要是一些比较积极的事例,最好是通过一些比较符合生活实际的案例,引发学生们对于一些道德常识的思考和认识。
比如,为了让学生们树立尊老爱幼的道德意识,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讲一个坐公交车的案例。这个案例的主人公最好是学生们相对比较熟悉的人,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们讲一下过程。“小明正坐在公交车上,这时来了一位老奶奶,但是车上已经没有座了,老奶奶只能站着,这时小明主动站了起来,让老奶奶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小明的做法得到了车上其他人的称赞。”学生们可以从这样的实际案例中清楚自己如果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做法,为学生们树立了正确的榜样。
二、“生活化”的课后作业
教师给学生们进行德育方面的引导,不仅要注意课堂教学时进行相关德育,还要注意利用好课下的时间对学生们进行德育。教师可以留一些生活化的课后作业,让学生们以完成课后作业的方式受到德育方面的教育,得到一些积极的启示。生活化的课后作业更注重于将课后作业与日常生活以及德育联系在一起,学生们既是完成作业的过程,也是学习德育知识的过程。
比如,教师可以留一些与生活中的德育相关的作业,教师可以为学生们留一些给父母洗脚、帮助父母做家务或者帮助父母做饭之类的课后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们真正用心地去做这些课后作业,把这样的课后作业当成一次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们把完成作业的过程以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记录下来,一方面让学生们可以记录这样比较有意义的时刻,另一方面也可以清楚学生们的完成情况。生活化的课后作业让课后作业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学生们可以改变对于课后作业的认识,也让学生们在这样的过程中明白了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生活化”的实践活动
对学生们进行德育,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通过一些集体活动提升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课下时间组织学生们完成一些集体任务,利用生活化的实践练习,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真正让德育的理念进入学生们的思想。
比如,为了增强学生们的爱国信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参观一些较有历史意义的纪念馆,并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们对这些爱国志士充满敬仰之情,间接实现德育的目的。当然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比较有意思的课堂游戏,比如教师可以开展“国王与天使”这样的游戏,让学生们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既可以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也能体会到被帮助的快乐。
让学生们从小就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清楚是非对错,把德育的相关理论真正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让德育“生活化”。小学德育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探索与研究,需要教师们继续将德育落实到学生们的生活之中。
参考文献:
[1] 冯雪璀《小学德育工作生活化实践研究浅谈》,《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19年第6期。
[2] 周伟平《小学德育教学生活化促学生全面发展的探讨》,《学周刊》202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