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理论视角下印度产业结构升级路径及对我国的启示 *

2021-08-30罗文宝

南亚研究季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能源消耗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罗文宝 王 彦*

【内容提要】 经济理论和历史经验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应当遵循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顺次演化和递进的一般规律,但印度却是例外,其产业结构直接从第一产业过渡到第三产业,呈现出典型的“跨工业化”特征。自莫迪执政以来,印度经济开始驶入快车道,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开始发力。本文通过构建随机静态优化模型,探讨印度产业结构在经济增长、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多重约束条件下的政策目标和路径选择,旨在为印度以及广大新兴发展中国家推动本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一、引 言

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史表明,在其经济增长和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具体表现为: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向第二、三产业占主导地位的转变,以及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总产值的增长首先依靠第二产业快速增长,随后第二产业增长速度放慢,第二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下降,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总产值增长主要由第三产业带动,最后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即按照“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次序逐渐升级递进的模式演变。大量经济学理论也对上述经验现象予以回应,如威廉·配第-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产业结构理论、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二元结构理论、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的“雁形形态论”、罗斯托的经济发展“六阶段”理论、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理论等,都对产业结构的演进和变迁持有类似的观点。

印度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是一般工业革命模式的一个例外,具有典型的“跨工业化”特征。独立以来,印度经济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20世纪50—80年代末期为第一阶段,印度借鉴苏联发展模式的长处,弥补西方发展模式的短处,实行国有与私有并存的混合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时期,印度产业结构总体演变趋势是第三产业的产值快速增长以至于成为印度第一大产业,虽然第一产业持续下降,但其产值所占比重依然快于第二产业。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现在是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印度打着“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和“全球化”的改革旗号,实施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国有企业效率的新经济政策。这一时期,印度产业结构再次发生重大变化,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重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印度第二大产业,实现了从“三一二”向“三二一”的转变。独立以来印度产业结构演变的总体特征是:第三产业直接成为第一大产业,第一产业缓慢下降最终过渡到第三大产业,第二产业未曾有过第一大产业的发展历程。

当前,印度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制造业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明显加大。然而,印度产业结构是否契合经济快速发展的迫切要求,这直接关系到政府产业决策的质量和成效。因此,本文通过构建随机静态优化模型,探讨印度产业结构在经济增长、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多重约束下的目标和路径优化问题,旨在为印度以及广大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二、文献综述

