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对自发性气胸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研究
2021-08-30郝智芳
郝智芳
自发性气胸是指无外源性因素或介入性因素影响,患者出现的脏层胸膜或肺脏实质性破裂,导致胸膜腔内聚集了大量气体,引发咳嗽、胸痛及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将会危及生命[1]。目前,临床治疗时多选择手术,其中胸腔镜手术属于一类主要术式,但由于手术给机体带来的创伤,术后肺活量降低以及膈肌活动减少等,使得术后的肺功能恢复较为缓慢[2]。因此,早期开展有效合理干预措施意义重大。基于此点,作者选取120 例自发性气胸胸腔镜手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旨在探讨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3 月~2020 年3 月本院收治的确诊为自发性气胸的患者120 例,入院均行胸腔镜手术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 例。研究组患者中男56 例、女4 例;年龄15~78 岁,平均年龄(46.51±10.68)岁;其中原发性气胸53 例,继发性气胸5 例,其他原因导致气胸2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57 例、女3 例;年龄14~75 岁,平均年龄(45.87±10.66)岁;其中原发性气胸52 例,继发性气胸7 例,其他原因导致气胸1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自发性气胸的诊断标准[3];②符合胸腔镜手术的治疗指征;③自愿参与,并对治疗方案具有完全知情权。
1.2.2 排除标准 ①心肝肾功能不全者;②精神障碍、意识模糊或语言沟通障碍者;③合并全身性感染者;④凝血功能障碍者;⑤肺组织压缩<30%的闭合性气胸;⑥合并恶性肿瘤或多发性肿瘤转移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术后单纯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加强患者的病情监测,告知其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给予患者相应的用药指导,普及自发性气胸的相关知识等。
1.3.2 研究组 术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加强心理护理:医护人员需重点关注术后患者的心理情况。充分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核心思想,给予人文关怀,注意语气平和,态度温柔,鼓励患者描述不适感。并与其建立良好的沟通,掌握其内心真实想法,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建立对抗疾病的信心。②呼吸康复训练:手术结束后清醒患者,可指导其取舒适合适体位,帮助患者全身心放松肌肉,指导其练习缩唇呼吸,取端坐位,先开展3 次深呼吸,采取鼻部吸气,于最后一次吸气到不能吸气后用力屏气3 s,后双唇呈口哨样慢慢呼气,保障吸气与呼吸比为1∶2,重复开展6 次左右;再行腹部呼吸,取平卧位,垫枕头在腘窝处,两手紧贴腹部。通过鼻部进行缓慢深呼气,后屏气,再经口缓慢呼气,吸气时应往外凸起腹部,呼气时使腹部外凹,重复开展>20 次,2 次/d。③肢体康复训练:早期可指导患者结合肌力对四肢联动训练开展阻力调控,患者自主控制训练速度,于耐受范围内开展运动训练,做好运动过程中的血氧饱和度监测,当产生显著气促和下肢疲倦等表现时需原地休息,等到症状减轻之后再继续,30 min/次,1 次/d;待患者情况允许下,可陪同患者开展爬楼梯锻炼,指导其对自身的呼吸节奏开展控制,同时辅以缩唇呼吸,产生显著呼吸困难症状应做短暂休息之后再继续,15 min/次,1 次/d。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 包括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分,分值范围在0~10 分,得分越高表示痛感越强)[4]、住院时间。
1.4.2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肺功能指标 分别于患者术前和术后3 d选用便携式麦邦M&B 肺功能仪(京械注准2018221093,产品型号:MSA99)测定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包括FEV1、FVC。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对比()
表1 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对比 术前,两组患者的FEV1、FVC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的FEV1、FVC 均高于本组术前,且研究组患者的FEV1、FVC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对比(,L)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对比(,L)
注:与本组术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术后3 d 对比,bP<0.05
3 讨论
目前胸部疾病在临床十分高发,大多患者为避免复发而选择手术根治,临床以肺叶切除手术为主,一般可获取较为理想的远期预后。肺部良性疾病的外科治疗进展也已有八十余年的历史,技术的积累不断趋于成熟[5]。微创理念的提出,使得肺叶切除术逐渐由传统创口过渡至小切口,且术中直视性更好,为手术医师的精细化操作创造更好的条件[6]。但手术仍属于侵入性操作,术后会出现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降低,若护理措施不当,将会显著影响其生活质量[7]。随着护理学领域的不断扩大与发展,自发性气胸胸腔镜术后康复效果逐渐受到临床关注。
近年来,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临床逐渐发现对胸腔镜手术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恢复[8]。方小君等[9]在研究中表示,对40 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早期康复干预,结果显示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效果更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而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FEV1、FVC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的FEV1、FVC 均高于本组术前,且研究组患者的FEV1、FVC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相符,主要由于常规的护理措施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缺乏针对性,无法有效完全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10]。而康复护理可以直接从患者术后早期采用相应的干预护理措施规范护理流程,在患者病情稳定后立即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从患者心理、呼吸系统及肢体等多个方面进行规范化护理,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首先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其次呼吸肌锻炼能缓解呼吸肌的紧张程度,提升呼吸肌疲劳耐受性,而有氧耐力锻炼经四肢联动训练能提升四肢的循环血量,增加肋间肌、腹肌以及膈肌之间的协调性,提升运动耐力,进而降低呼吸时消耗能量[11,12]。
综上所述,实施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自发性气胸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改善其肺部功能,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护理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