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
2021-08-30王思宇
王思宇
大中五年春二月 ,日暮初現的长安城,朱雀大街两旁的百姓们正在议论纷纷,他们讨论的是被大唐边塞军紧紧护拥在路中间的一队特殊使者,这是一支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队伍。这支由军人、商人和僧人组成的队伍,正在马不停蹄地直奔皇宫而去。队伍里的和尚叫悟真,和同行者一样,是沙洲首领张议潮的使者,也是第一次来到长安。
沙洲也称敦煌,敦,大也;煌,盛也。早在汉朝敦煌便以富裕闻名于河西走廊,后又经过唐朝多年的悉心发展。《资治通鉴》记载:“是时中国强盛,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
公元784年,刚从安史之乱中劫后余生的唐廷根本无心也无力顾及河西之地。而此时的吐蕃国势大增,河西繁荣之地已尽数掌握,只剩中间沙洲一城,茫茫大漠之中,一脉唐民孤城无奈开城出降。“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自此河西之地便开启了长达七十年的沦陷。据史料记载,吐蕃“每得华人,其无所能者,使充所在役使,辄黔其面;粗有文艺者,则涅其右臂,以候赞普之命”。
河西遗民心怀故国,百年从未改变。经过唐武宗多年惨淡经营,大唐已有中兴之像,而此时的吐蕃陷入内乱,国势大颓。大中二年,汉人张议潮抓住时机于沙洲顺势振臂一呼,汉人闻之百应,一夜间便将沙洲光复,沉陷多年的敦煌终于再次回归大唐。为了能及时获得唐廷的支援,张议潮拿下沙洲后便立即“以部校十辈皆操挺,内表其中”向唐都长安进发。
河西走廊南接祁连山脉,北临黄沙大漠,东近被吐蕃封锁的唐朝边境,荒原废土,茫茫大漠,凶残吐蕃,可知其中万分艰险。十队信使唯独由敦煌高僧悟真率领的一队,自东北方向穿过茫茫大漠,到达天德军镇所,部校十辈,一队之人,仅剩六七。大为惊叹的防御使李丕,派兵庇护这一队使者远赴长安。大中五年,悟真一行成功到达长安,这时,离张议潮沙洲起义已经过去整整两年了。
而后的长安城,万人空巷,百姓们挤在朱雀大街上,欢迎这位从河西远道而来的和尚。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想起,长安上一次为一个和尚空城还是在两百年前,那个和尚叫玄奘,今天这个和尚叫悟真。
《新唐书》里这样记载着这次觐见:“沙州首领张义潮奉瓜、沙、伊、肃,甘等十一州地图以献。始义潮阴结豪英归唐,一日,众还甲课州门,汉人皆助之,虏守者惊走,遂摄州事。缮甲兵,耕且战,悉复余州。以部校十辈皆操挺,内表其中,东北走天德城,防御使李丕以间。帝嘉其忠,命使者裔诏收慰,擢义潮沙州防御使,俄号归义军,遂为节度使。”
史书上短短几行,读来却热泪盈眶,其中最让人动容的,是这一队第一次从沙洲前往长安的信使,一位又一位微不足道、在史书上连名字都不可能留下的小人物。但就是这些生命消逝也许在历史长河里激不起半点浪花的、默默无名的小人物,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血脉与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