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分析

2021-08-30李娜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生活化法治道德

李娜

摘 要:传统的思想品德课程改编为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其中增加了很多时代化的内容,且遵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理念。在小学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道德与法治课程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为此教师应当科学制定生活化的教学目标、创设生活化情境、创新教学方法,从而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小学 道德与法治 生活化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8.063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大多都来源于生活,具有较强的生活性,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符合课程特点与学生需求。

一、生活化教学概述

生活化教学指的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生活背景当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并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生活化教学的特征

1.具备开放的时空条件

教师讲授是最基础、最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会受到时空限制,同时学生掌握到的知识只有课本中的知识,无法了解知识的生活用途。而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生活化教学强调开放的时空环境、贴近生活的教学素材以及多样的教学情境,这种教学模式将教学范围从课堂扩大到了生活领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应用知识。

2.具备多元的教学内容

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情感体验,坚持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并将课程教学融入生活实际当中。生活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所以生活化教学需呈现出多元性,这样才能够还原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生活指导。其次,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接触到更多新鲜的学习素材与思路。

3.具备真实的课堂情境

当前,大多数教师已就“使教学为生活服务”这一问题达成了共识,而这一理念需要真实课堂情境的支持。学生在探索课堂情境时可以透彻理解知识并掌握将知识转变为实践能力的方法。因此,生活化教学的课堂情境具有真实性的特点,而信息技术可以为构建真实的课堂情境提供帮助。

4.具备实际的行为体验

生活化教学的目的之一是改变学生的思考习惯与行为方式,通过实际的行为体验可以让学生在实践当中透彻理解知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

三、生活化教学在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作用

首先,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道德与法治课程源于生活,无论是道德规范、生活常识还是社会知识都源于生活,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其次,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可能难以理解道德与法治教材当中的内容,而积极应用生活当中的道德与法治素材可以缩短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传统的德育灌输方式的限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此外,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社会规则以及道德与法律等方面的内容,并让学生自觉遵守,应用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并将理论知识内化为实践能力。

四、在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1.根据教材内容科学制定生活化教学目标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的关键在于转变理念、制定目标。第一,教师应当加大对生活化教学的研究力度,坚持教学服务于生活的理念。一直以来,道德与法治课程都是以副科地位存在的,且相关考试对其没有过高的要求,为此学校与教师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视程度一般。在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素质与法律道德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地位。为此,教师应当高度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明确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意义以及生活化教学的作用,将生活化教学贯穿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当中。第二,教师应当根据教材内容科学制定生活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向导,只有根据教材内容制定生活化教学目标,才能够使生活化教学得到贯彻落实。道德与法治教材通过社会、学校以及家庭这三个角度阐述了法律法规、社会公德以及文明礼仪,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找到教材当中与生活实际有关的内容,并制定有效的生活化教学目标。

2.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营造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小学生的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没有自己的想法与主见,提出的意见也不成熟,所以一直对学生保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学生只需要根据自己的要求去做即可。这样不仅会打击到学生的自尊心,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虽然学生的想法不太成熟也不太正确,但是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表达自我,为学生提供更多发言的机会,这样才能够为生活化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

3.积极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近年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增强了教育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当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可以优化生活化教学的效果,为此教师应积极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从而再现社会生活。例如,在讲解到四年级下册《做聪明的消费者》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商店消费环境,让学生体验消费,掌握消费当中存在的问题,之后再将课本内容引入到情境当中,让学生在情境中了解如何合理消费以及买东西的学问。最终,可以选几名学生进行总结和分享,提升課堂效果。

4.丰富生活化教学内容

道德与法治课程具备与时俱进以及使用广泛等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也可以掌握生活的指导手册,这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思维,也会影响到学生的生活。同时,生活化教学强调多变、多元,要求架设课堂与生活的桥梁,为此教师应丰富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将教学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道德与法治课程当中涉及的法律法规、社会道德以及文明礼仪等各方面的内容都来自生活实际,且生活当中每天都有热点事件,教师应将这些热点融入课堂当中,从而落实生活化教学。例如,在讲解《说话要算数》时,教师可以先从信守承诺这一个角度入手讲解课本内容,之后可以讲解关于诚信的社会热点,例如对老赖的处罚措施等,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让学生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5.从生活实际出发创新教学方法

生活化教学需要新教学方法的支持,教师需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加強生活实践。首先,教师需要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别,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实现因材施教。其次,教师应当积极应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外,教师应合理应用小组合作教学的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6.优化实践教学

陶行知先生认为社会即学校,学生对社会活动的好奇心也比较强烈,且生活化教学主张将课堂延伸至校外,让学生从校园与家庭当中走进社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当中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成为拥有较高法治意识与道德素养的社会小公民。例如,《有多少浪费本可以避免》这一课讲的是关于生活当中的浪费现象,若条件允许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食堂、饭店等地观察,了解食物浪费的情况,之后再讲解如何避免这些浪费,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

生活化教学具备开放的时空条件、多元的教学内容、真实的课堂情境以及实际的行为体验。在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时,需要根据教材制定生活化的教学目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合理创设教学情境、丰富生活化教学内容并优化社会实践,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 黄齐喜《论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年第6期。

[2] 陈茂球《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探讨》,《数码设计》2020年第1期。

[3] 周莉莎《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构建》,《小学时代》2020年第7期。

[4] 张帮俊《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浅析》,《速读》2019年第9期。

猜你喜欢

生活化法治道德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