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患者MDR-AB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预后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1-08-30许丽霞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1年16期
关键词:鲍曼杆菌耐药

许丽霞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惠州 516001

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主要发生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免疫缺陷或基础疾病严重的患者中,该病菌会引发呼吸系统、血流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多方面多部位感染,严重影响患者治疗及预后,在各临床科室均有发生[1-2]。随着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等应用及侵入性医疗操作广泛展开,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临床最常检出的多重耐药细菌之一,其耐药情况不容乐观;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和泛耐药菌株的增多,容易导致院内交叉感染的暴发[3],且患者发生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血流感染致死率极高,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极大挑战。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经济压力加重对患者家庭造成沉重负担;经过治疗后感染也难以消除,存在肺内长期定植状态,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恢复状态[4-5]。本研究旨在探讨ICU患者MDR-AB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预后状况及危险因素,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相关指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ICU接收诊治的139例MDR-AB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8 d预后状况,将所有患者分为存活组(63例)和死亡组(76例)。纳入标准:(1)MDR-AB定义参考国际专家共识[6],对3类及以上抗菌药物同时耐药;(2)血流感染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7]中的诊断标准;(3)患者及其家属知晓此研究,且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入院后2 d内培养出鲍曼不动杆菌;(2)混合感染;(3)临床资料不完整;(4)中途放弃治疗。

1.2方法 对入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1)收集患者基础信息:性别、年龄、呼吸方式、饮食方式、住院天数、既往病史、手术创伤史、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使用史、质子泵抑制剂使用史等。(2)统计实验室近期细菌培养评分,如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血清清蛋白、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等。(3)统计患者感染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糖肽类、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等。(4)检查统计患者相关既往病史,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肝硬化、恶性肿瘤等。(5)对感染患者进行侵入性治疗操作,如深静脉置管、气管插管、鼻胃管、导尿管等。(6)记录患者感染后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血液透析、死亡时间等。

2 结 果

2.1MDR-AB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139例MDR-AB血流感染患者中女51例,男88例,平均年龄(60.35±6.17)岁,平均住院时间(35.04±3.26)d。基础疾病以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病最为常见。血流感染前,85.61%(119/139)的患者接受过至少1种侵入性操作,88.49%(123/139)的患者接受过抗感染治疗。血流感染时,139例患者均出现发热情况,APACHEⅡ评分平均(21.18±2.35)分,48.92%(68/139)的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28 d病死率为54.68%(76/139)。见表1。

表1 MDR-AB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续表1 MDR-AB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2.2影响MDR-AB血流感染患者预后状况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基础疾病种类、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暴露、APACHEⅡ评分、感染性休克是影响MDR-AB血流感染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影响MDR-AB血流感染患者预后状况的单因素分析

2.3影响MDR-AB血流感染患者预后状况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以患者的预后状况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础疾病≥3种、气管插管、APACHEⅡ评分≥22分、感染性休克是影响MDR-AB血流感染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影响MDR-AB血流感染患者预后状况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鲍曼不动杆菌能够引起各脏器感染,是一种革兰阴性条件致病菌,同时也是院内感染主要机会致病菌[8]。其中ICU是MDR-AB血流感染的高危科室,在对医院各科室进行的MDR-AB检出量排名当中,ICU长期处在第1位。MDR-AB具备较强的抗湿热、抗化学消毒剂、抗紫外线特点,能够在医院环境中长期生存;且MDR-AB广泛分布于人体皮肤、胃肠道、泌尿生殖道当中,患者致病环境较为复杂[9]。ICU收治的多为重症患者,伴有脏器功能不全、长期卧床、抵抗力低下等情况,且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会进一步降低患者免疫力,致使MDR-AB由定植部位发生迁移,出现机体感染症状[10]。

本研究显示,MDR-AB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为年龄大、住院时间长、伴有1种或多种基础疾病、血流感染前接受过至少1种侵入性操作和抗感染治疗、血流感染时出现发热情况、APACHEⅡ评分较高、出现低蛋白血症、28 d病死率较高。原因可能在于患者自身病情危重,在治疗过程中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且长时间行机械通气、深静脉置管等操作,造成患者菌群失调和耐药菌定植,进而导致MDR-AB血流感染;当患者感染后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基础疾病会使患者机体抵抗力进一步下降,导致MDR-AB血流感染的发生[11-12]。

张银维等[13]研究发现,MDR-AB血流感染患者的病死率较高(49.7%),糖皮质激素治疗、APACHEⅡ评分≥22分、感染性休克是MDR-AB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张静等[14]研究发现,合并基础疾病≥3种、气管插管、APACHEⅡ评分高是MDR-AB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中139例MDR-AB血流感染患者的28 d病死率为54.6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础疾病≥3种、气管插管、APACHEⅡ评分≥22分、感染性休克是影响MDR-AB血流感染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张银维等[13]、张静等[14]研究报道的结果较为一致。原因可能在于ICU患者使用高效广谱抗菌药物,造成口咽部、消化道等处定植菌发生改变的同时降低了患者对感染的免疫反应;ICU患者长期卧床,病情危重伴随多种基础疾病,机体免疫力低下,经过手术治疗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致使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患者预后恢复受到严重影响[15-16]。患者进入ICU后,会使用一系列侵入性操作进行治疗,导致患者机体正常免疫屏障被破坏,定植于呼吸道、导管等处的MDR-AB播散,血流感染风险增加,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5-16]。APACHEⅡ评分能够对患者体质进行评价,其得分越高表明患者身体情况越差;患者身体情况差会导致对病原菌抵抗能力降低,当患者需要各种药物维持生命体征时,MDR-AB血流感染概率也随之增加。因此,ICU治疗操作应当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无菌操作并加强消毒管理;明确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做好医务人员宣传教育工作,防止多重耐药不动杆菌的感染和流行;针对卫生工作需着重监管,卫生人员、医疗器械、公共场所需定期定时进行消毒,有效切断传染源,做好感染防控工作,控制外源性感染的交叉传播和暴发流行。

猜你喜欢

鲍曼杆菌耐药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乳杆菌属分类学地位变迁后菌种名称英解汉译检索表(二)
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作用及其产品开发
侧孢短芽孢杆菌A60
2014-2017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ICU内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某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
喜庆的春节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