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产业结构理论考察的核心问题之一。Baumol(1)Baumol W J.,Macroeconomics of Unbalanced Growth:The Anatomy of Urban Crisi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7,57(3),pp.415-426.将经济部门分为制造业和服务业两个部门,认为制造业部门因产业结构变动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服务业部门因劳动力成本上升而降低了劳动生产率。Pender(2)Andersson L F,Lindmark M.,Is Structural Change Speeding up? The case of Sweden,1850-2000,Scandinavian Economic History Review,2008,56(3),pp.192-208.基于28个OECD国家1990年代动态面板数据的研究结论表明,产业结构变动对推动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作用。Pelka(3)Pelka G J. Wachstum und Strukturwandel:Eine Theoretische Analyse der Zusammenhänge,Metropolis-Verlag GmbH,2005.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认为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只有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即经济增长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变迁。从资源禀赋约束视角探讨产业结构演变与资源消耗之间的关系是学者们长期关注的话题。S.Redding和V. Martin(4)Redding S,Vera-Martin M. Factor Endowments and Production in European Regions,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2006,142(1):pp.1-32.认为产业结构同资源禀赋具有高度一致性。T.Soo(5)K T Soo,What does the Eclectic Trade Model Say about the Samuelson Conundrum? Working Papers 578283,Lancaster University Management School,Economics Department,2006.研究表明印度资源禀赋状况同其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Acemoglu和Guerrieri(6)Acemoglu D,Guerrieri V.,Capital Deepening and Nonbalanced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8,116(3),pp.467-498.发现资本积累对产业结构变迁趋势具有促进作用。Che N.X.(7)Che,Natasha Xingyuan,Factor Endowment,Structural Change,and Economic Growth,Munich Personal RePEc Archive (MPRA)Working Paper 22352,University Library of Munich,2010.研究结果显示资源禀赋状况同产业结构演变具有显著同步性。Herman Daley(8)Daly H E.,Toward a Steady-state Economy,Vol.2,San Francisco:W.H. Freeman,1973.认为产业结构优化主要在于发展绿色产业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Lahiri和Ono(9)Lahiri S,Ono Y.,Relative Emission Standard versus Tax under Oligopoly:the Role of Free Entry,Journal of Economics,2007,91(2),pp.107-128.发现征收碳排放税有助于增加企业产出。Cortuk和Singh(10)Cortuk Orcan,Singh Nirvika.,Structural Change and Growth in India,Economics Letters,Elsevier,2011,110(3),pp.178-181.研究表明印度产业结构变动和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显著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Rana Hasan et. al(11)Rana Hasan,Sneha Lamba,Abhijit Sen Gupta,Growth,Structural Change and Poverty Reduction:Evidence from India,ADB South Asia Working Paper Series,2013.认为印度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并没有导致印度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升。Monica Thind和Lakhwinder Singh(12)Monica Thind,Lakhwinder Singh,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Growth across Major Sates of India,Millennial Asia,2018,9(2),pp.162-182.在研究了印度15个邦的产业结构变化同经济增长的关系后认为印度产业结构变化有助于推动其经济增长。上述关于产业结构升级及其同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丰富和完善了产业结构理论,但从经济增长和资源约束视角探讨产业结构演变目标及路径优化问题的相关研究还非常不足。因此,本文采用随机静态优化模型对印度产业结构在经济增长、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多重约束下的目标和路径优化问题进行研究,是为对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边际贡献。

三、政策目标

(一)印度产业结构优化的经济增长目标

维持潜在GDP的前提条件是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不合理将导致生产与消费错位,无法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潜在GDP增长率必须是合理产业结构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率。独立以来,印度经济增长大致经历四个阶段。1951—1979年为第一阶段,全印GDP以年均3.5%的速度缓慢增长,被戏称其为“印度式增长”;1980—1991年为第二阶段,全印GDP年均增长率提升至5.62%;1992—2007年为第三阶段,通过推行新经济政策,印度GDP保持了7%的高速增长;2008年至今为第四阶段,印度成为少有的几个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之一。独立以来,尽管印度经济经历了从低速增长到中高速增长的演变过程,但总的来看,印度经济增长速度比较缓慢,失业率一直偏高,大量经济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实际GDP增长率低于潜在GDP增长率。从这个角度来说,印度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目标可确定为:降低第一产业的比重,提高第二产业的比重,维持第三产业的比重,寻求三次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促进印度经济适度增长。

(二)印度产业结构优化的能源消耗约束目标

产业结构与资源禀赋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依存,不同产业结构对经济资源的需求有所不同,资源禀赋反过来又制约产业结构的变迁。以能源为例,产业结构不同,生产方式不同,能源消耗结构、规模和强度均有所不同。从需求来看,农业为主型经济体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小,工业为主型经济体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大,服务业为主型经济体单位GDP能源消耗量大于农业为主型经济体而小于工业为主型经济体。从供给来看,技术革新和进步将推动能源供给总量和供给结构发生变化。近年来,随着印度经济增长的提速和“印度制造”战略的实施,印度能源消耗急剧攀升。2017年,印度一次性能源消耗量高达754百万吨油当量,占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6%,成为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世界第三大能源消耗国。据BP公司预测,2040年印度一次能源消耗量将增加到1928百万吨油当量,占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11%。可见,未来印度成为全球能源消耗最快的国家将是大概率事件。(13)BP p.l.c.发布的《2019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http:∥cngascn.com/public/uploads/file/20190805/20190805102652_80658.pdf。因此,从能源消耗角度看,印度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目标可确定为:在确保经济适度增长的前提下,适当调整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实现印度能源消耗的最小化。

