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评价

2021-08-30杨洪铎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0期
关键词:宫腔镜息肉内膜

杨洪铎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大连医院,辽宁 大连 116600)

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是由于内分泌异常、长期炎症浸润或是其他多种原因而引起的。该病多发于35岁以上妇女,临床上多表现为子宫不规则出血、腹痛、白带异常、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患者可以通过妇科检查,超声检查,病理检查或是宫腔镜检查发现子宫内膜息肉的存在;但在确诊的时候需要注意辨别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息肉。该症应用药物治疗无效,除少数可以自行消退外,绝大多数都可以通过宫腔镜息肉切除术对其进行治疗。本次研究通过比对进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手术方法,找寻更加优异的手术方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我院在2018年3~9月进行子宫内膜息肉手术的患者62例作为研究样本。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年龄28~47岁,平均年龄(37.50±2.30)岁;其中原发性不孕19例,继发性不孕7例,流产史5例;不孕年限2~12年。对照组年龄27~46岁,平均年龄(36.50±1.80)岁;其中原发性不孕18例,继发性不孕8例,流产史5例;不孕年限2~10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数据对比可行性。纳入标准:①无宫腔过度狭小或过窄者。②无宫颈恶性肿瘤者。③无严重器官疾病。排除标准:①近3个月内发生过子宫穿孔或进行过子宫手术者。②急性生殖道感染者。③活动性子宫出血者。本次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参与研究患者对本次研究都已知情并签署同情书。

1.2 方法 医师在手术前一天对患者进行手术指导,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在手术的前一晚使用海藻棒对患者的宫颈进行扩张,叮嘱患者在手术前的6 h内需要禁食禁水。开始手术前,嘱患者排空膀胱。手术开始后,取膀胱截石位,将患者的外阴阴道与宫颈进行常规性消毒。用宫颈钳夹持住宫颈前唇,依照鞘套外径扩张至10.5~11.5号,用探针对宫腔深度和方向进行探察。在子宫内膜表面使用0.25%的布卡比因喷淋以进行麻醉。麻醉诱导起效后,置入宫腔镜,将光源打开,注入生理盐水作为膨宫液进行膨宫,将膨宫压力控制在100 mm Hg,生理盐水的灌流速度保持在260~300 mL/min。等子宫充盈、视野清晰后,对息肉的位置、大小与数量进行观察。

确定息肉状况后,观察组的患者使用环状电极于息肉的根部进行电切,电极的功率要控制在70~80 W,在切除过程中尽量不要伤害到周围的正常子宫内膜。切割伤口以平切为宜,不要切割过深,以免破坏血管引发严重的出血或引起子宫穿孔。对于日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尽量只切除内膜的功能层;如患者对日后无生育要求,可以在切除息肉的同时,利用滚球电极电凝对子宫内膜的功能层和基底层进行破坏,以防止复发。对照组采用搔刮宫腔剔除息肉并取出。刮匙应选择对应的型号,对于大而有蒂的息肉,可先将宫颈进行扩张,在剔除息肉进行搔刮;弥漫性息肉则需要直接进行全面搔刮,如果在搔刮过程中明显的大量出血,需要考虑是否有必要对子宫进行切除。

两组患者在手术结束时,都要通过宫腔镜进行细致观察,以确定所有息肉全部剔除且宫腔内无残留物。手术结束后,需要对患者按常规使用抗菌药物以预防创口感染,将所剔除息肉送至检验科进行病理检查。

