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实践与思考

2021-08-30党春玲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史料思维能力中学

党春玲

摘 要:史料是构建历史教学和探究历史规律的基础。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中应用史料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通过提供史料、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让学生发表见解,畅所欲言,相互交流,可以说,史料教学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进行探究学习,有利于创新教学方式,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

关键词:史料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 实践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8.056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的方式,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恰到好处地引用史料,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历史学习,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中学历史教学中不同史料的引入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就历史学科能力而言,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提高历史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情境想象。”“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教材中引用史料数量的不断增加充分体现了对学生阅读和思维能力的考查。对丰富历史教学和培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及价值,本文就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教学进行实践与思考。

一、史料教学的理念

中外学者和教育专家对史料教学的含义表述不同,但都重视学生对史料的运用与探究。李稚勇教授认为史料教学“即注重史料的选择、甄别、分析、判断与运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探究活动探讨历史问题,习得并掌握一定的历史研究方法,形成一定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二、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1.运用史料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习的最高境界莫过于“乐在其中”。历史教学首先要立足培养学生的兴趣,初中历史课本中,有许多图片史料可供引用,图片直观、形象,记载的历史信息直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图片、影视资料等,并根据史料提出疑问,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探究史料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时,笔者先通过播放视频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王菲主唱的《心经》导入新课,作为佛教经典《心经》承载了一代高僧的梦想,引入本课的主要人物之一玄奘,充分利用本课图片史料,新颖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一本经书,一个人物,整合调整本课内容展开第一目,将贴近学生生活的文学作品人物唐僧与历史人物玄奘进行比较,探究玄奘与文学作品《西游记》中唐僧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图片史料玄奘西行求法(邮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教师结合玄奘西行路线图:指图与学生共同归纳玄奘途经地区,引导学生分析玄奘途经的这些地区情况是怎样的?你认为他会遇到哪些困难呢?通过这种贴近生活的问题,引导学生愉快地探讨我国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提高教学效果。可以说应用史料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提高学生课堂的主动性,推动历史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运用史料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在“过程与方法”中提出:“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并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通过搜集资料、掌握证据和独立思考,初步学会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尝试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在中学历史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在教学中应用史料,史料作为证据可以还原历史、解释分析历史,进行历史思考。学生参与历史史料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真正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来看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史料应用的教学活动中,让史料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鼓励学生思考与探索,让学生通过分析和处理史料来解决历史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实现自身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习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时: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材料中的“方伯”指一方诸侯之长。想一想: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这段史料主要考查春秋时期的社会状态的相关史实。重点是理解春秋时期的社会特点、表现、导致的结果及影响。通过引导学生对史料的分析,可以使学生从史料中提取历史知识,春秋时期,诸侯国逐渐取代周王室操纵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诸侯各自为政,相互攻伐,国家分裂的割据状态。据所学知识可知,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周王虽然在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但已无力控制诸侯。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致使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甚至要依赖诸侯国的经济支持,国家处于分裂的割据状态。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生首先对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情况有感性的认识,带着问题理解春秋时期的社会特点、表现、导致的结果及影响。史料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是对历史的解释,而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对史料的学习和分析,让学生探寻历史和人类社会变迁发展规律。

四、运用史料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从新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内容变化看,也强调历史学科实现人文价值的回归,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及人文精神,以理性认识自己和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式多样的史料,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易于他们认识、理解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价值观,养成对国家、民族、社会的一种责任感,树立远大理想。在史料研习过程中,学生对于不同文化材料的理解能力,有助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时,课标中要求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教学活动建议组织观看《开国大典》《建国大业》等影片,体会“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深刻内涵。在讲授本课内容时,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开国大典》的视频,再现当时激动人心、为之欢悦的历史情景,让学生感受毛泽东主席那一声庄严的宣布,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重要意义,理解中华民族取得独立的历史意义,借助史料还原历史时空,使学生走进历史、感悟历史,增强历史责任感。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史料教学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部分,对课堂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历史教师,要不斷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实践新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通过应用史料教学,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让他们爱学历史、乐学历史,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

[2] 李春辉《精选精讲精析——史料教学在高三历史复习中的运用》,《考试周刊》2016年第10期。

[3] 何成刚等《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2期。

[4] 陈新民《英国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学科教育》2001年第8期。

[5] 何巧瑜《论历史课中的史料教学》,《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猜你喜欢

史料思维能力中学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史料二则
在多解中学创新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