(三)印度产业结构优化的环境污染约束目标

20世纪60年代,受传统工业发展的影响,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环境意识也开始觉醒。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人们对资源开发和利用以及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有了新的认识。进入本世纪以来,生态环境及其保护问题已超越区域和国界,逐渐成为全球性议题。生态环境、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农业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虽不利于经济快速增长,但其污染强度小;工业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虽有助于经济快速增长,但也加速了环境污染;服务业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制约经济快速增长,同时还无法确定是否产生环境问题。自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印度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并在构建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成立环境保护组织、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些实践使印度在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上取得了巨大成效,多项负向指标低于中国和美国等国家。但印度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的总体形势依然严峻。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表明,印度约 70%人口正在饮用被严重污染的湖泊水和地下水,此外,2014年印度CO2排放量高达22.38377亿吨。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印度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目标可确定为:在维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前提下,适当调整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实现印度环境污染的最小化。

四、研究方法与数据

(一)研究方法

随机静态优化模型是一种最优经济决策的数学分析方法,模型运用的关键之处在于构建目标函数、设置约束条件以及微分求解。本文采用该分析方法对印度产业结构优化路径进行实证分析。

1.目标函数

国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重心和目标,政策目标不同,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将有所不同。通常,政府在进行宏观政策抉择时,主要对经济增长、就业、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等重要宏观变量进行考察。鉴于经济增长与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同步性,因此本文仅从经济增长、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三维度设计印度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函数。(14)原毅军、董琨:“节能减排约束下的中国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第8期,第53-55页。

印度是新兴发展中国家,经济尚处在起飞阶段,经济增长是印度政府在进行产业政策抉择时首要考虑的目标。我们将印度产业结构优化的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各个产业部门总产出优化值同总产出实际值的比例最大,据此构建最优经济增长目标函数为:

(1)

自莫迪政府执政以来,印度工业化步伐加快,经济增长提速,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经济社会发展增加了对能源的需求。印度是能源稀缺型国家,在维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前提条件下,降低能源消耗水平、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依然是社会各界的共识。因此将能源消耗目标设定为能源消耗最优值同能源消耗实际值的比率最小,据此构建最优能源消耗目标函数为:

(2)

印度在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积极响应全球可持续发展倡议,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环境污染主要包括污水排放、大气排放、固体废物排放,将污染物排放目标设定为最优污染物排放数值同实际污染物排放数值的比值最小,据此构建最优污染排放目标函数为:

(3)

2.约束条件

x-Ax≥y1+y2+y3

(4)

(4)式中,y1、y2、y3分别代表最终消费、固定资本形成和净出口的列向量,共同构成最终需求,上式表示印度国民生产总值优化值不小于国民生产总值。(16)杨智峰等:“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的动因分析——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实证研究”,《财经研究》,2014年第9期,第38-49页。

(1-s)eT(x-Ax)≥eTy1

(5)

式(5)中,s代表国内储蓄率,(5)式表示国内消费优化值大于或等于国内实际消费。

(s+sf)eT(x-Ax)≥eTy2

(6)

式(6)中,sf表示印度资本净流入占GDP的比重。(6)式表示由印度国内和国外资本共同形成的固定资本的优化值大于或等于印度固定资本形成实际数。

sfeT(x-Ax)≥eTy3

(7)

式(7)表示国外对印度本国的储蓄优化值大于或等于印度对外净出口贸易的实际值。

eT(x-Ax)≥c1

(8)

式(8)表示印度产业结构优化必须满足的经济增长约束条件,即印度各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优化值不小于可接受的c1。

eT(CTx)≤c2

(9)

式(9)表示印度产业结构优化必须满足的能源消耗约束条件,即印度各产业的能源消耗优化值小于或等于可以接受的最大能源消耗c2。

(10)

