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回家路
2021-08-30文_王丹
文_王 丹
从没想过,郑州会与任何灾难相连。70年前,爷爷奶奶从南京来到郑州定居,就是觉得中原大地十分太平,用奶奶的话讲,河南是那个“风雨吹不着,粮食不会少”的风水宝地。
所以,我至今都不敢相信,河南会遭受这么严重的灾难。昨天和一位通讯员聊起之前约的稿件已经刊发,他说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半个月前,这几周就像做了一场梦。是啊,我多希望这场灾难是一场梦,可看到手上的疤,才知道这是一场仗。
7月20日,郑州的天比往常黑得都早了一些。16时至17时,郑州降水量达到201.9毫米,郑州气象观测站最大小时降雨量突破中国大陆降雨量历史极值,相当于一个小时内,在这座仅有7446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倒进了100多个西湖。
看到倾盆暴雨毫无停歇的意思,我想到要赶紧回家关窗户,要不雨越下越大,就来不及了。于是我冲出办公室,蹚着齐膝深的“黄泥汤”,往地铁站走去。平时10分钟就能走到一号线农业南路地铁口,那天走起来异常艰难。虽是平路,但水流很急,我侧着身,小心挪步。耳边哗啦啦的雨声、滴滴作响的汽车喇叭、闹哄哄的人声夹杂着树叶树枝噼噼啪啪掉落的声响,让原本就被打雷吓得半死的我更加焦躁不安。我顾不上早已经湿透的裙子,绕过地铁口门前的大坑,踉踉跄跄“游”了半小时,才进地铁站。
“哎呀!砰!”循声望去,前面一位大哥脚下打滑,重重地摔在地铁站入口的台阶上。我和几个同事赶紧把他拉起来,扶到墙边。由于站台路面湿滑,我迫不得已放慢了脚步,拄着伞把,下意识攥紧用塑料袋包住的手机。此时地铁站已人满为患,焦急地等了三趟,我才上车。站到车上的瞬间我突然安心了许多,却不知噩梦才刚刚开始。
地铁行驶过半,看到消息说市内公交停运,我刚放下的心又一次提到了嗓子眼。下地铁还要坐6站公交车才能到我家,要是公交停了,下这么大雨,不管是走路还是骑共享单车都肯定不能通过家门口的涵洞。一筹莫展之际,地铁到站了,我立刻冲出车站,当看到紧闭的公交站台,一阵绝望涌上心头。此时我所在的建设路秦岭路路口积水早已漫过膝盖,而天上像是在开泼水节,雨下得更起劲儿了,伞气喘吁吁地压在我头顶。
“要不拐回去坐地铁五号线去奶奶家凑合一晚,得去买个充电器,保证手机有电,单位有任务能找到我。”想到这儿,我小心避过街上胡乱行驶的车,穿过观望雨势的人群,往最近的商场走去。突然,一股刺鼻的燃气味夹杂着警笛声在附近响起,我一看是燃气抢险车,吓得赶紧倒退几步,小跑进入商场。
真没想过回家能比唐僧取经还难。买完充电器,告知奶奶后,我艰难地折回地铁口。却听站台上躲雨的人说,地铁已经停运。我将信将疑地走到闸机口,确认了这个令人绝望的消息。在秦岭路地铁进站口避雨的人群,有的抱着孩子无助地蹲在地上,有的坐在地上无奈地啃着面包,有的拿着手机紧张地跟家人通话……他们焦躁不安、不知所措,我心中也是五味杂陈。
天越来越暗,雨越下越大,手机仅剩5%的电,我必须尽快回奶奶家。从地铁站到奶奶家,4公里的路我整整走了3个小时。一路上,不知蹚过多少个水流湍急的路口,避开了多少个变压器、路灯、广告牌,被建筑物排水管流下的水柱打了多少次……泥水溅在身上,雨水打在脸上,衣服粘在身上又冷又臭。我什么都顾不上,只管一个劲儿往前走。
当晚九点,我“九死一生”平安到达奶奶家,瘫在床上。没水、没电、没信号,我彻底与外界失联了。雨还在下,积水还在涨,噼里啪啦的雨声和久久不能停息的嘈杂声将周遭的黑暗衬托得更加恐怖。想到刚经过的路口,如腰粗的大树横亘在路中央,横七竖八的车漂浮在水里,陌生人拉着手过“河”,不禁后背阵阵发凉。猛然间,手指的剧痛将我拉回现实,不知什么时候手上多了道口子,我惊魂未定的大脑现在才想起传输疼痛信号。
熬过辗转难眠的一夜,第二天一大早,雨刚停,我就赶紧出去找地方给手机充电。走到一家超市门口,在停车场传达室刚充上电,手机就开始嗡嗡作响,震得我手指发麻,100多条微信、20多个电话,家人、同事、全国各地的朋友都来问情况,连澳大利亚的同学都给我发了语音,从他们的留言中我才知道昨晚地铁五号线有人遇难。由于我的失联,他们甚至还查看了遇难者名单。那一刻,我真不知道应该后怕、庆幸还是感动。
21日上午,大学校友告诉我,她当天要动身来郑州参加救援。毕业8年来,我从没想过和老同学的重逢会是因为一场灾难。当天中午,我回到单位开始工作,没想到,这一干就是两周没回家。妈妈帮我关了家里的窗户,电话里只说了三句话:有吃的吗?能喝水不?活着就行。23日,我从现场采访回来,看着刊发的新闻稿日期,才想起来前一天是我先生的生日,而此时的他已经在嵩山和官渡变电站坚守了96个小时。
10天后,郑州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阶段性成果,我搭乘公交车经过CBD。以前,我最喜欢在这一站看风景,车走在起伏的立交桥上摇摇晃晃犹如在草原骑马,晚风轻轻柔柔就像在诉说情话,夕阳下的“大玉米”灯光璀璨、绚烂夺目。而今,这座城尚未完全恢复生机与活力,四处弥漫的消毒水味把盛夏骄阳淋得透心凉。突然间,校友发来的短信打破了我的思绪:我已完成救援任务,安全返回南昌。此刻,除了谢谢之外,我不知道该对这场战役里的英雄说些什么。
夜幕降临,远方灯火次第亮起,灿若星河。我相信,这世间总有星光开道,即使荆天棘地,也总能化险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