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维生素D和血小板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2021-08-30余高平尹小毛简惠雯余南生王治伟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1年16期
关键词:组胺荨麻疹血小板

余高平,尹小毛,简惠雯,余南生,王治伟△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1.检验科;2.皮肤科,广东佛山 528315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是指无明确诱发因素,病程大于6周,临床表现以风团伴瘙痒、血管性水肿或两者兼有为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1]。作为临床常见皮肤病,CSU病因复杂,包括内、外源性因素,涉及慢性隐匿性感染、自身免疫反应、炎症性疾病、物理因素、食物和药物等,其中维生素D缺乏和凝血系统异常是研究的热点,有望成为新的治疗切入点[2]。临床研究发现,抗组胺药难治的CSU患者中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显著升高,提示血小板功能活化可能降低CSU的治疗效果[3]。维生素D[25-(OH)D]作为人体重要的天然免疫调节因子,具有显著的生物学效应,其水平缺乏或不足与血小板指标变化密切相关[4-5],或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因此,本研究拟明确CSU患者25-(OH)D水平与血小板指标的关系,为解释CSU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提供新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5-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皮肤科就诊的CSU患者46例为CSU组,年龄18~52岁,平均(42.6±3.39)岁;病程6个月至8年,平均(4.36±2.72)年。选择同期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本院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纳入标准:符合CSU诊断标准[1]。排除标准:患有急性荨麻疹、物理荨麻疹、荨麻疹血管炎、妊娠、血脂异常、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既往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深静脉血栓形成、脑血管意外、恶性肿瘤、肝肾疾病、炎症性疾病、白癜风、感染及过去3个月内服用抗组胺药物以外的任何药物未在1周前停用的患者。2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方法

1.2.1一般资料收集 采用自制标准问卷收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等,7日荨麻疹活动度评分(UAS7)问卷收集病情评估信息。病情评估及分组采用UAS7评分,以7 d内每天发作的风团数目和瘙痒程度进行统计:风团数目分为无(0 个/24 h)、轻(>0~<20 个/24 h)、中(20~50 个/24 h)、重(>50 个/24 h)4 个等级,分别记为0~3分。瘙痒程度分为无(无瘙痒)、轻(有瘙痒,不明显)、中(明显瘙痒,但尚不影响日常生活或睡眠)、重(严重瘙痒,不能忍受,严重困扰日常生活或睡眠)4 个等级,分别记为0~3分。每日评分记风团与瘙痒总分,范围0~6分,7 d连续最高评分为42分。若周评分<15分为轻度组,15~28分为中度组,>28~42分为重度组。

1.2.2血液标本采集 入组对象按要求空腹并禁食对检测结果可能有影响的食物,于评估当天早上采集外周血液标本。血清:促凝干燥管采集肘静脉血3 mL,4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保存于-20 ℃冰箱待测;抗凝全血: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管采集肘静脉血2 mL,要求无凝固、无溶血,待测。

1.2.3指标检测 采用激光散射和流式细胞计数法检测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容积比(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仪器为深圳Mindray BC-5180CRP,试剂为深圳Mindray原装配套试剂。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仪器为德国Roche Cobas e 411,试剂为德国Roche原装配套试剂。

2 结 果

2.1实验室指标检验结果 CSU组血清25-(OH)D为(21.07±3.10)ng/mL,对照组血清25-(OH)D为(28.31±2.98)ng/mL,CSU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5.967,P<0.001)。CSU组和对照组MPV和PDW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LT和PCT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比较

2.225-(OH)D水平与血小板指标的关系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与MPV、PDW呈显著负相关(r=-0.773、-0.681,均P<0.01),与PLT、PCT无相关性(均P>0.05)。

2.3CSU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25-(OH)D水平及血小板指标的关系 UAS7评分中重度组19例(41.3%),轻度组27例(58.7%),2组患者的25-(OH)D水平、MPV和PD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CSU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25-(OH)D水平及血小板指标的关系

续表2 CSU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25-(OH)D水平及血小板指标的关系

3 讨 论

CSU是一种内源性免疫炎症性疾病,以反复瘙痒和(或)血管水肿为特征。临床表现为效应细胞通过释放炎症介质,引发血管扩张、血浆外渗和炎性细胞向病变部位迁移,形成复杂的炎症环境,从而影响病情的发展、预后和治疗效果。