两组患者在术后施以同样的常规护理,饮食护理和会阴护理,在出院时叮嘱患者定期复查。

1.3 临床观察指标 依照月经失血图对患者手术前后的月经量进行计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患者的疼痛度评分以0~10范围内的数字表示疼痛程度,数值越大,疼痛感越强;术后复发率以患者手术后6个月复诊结果为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数据对比 经统计,观察组所用的手术时间(11.85±3.22)min短于对照组所用的手术时间(15.28±2.83)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4548,P=0.0000<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13.23±1.20)mL少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19.75±1.90)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1540,P=0.0000<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4.32±1.11)d短于观察组的(5.82±1.3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997,P=0.0000<0.05)。以上数据说明,宫腔镜下电切术比刮匙定点刮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手术过程更为简单快速。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月经量和月经期对比 手术前观察组的月级量为(356.34±24.43)mL相比较于对照组的月经量(348.95±32.24)mL,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1.0171,P=0.3131>0.05);手术前观察组的月级期为(8.15±0.67)d相比较于对照组的月经期(8.25±0.85)d,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5144,P=0.6088>0.05);手术后观察组的月经量(121.03±44.23)mL少于对照组的月经量(216.34±27.56)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1827,P=0.0000<0.05);手术后观察组的月级期为(4.74±0.54)d短于对照组的月经期(6.24±0.7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0368,P=0.0000<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月经量和月经期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月经量和月经期对比()

2.3 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1 d、3 d疼痛情况评分[(2.10±0.40)分,(3.60±1.2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0±0.60)分,(5.10±1.40)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6.2143,P=0.0000<0.05;t=4.5293,P=0.0000<0.05),统计数据说明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时宫腔镜下电切术在术后前期比刮匙定点刮除术的疼痛度要低;在术后5 d、7 d观察组的疼痛情况评分[(4.60±1.10)分,(1.20±0.30)分]较对照组的[(5.10±0.90)分,(1.40±0.50)分],差异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1.9587,P=0.0548>0.05;t=1.9097,P=0.0610>0.05)。统计数据说明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时宫腔镜下电切术在术后后期与刮匙定点刮除术相比的疼痛度没有明显差别。

2.4 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对比 患者术后6个月复诊结果显示,观察组的31例患者有1例复发,复发率为(1/31,3.23%);对照组的31例患者术后6个月有6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6/31,19.35%)。两组对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260,P=0.0448<0.05)。由此可发现宫腔镜下电切术治闻子宫内膜息肉比刮匙定点刮除术更加不易复发。

3 讨 论

宫腔镜是一项微创型的妇科诊疗技术。它能直观的看到子宫内部的病变部位,可以更直观,准确地进行妇科检查或手术观察。由于在做宫腔镜手术的时候不用在腹部直接开刀,而是将纤维光源内镜和相应的手术器械等诊疗设备,直接由阴道和宫颈进入到患者体内,最大幅度的降低了对人体组织的破坏。因而宫腔镜手术具有手术痛苦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可以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保持完整的子宫内膜和内壁,对子宫的生理特性影响不大,特别适合身体虚弱的患者和在治疗妇科疾病的同时想保留生育能力的患者。

应用宫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息肉进行剔除,对子宫内膜会产生一定的损伤。本次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比较哪种宫腔镜手术方式对子宫内膜的损伤较小。对照组进行的刮匙定点刮除术,在手术过程中一般选用适合大小的刮匙,沿息肉底部外缘旋转一周,使息肉隆起部位更加坚实,有利于刮除的进行。但刮除术对子宫内膜行成的是硬性破坏,不但使手术中的出血量增加,也不利于术后的恢复。相较于刮匙定点刮除术,应用电切术治疗的子宫内膜能够在短期内恢复如初,而子宫内膜更加光滑平整。特别是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来说,应用电切术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壁更加利于受精卵着床,有利于受孕。

不论应用哪种宫腔镜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患者都要注意术后复查。因为子宫内膜息肉如果切除不完全复发率会极高。这也要求执行手术操作的医师,在手术过程中要细心操作,术后仔细排查,以免有遗漏。还要注意患者的术后护理,一般宫腔镜手术后6~8 h就可以下床活动,适当的活动可以加速患者的恢复。

综上所述,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时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能够有效的提高手术成功率,并且减小手术中的损伤,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宫腔镜息肉内膜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白兆芝治疗胃息肉经验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宫腔镜下电切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探讨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息肉样黑素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