本文用CO2排放量代指环境污染污染水平。式(10)中,αg=(αg1,…,αgn)T代表印度各个产业单位产出CO2排放量的列向量,政府批准的CO2排放量最大值G,φ(βg)代表CO2排放的置信水平,假设印度βg∈(0.5,1),(10)式是印度产业结构优化必须满足的污染物排放量的约束条件。

x≥0

(11)

式(11)表示上述每个约束条件还必须满足的非负约束条件。

3.求最优解

本文构建的印度产业结构随机静态优化模型属于多目标规划问题,根据模型中经济变量的性质,拟采用评价函数方法对模型求解。评价函数法就是将多个政策目标转化为一个政策目标进行求解的方法,用数学表达:u(f)=u(f1,f2,…,fm),即把m个目标函数fi(x)化归为u(f)的单目标优化问题进行求解。

首先,将经济增长最大化目标转换成经济增长最小化问题:

(12)

其次,设定式(1)、(2)、(3)三大政策目标函数的相应权数:

(13)

再次,将(13)中的权重分别同(1)、(2)、(3)目标相结合构造评价函数:

u(f)=θ1f(x)+θ2g(x)+θ3φ(x)

(14)

最后,在约束条件下对(14)函数求极值,印度产业结构随机静态优化模型化归为产业结构单目标优化模型,从而可以求出产业结构优化模型的最优解。

min (θ1f(x)+θ2g(x)+θ3φ(x))

(15)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所使用的直接消耗系数是根据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orld Input-Output Database)于2016年11月公布的印度最新投入产出数据表(2014)整理而成。为了使统计年鉴中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物等数据保持口径的一致性,将投入产出表中所有产业部门首先调整为五个部门,进而再调整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大部门。能源消耗系数矩阵根据《印度能源统计年鉴》(2015)相关数据计算得出。

表1 印度2013—2014年度各部门能源消耗量及消耗系数

印度第一产业GDP每1000卢比的能源消耗是9.50千克石油当量;第二产业GDP每1000卢比的能源消耗是17.46千克石油当量;第三产业GDP每1000卢比的能源消耗是2.26千克石油当量。根据三个部门能源消耗系数加权计算印度总的能源消耗系数为:每1000卢比GDP消耗能源7.18千克石油当量。

表2 印度2013—2014年度各产业部门CO2排放量及排放系数

CO2排放系数矩阵是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数据整理而成。印度第一产业部门每10000卢比GDP的CO2排放量是73.58千克,第二产业部门每10000卢比GDP的CO2排放量是1223.81千克,第三产业部门每10000卢比GDP的CO2排放量是108.12千克。根据三次产业部门CO2排放系数加权计算印度总的CO2排放系数为228.86千克/万卢比。

印度产业结构优化模型中的其他参数:印度储蓄率取2000—2017年均值,s=32.77%,国外对印度的储蓄率sf=0.02(17)根据印度对外贸易(包含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总体情况的估计值。,c1,c2,G均为2013—2014年实际值,c1=5909062千万卢比(2013—2014年GDP不变值)、c2=424508千吨石油当量(2013—2014年实际能源消费量)、G=2238377.14千吨(2013—2014实际CO2排放量)。对于随机变量,假设εg服从正态分布,取95%置信度,置信水平φ(βg)为1.96。采用优化软件Lingo17.0进行数值模拟。

五、模拟与分析

(一)情境设计

政府面临的增长、就业、能源消耗和环境治理等宏观经济问题错综复杂,问题之间彼此依存又相互制约,解决此问题的举措往往成为恶化彼问题的动力,这增加了政府应对问题的难度和不确性。以经济增长为首先目标的决策方案可能意味着能源消耗的增长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反过来,降低能源消耗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举措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的限制和约束。如何在保障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又能实现节约资源、减少排放等目标,是政府决策需要权衡和考虑的首要任务。对像印度那样经济尚处于“起飞”阶段的新兴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无疑是政府决策的头等大事,但资源约束瓶颈和生态环境压力也是政府必须考虑的重要决策变量。不同的优先目标导向将产生不同的产业结构优化结果,据此,本文根据印度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能源消耗与CO2排放的具体情况设计出以下四种模拟情境。

