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浅析
2021-08-30刘红亮陈松林余江浩
吴 龙,刘红亮,陈松林,吴 飞,舒 蓉,余江浩
(1.湖北省地质调查院,湖北 武汉 430034;2.湖北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1)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加强城市地质调查”。国务院要求城市工作要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全面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决策部署,加强城市地质工作,原国土资源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城市地质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7〕104号)、《城市地质调查总体方案(2017—2025年)》,原湖北省国土资源厅转发了原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城市地质工作的指导意见》,为开展城市地质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指导思路。
城市地质工作是一项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涉及多专业、多领域和多学科的融合,综合性强[1-6]。2003年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地方政府先后启动了北京、上海、杭州、天津、南京和广州等六个城市地质调查工作试点,重点开展城市三维地质结构调查、地质灾害调查、水土地球化学调查与环境质量评价、地质资源调查、城市地质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建设和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等六个方面的工作[7-10]。2017年湖北省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开始起步,目前已经部署武汉、黄石、宜昌、鄂州、孝感五个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取得了丰富的阶段性成果。本文初步梳理湖北省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成果,指出湖北省存在的城市地质问题,根据省内城市地质调查工作需求,提出了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思路与建议,以期为高质量开展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提供借鉴。
1 湖北省地质背景
湖北省大地构造位于欧亚板块东南部,地跨扬子陆块和秦岭造山带,主要发育太古代—新生代地层、各类岩浆岩和变质岩,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61%、32%和7%(图1)。区域地壳总体稳定,主要位于滨太平洋地震域南部弱震区,新构造运动为鄂西山区的间歇性抬升和江汉平原的间歇性下降,属弱活动断裂范围,地震活动性弱,以少震、弱震、浅源构造地震为主,有利于城市建设及重大工程及基础设施建设布局[11]。矿产资源禀赋良好,地下水资源较丰富,水质量总体较好,浅层地温能资源分布广泛,资源储量大。土地质量总体良好且江汉平原等地分布有连片绿色富硒耕地,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地质作用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地质遗迹,其中世界级地质遗迹2处,均位于十堰市;国家级和省级地质遗迹65处,主要分布于宜昌、武汉、黄石、十堰等地。
图1 湖北省地质构造简图
2 湖北省主要城市地质问题
2.1 水土环境问题
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湖北省重金属污染带来的威胁和影响日益凸显,黄石、襄阳和武汉等地汞、镉、铬、铅、砷等危险废物产生和排出总量居前;作为重要的有色金属采冶工业基地,黄石土壤镉元素超标问题十分突出。2017年,全省中小河流地表水多为Ⅱ-Ⅲ类,占比84.1%,Ⅳ-Ⅴ类水体占比15.9%,主要分布于四湖总干渠、唐河、小清河、淦河、举水、巴水、泗河、通顺河等部分河段,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总磷、高锰酸盐等指数。黄石、襄阳、武汉等地城市浅层地下水部分存在总硬度、总固体、铁、锰、硝酸根、砷离子、氨氮等组分超标问题,地下水质量多为Ⅱ-Ⅴ类,水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2.2 工程地质问题
湖北省地质条件较复杂,荆州、武汉、黄冈、孝感、天门、仙桃等地软土分布较广,武汉、宜昌、荆门、襄阳等地膨胀土体较发育。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开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逐渐增多,已成为城市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
2.3 地质灾害问题
湖北省城市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5种,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于十堰、宜昌、恩施和黄石等市(州);地面沉降、塌陷等地质灾害多发于武汉、咸宁、荆州、荆门等市。各类地质灾害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城市建设构成了较大威胁。
3 湖北省城市地质调查工作需求
按照湖北省“一主两翼”发展战略布局,结合湖北省各城市所在区位、发展阶段、功能定位以及面临的问题等,分析指出了湖北省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主要需求。
(1)武汉市:岩溶地面塌陷调查,软土变形调查评价,长江新城开发建设,陆江湖统筹协调发展。
(2)黄石市:大冶湖生态新区开发,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
(3)鄂州市:航空都市区、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
(4)咸宁市:地热资源开发,向阳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开发,梓山湖生态科技新城建设。
(5)黄冈市:滨江新区、城东新区开发。
(6)孝感市:临空经济区、城东新区建设,临空区岩溶地面塌陷。
(7)仙桃市:中心城区建设,优质土壤调查与利用。