外周血血小板参数,主要包括PLT、PCT、MPV和PDW。MPV是血小板活化标志物,反映血小板形状改变,是直观反映血小板激活的重要参数,受机体炎症的影响。血小板是公认的炎症细胞,在激活后会释放炎性介质和活性氧,帮助启动和协调炎症,构成宿主防御的关键角色[6-7]。文献报道,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SU患者的血小板氧化应激参数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肽过氧化物酶显著降低,而血小板丙二醛水平升高[8]。同时,炎症标志物白细胞介素6和超敏C反应蛋白均显著升高,并且与血小板氧化应激参数呈正相关,这表明CSU患者体内存在明显的血小板氧化应激和全身性炎性反应。激活后的血小板因含有丰富的可溶性介质和表面分子,是介导内皮细胞和白细胞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可促使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和(或)诱导其他炎症因子的产生,引起风团和皮疹等皮肤反应[9]。研究发现,CSU患者存在血小板活化现象,自体血清试验阳性者表现尤为明显,且MPV与UAS评分呈正相关[10]。这与本研究结果相似,但本研究未进行自体血清试验,反映的是普通个体水平,结论可能存在取样偏差。CSU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指标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与血小板功能测试(如血小板聚集)相比,其具有成本效益高、耗时少、易于执行并消除观察者偏见的特点,更重要的是非组胺依赖炎性反应诱导的血小板功能活化可能导致临床治疗中单纯抗组胺药物疗效不佳,或需考虑加用抗血小板药物以增强疗效。MAGEN等[11]研究发现,抗组胺药物耐药的CSU患者的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和MPV水平高于抗组胺治疗有效的患者,并且自体血清试验阳性率和基线临床严重程度更高。血小板是止血、血栓、免疫和炎症等多种系统的关键成分,CSU患者的炎症状态增强了机体氧化应激,刺激骨髓,引起血小板增殖,导致未成熟的血小板持续从骨髓释放到外周循环系统中,引起血小板指标尤其是MPV和PDW的改变。这表明在CSU患者的病理生理网络中,活化的血小板可能通过激活凝血级联反应对组胺释放效应细胞产生影响,串联起炎症、凝血和组胺释放之间的联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CSU患者25-(OH)D水平为(21.07±3.10)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31±2.98)ng/mL。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25-(OH)D与MPV、PDW呈显著负相关(r=-0.773、-0.681,均P<0.01),与TUCHINDA等[12]及姜林林等[13]研究一致,提示25-(OH)D不足或缺乏可能导致血小板激活,在查找病因和临床治疗中需关注25-(OH)D的影响。既往研究表明,25-(OH)D作为一种活跃的类固醇激素,可通过结合25-(OH)D受体(VDR)影响下游信号通路及核内转录水平,从而对多种效应细胞的功能产生调节效应,抑制其释放活性介质,调节细胞因子水平,从而影响CSU的疾病发展[14]。SILVAGNO等[15]通过免疫电子显微镜分析发现,在血小板的可溶性线粒体中存在VDR,证实血小板活化是钙依赖性事件,可能受VDR的线粒体非基因组活性调节,这为25-(OH)D多效性生物学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发现,25-(OH)D缺乏者单核细胞VDR表达明显下调,且VDR表达与血清25-(OH)D水平呈正相关,且25-(OH)D缺乏者血小板激活标志物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物明显升高[16],这表明25-(OH)D缺乏可能使单核细胞和血小板等免疫细胞处于活化促炎状态,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进一步加剧炎性反应的强度和复杂性。回顾病例研究显示,在28例25-(OH)D水平低于32 ng/mL的荨麻疹和血管水肿患者中,61%的患者对补充25-(OH)D的反应呈阳性,症状完全消失[17]。另有研究显示,对血清25[OH]D<30 μg/L的CSU患者给予维生素D3(每月300 000 IU)补充治疗,1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这些患者的USA评分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均有显著改善[18]。可见,25-(OH)D在治疗方面的潜力是值得期待的。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血小板是CSU发病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MPV、PDW与25-(OH)D呈显著负相关,25-(OH)D不足或缺乏引发的免疫失调可能是血小板激活的关键因素,临床治疗中对无明确病因患者可根据血小板相关指标变化考虑为25-(OH)D缺乏,应积极合理使用25-(OH)D补充剂辅助用药,以便更好地控制病情。

猜你喜欢

组胺荨麻疹血小板
抑制发酵食品组胺含量的研究
儿童医院门诊口服抗组胺药应用情况分析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相关探讨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预防吉西他滨化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评价3种抗组胺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9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42例
Fas FasL 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