(1)最优经济增长情境。该情境认为,印度是新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理所当然是政府应该考虑的头等大事,而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政策目标应该给经济增长目标让路,因此模型中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和CO2排放目标的权重分别为:θ1=1、θ2=0、θ3=0。

(2)最优能源消耗情境。该情境认为,印度是能源并不富足的国家,除了煤炭外,其他能源极其匮乏,产业结构优化应该首先考虑能源约束目标,因此模型中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和CO2排放等三大政策目标的权重分别为:θ1=0、θ2=1、θ3=0。

(3)最优污染物排放情境。该情境认为,虽然印度是新兴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增长固然重要,但历史上大量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先增长、后治理”发展理念的代价可能是灾难性的,宁可让经济增长缓慢一点,也必须保证生态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模型中经济增长、能耗消耗和CO2排放等三大政策目标的权重分别为:θ1=0、θ2=0、θ3=1。

(4)中性情境。该情境认为,促进经济增长、降低能源消耗和控制CO2排放是政府应该同等关注的三大政策目标,任何强调一个目标而忽视另外两个目标的政策决策都不利于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模型中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和CO2排放三大目标的权重分别为:θ1=1/3、θ2=1/3、θ3=1/3。

(二)情境模拟和结果分析

1.情境模拟

表3中给出了印度产业结构多目标优化四种情境假设下的模拟结果,并同印度2013—2014财年相关指标的实际值进行对比,其中,中性情境假设的模拟结果与2013—2014财年相关指标的实际值比较接近。

表3 印度产业结构多目标静态优化模拟结果

表4是根据表3情境模拟结果计算出来的四种不同假定政策目标情境下印度三次产业的产值及其结构演变情况。

表4 印度产业结构优化不同政策目标下三次产业产值结构比较(千万卢比、%)

2.结果分析

(1)最优经济增长情境假设。该情境下,GDP为6076370.53千万卢比,相比2012—2013财年的5565461千万卢比,增长了9.18%,比2013—2014财年的实际增长率6.17%少增长3.01个百分点。从能源消耗来看,该情境下,能源消耗量为477127.76千吨石油当量,比2013—2014财年的实际值多出了52619.76千吨石油当量,这是3.01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需要承受的能源消耗负担。再从CO2消耗情况来看,2013—2014财年CO2实际排放量为2238377.1千吨,最优经济增长目标情境下,CO2排放量达到2679314.97千吨,比2013—2014财年CO2实际排放量多出了440937.87千吨,这是3.01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需要承担的CO2排放负担。再从三次产业的产值和结构演变情况来看,同2013—2014财年的实际值相比,第一产业下降了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了3个百分点;相反,第二产业上升了5个百分点。这种演变趋势表明第二产业是印度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结合前文分析可知,最优经济增长目标(9.18%)的代价也不可小觑,即增加了52619.76千吨石油当量能源消耗和440937.87千吨CO2排放。

(2)最优能源消耗情境假设。该情境下,GDP为5890484.12千万卢比,相比2012—2013财年的5565461千万卢比,仅增长了5.84%%,比2013—2014财年的实际增长率6.17%,少了0.33个百分点。最优能源消耗数量为398694.49千吨石油当量,比2013—2014财年的实际值少消耗25813.86千吨石油当量;这表明虽然经济增长率比实际值降低了0.33个百分点,但能源负担有所缓解。再从CO2排放情况来看,在最优能源消耗情境下,CO2排放量为2111454.29千吨,比2013—2014财年CO2实际排放量少了126922.81千吨,这是牺牲0.33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换取的红利。再从三次产业的产值和结构演变情况来看,同2013—2014财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了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保持不变,相反第三产业上升了3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下降的百分点正是第三产业上升的百分点。数据表明,印度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都是能源强度较高的产业,第一产业能源强度较高的原因可能在于农业灌溉能耗高以及能耗高的采矿业被统计为第一产业。此外数据还显示,在第二产业比重不变的前提下,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3个百分点,经济产出不增反降0.33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印度第三产业的产出效率并没有设想那么高。