(8)天门市:市中心城区、岳口镇建设,优质土壤调查与利用。
(9)潜江市:园林区建设,广华区生态地质环境保护,地热能资源开发。
(10)荆州市:浅层地温能、地热能资源开发,生态地质环境保护。
(11)荆门市:漳河新区开发,东宝区、掇刀区石膏采矿塌陷,地热能资源开发。
(12)襄阳市:地铁、地下管廊建设,海绵城市建设,东津新区开发建设,生态地质环境保护。
(13)宜昌市:宜昌市生态文明示范工程,宜昌新区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
(14)十堰市:滨江新区开发,水资源保护。
(15)随州市:城南组团、淅河组团建设,提高水资源保障与配置能力。
(16)恩施自治州: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地质安全,提高水资源保障与配置能力。
(17)神农架林区:生态环境保护。
4 湖北省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思路与建议
湖北省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应借鉴上海、北京、江苏等地成熟的城市地质调查经验,结合湖北省社会经济状况、环境地质问题以及地质资源禀赋现状,围绕“空间、资源、环境、灾害”多要素,按照“五年试点,八年推广,五年完善”的总体思路,分类推进湖北省多要素综合城市地质调查:一是部署国土空间适宜性调查评价,服务城市空间布局优化;二是部署地质灾害调查,保障城市安全;三是部署自然资源与生态地质调查,查明生态空间现状及水土污染现状,监控预测未来城市资源、环境、安全发展趋势;四是部署地质信息服务与决策支撑系统建设,助推“智慧城市”发展。
4.1 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条件调查与评价布局
湖北省处于发展建设阶段的规划新区和有重大地质环境问题的中心城区建成区,其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条件调查工作程度较低,应优先在武汉、宜昌、襄阳、鄂州、荆州等城市集中、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需求迫切的城市开展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条件调查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工作。
在全省布局16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条件调查与评价重点区,总面积为1 905.1 km2,占规划区总面积的6.29%。主要包括武汉市长江新城,黄石市大冶湖新区核心区,鄂州市航空都市核心区、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冈市滨江新区、环白潭湖片区,咸宁市向阳湖、梓山湖两镇生态圈,襄阳市东津新区,宜昌市宜昌新城,十堰市生态滨江新区,荆州市荆西组团、沙市农场管理区组团、陈河组团,荆门市漳河新区,孝感市临空经济区、野猪湖王母湖生态旅游文化区,随州市城南组团、淅河组团,恩施自治州城市东区、城市西区、龙凤组团,潜江市广华区、高场街道、周矶街道,神农架林区松柏中心镇区。在全省各城市建成区布局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条件调查与评价深化区,总面积6 638.5 km2,占规划区总面积的21.94%;布局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条件调查与评价一般区,总面积21 720.4 km2,占规划区总面积的71.77%。
4.2 保障城市安全相关调查布局
按照提升武汉城市圈国际竞争力,培育发展襄阳、宜昌城市群,优化沿江城镇化格局的规划要求,开展特殊的地质—生态环境调查,查明各类地质灾害的潜在威胁,全面提升长江绿色经济和创新驱动发展带城镇化质量。在武汉、黄石、鄂州长江中游城市群岩溶塌陷高易发区和沿江活动断裂带,宜昌长江上游城市群存在不同程度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隐患的地区开展针对性的地质调查。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开展综合地质调查、国土空间地质安全性评估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等,查明基础地质条件,掌握活动断裂分布、区域地壳稳定性等地质本底条件,为规避地质安全隐患、防治地质灾害提供地质依据,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城市建设与管理提供基本保障。
4.3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调查布局
省内各城市按照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划定城市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调查区范围。
自然资源调查优先布局武汉、黄冈、黄石、咸宁中深层地热及浅层地温能调查,提出开发利用潜能及建议;布局江汉平原振兴发展示范区天门、仙桃、潜江农业地质精细调查,查明土地质量,圈定富硒(锌、锗、锶)特色农产品产业园区。
生态环境调查优先布局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生态地质环境条件调查,重点调查鄂西绿色发展示范区宜昌、十堰、襄阳等地化工业、汽车产业城市沿江1 km和恩施市、神农架林区生态地质环境;布局鄂东转型发展示范区黄石、鄂州、孝感等地矿产、冶金、制造等行业密集城市水土环境调查,了解水土环境现状,圈定地下水及土壤污染恢复治理区。
4.4 智慧城市发展布局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三维可视化分析等技术,布局省级层面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地质环境监测、地下水质量监测等服务平台及湖北省国土空间资源环境信息服务云,部署城市地质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统筹协调发展等领域内的重大科技问题研究。
5 结论
湖北省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相对于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地启动较晚,亟需统筹部署和推进落实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本文分析了湖北省主要城市地质问题,结合湖北省各城市发展特色与需求,提出了城市地质工作思路与建议,供大家参考讨论,同时期待湖北省城市地质调查能在未来的“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资源一张图”多规融合方面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