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主体文本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

2021-08-30于笑妍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初中生课外阅读习惯

于笑妍

摘 要:对于初中语文的教学,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磨砺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最关键的任务之一。课外阅读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共情能力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磨砺方式。因此,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培养其良好的阅读能力和习惯,使其在阅读中收获更多课堂之外的知识和感悟,促进其语文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主体文本 初中语文 课外阅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8.013

课内阅读是有限的,而课外阅读是没有终点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每学期会有十多篇的精读文章,但是仅仅通过这些篇目的学习,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积累量,同时也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大量的课外阅读变得极其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能使学生变得更加聪灵的方式,不在于成績和作业量,而在于学生的阅读量以及阅读能力。”在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变得非常的多样化,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教师在阅读方法上给予恰当的指导,使得学生能高效地进行阅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初中生的年龄段而言,大量地接触课外阅读,使其知识面得到进一步的扩大,这对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思维的高效运转等诸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和家长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常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加强课外阅读对学生的影响。在阅读方法上要给予学生恰当地指导,使得学生能高效地进行阅读,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

一、基于主体文本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意义

1.积累素材,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学习要注重对知识的日积月累,尤其是初中生的年龄段,正是记忆力以及理解力都比较好的时期,因此,更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帮助其语文素养的形成。通过学生主动地去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和小说,这不仅让学生的求知欲得到了满足,同时,要想让学生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入手,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通过日积月累的阅读,学生的阅读习惯逐渐被培养了起来,学生的知识面也在无形中被扩大了,能够读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学生的个性和需求也被充分尊重,这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以及形成健全的人格品德也有很大的帮助。

2.开阔视野,丰富学生阅读体验

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习基础文化课外的更多内容,并且增加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学习知识、接受信息的最佳时期,阅读课外书籍,能够为其打开一扇扇窗,可以让其看到更多的人文、社会风景,体验更丰富的人生,以此磨砺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共情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比如,通过阅读柳青的《创业史》,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农民的历史命运和坎坷生活。小说中梁生宝是当时无数中国农民的缩影,作者通过讲述他买稻种、活跃贷款、进山割竹等事件,展现了普通农民逐渐从贫穷走向富裕的艰辛的创业过程。作者的文字描述,似乎将读者带回到那个年代,能够让学生很好地感受到主人公的奋斗之路及情感变化,让学生在阅读的天地中感受不同的人生。阅读此书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阅读体验进一步丰富。

3.提升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除了满足人类生存的物质之外的精神食粮,阅读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自我生存空间以外的世界,或者跨时代、跨地区的故事,这对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可以使学生理解水平和写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创业史》中,作者塑造了一个几代人的创业历程,过程非常艰难,但是这些人没有放弃,这一代完成不了的任务,下一代继续努力,最后在梁生宝这一代实现了创业梦。学生通过阅读他们的励志故事,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在已有生活感悟的基础上加深对人生的理解。因此,阅读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共情能力的形成都是很有帮助的。

另外,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年龄段。在这一时期,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同样也要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毫无疑问,阅读能增长学生的课外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思维能力等。但除此之外,也有很多其他的益处。比如,学生阅读时,大脑处于高速运转状态,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内容上,这会锻炼学生的专注力,同时在阅读之后引发的思考,也会培养学生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提高初中生基于主体文本的语文课外阅读的策略

1.教师为学生创造更加自主的学习环境

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仍然延续着一些比较传统的做法,课堂由教师主宰,学生只需要认真听教师讲课,这样的学习固然使得学习气氛比较和谐,但是却减少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学习的主动性被削弱,因此,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课堂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有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此过程中,教师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在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的道路上做出更多的努力。

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可以有意制造不同机会,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的阅读心得。学生读了《创业史》这部小说后,将小说故事和现实能够进行衔接,并将自己祖辈和父辈的奋斗故事写成作文,在班级里进行深情朗读,这在一定程度上磨砺了学生语言表达和公开演讲的能力,同时也是使读者、听者和作者笔下的人物发生深入共情的过程,这个过程学生可以更充分地体验到小说故事中所饱含的真情实感,有助于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其学习的兴趣。

2.教师引导学生以“输出”驱动“输入”

阅读的过程是学生对知识的“输入”过程,是对语言表达方式和作文素材的积累;而表达的过程则是对所获得知识的“输出”过程。一味地输入,就像一条腿走路一样,是无法保持平衡的,输出的过程就是语文学习的另一条腿,只有两者协调促进,才能发挥潜力,不断进步。所以,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学生课外阅读知识的“输出”过程。例如,通过对柳青《创业史》的阅读,除了上文提到的与自己亲人的故事发生关联之外,还可以让学生以读后感的形式,将其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记录下来。除此之外,也可以让学生们之间组成小组,互相分享自己阅读的心得体会,增加对学生语言能力的磨砺。因此,在对初中生进行语文阅读辅导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阅读方面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生对积累知识的灵活运用,使知识从“输入”到“输出”,以期达到融会贯通。

3.教师对学生阅读方法的引导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阅读数量有限,阅读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适时引导,使学生能够以更加高效、科学的方法进行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同的学生看同一作品,也存在不同的理解方式和观察角度的问题,学生之间的方法分享是重要而直接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在每周举行一次读书分享会,分享对文章的感悟,因此,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和分享的能力。

对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每周的阅读反馈和集中指导,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是极其有价值的。不管是教师直接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还是教师通过提供平台,创设机会,使学生之间有更多方法和技巧的交流分享,其目的都旨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更广阔的阅读,这是语文教师的重要工作议题。

课外阅读是积累知识、了解社会和认识世界的过程。阅读,可以让学生通过感受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以及人生经历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和影响。在柳青的《创业史》中,作者塑造了一位不怕受罪、敢于担当的年轻人形象。他通过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这也使读者明白:每个人的成功都来之不易,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克服重重困难,不畏艰难,追求理想。这就是阅读的意义。一篇好文,一本好书,不仅可以使人在思想上有触动,同时也会由内而外地影响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举止。课外阅读相比语文课堂来说,可以挖掘和拓展出更多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对于初中生来说,多读好书可以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可以让他们受益终身;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要注重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建菊《基于课外阅读的初中语文教学思考》,《中华少年》2019年第2期。

[2] 王冠美《基于课外阅读的初中语文生本理念的教学探究》,《科学咨询》2019年第1期。

[3] 苏菲《基于课外阅读的初中语文生本理念的教学探究》,《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4期。

[4] 沈敏霞《基于“部编本”教材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实践》,《好家长》2019年第1期。

猜你喜欢

初中生课外阅读习惯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上课好习惯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