(3)最优CO2排放情境假设。该情境下,GDP为5830377.14千万卢比,同2012—2013财年5565461千万卢比的经济产出相比,仅增长了4.76%,比2013—2014财年的实际增长率6.17%少了1.41个百分点。从能源消耗来看,最优CO2排放情境假设下,能源消耗为386803.01千吨石油当量,比2013—2014财年的实际值少了37704.99千吨石油当量,表明减缓1.41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可以减少37704.99千吨石油当量的能源消耗。再从CO2消耗情况来看,2013—2014财年CO2实际排放量为2238377.1千吨,最优CO2排放量为2082231.85千吨,比2013—2014财年少了156145.25千吨,这是牺牲3.01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换取的巨大红利。再从三次产业的产值和结构演变情况来看,同2013—2014财年的实际值相比,第一产业下降了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2个百分点,相反第三产业上升了5个百分点。数据表明:一是在最优CO2排放政策目标情境假定下,尽管第三产业上升了5个百分点,由于产出效率较高的第二产业下降了2个百分点,从而导致总产出下降了1.41个百分点;二是尽管总产出只下降了1.41个百分点,但能源消耗量和CO2排放量均有大幅度下降。

(4)中性情境假设。该情境下,模拟结果与2013—2014年的实际值差距不大。估计GDP为5906067.41千万卢比,同2012—2013财年经济产出总量5565461千万卢相比,增长了6.12%,仅比2013—2014财年的实际增长率6.17%少出了0.05个百分点。从能源消耗情况来看,能源消耗模拟值425127.78千吨石油当量,比2013—2014财年的实际值多出619.78千吨石油当量;再从CO2排放情况来看,中性情境假设下CO2排放量模拟值为2266134.97千吨,比2013—2014财年的实际排放量多出27757.87千吨。进一步观察还发现,在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均大于2013—2014财年实际值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率还低于2013—2014财年实际值0.05个百分点,表明从中性的角度来看,印度现行产业结构具有一定合理性。从三次产业的产值和结构演变来看,同2013—2014财年的实际值相比差距不大,在此不再赘述。但需要强调的是,在第二产业结构不变时,如果第一产业下降1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上升1个百分点,印度经济产出没有增加而是减少,尽管减少的幅度不大,但这再次表明了印度第三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不高。

六、主要结论

第一,通过构建静态和多任务优化模型对印度产业结构优化路径进行模拟,模拟结果分析认为:(1)印度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有着直接关系,不同的产业结构有不同的经济产出效应、能源消耗效应和二氧化碳排放效应。(2)在没有其他约束条件下,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印度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耗、污染排放均有较大提升空间,比如,在不考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制约前提下,印度经济还可以增长得更快一点。其他政策目标取向的情况相同。(3)印度第二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最高,但第二产业的能源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大。虽然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都较低,但第三产业的能源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低,而第一产业不仅投入产出效率低,而且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也较高。(4)政府所做出的任何一种最优决策目标都是有代价的,即在技术水平没有得到显著改善的前提下,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必须以增加能源消耗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为代价。在印度,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具有同步效应,表明二者有较高的相关性,而减少能源消耗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又必须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5)印度当前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一种“虚高”,并没有真正起到促进经济适度增长的作用,根本原因在于:拉高印度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是第三产业而不是第二产业。因此从经济适度增长角度来看,印度产业结构不是“高度不够”,而是“过高”,合理的做法是促进以制造业、建筑业、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第二产业发展。(6)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来看,印度产业结构演变高度还是具有一定合理性,因为这种产业结构的能源消耗强度和污染排放强度相对较小,从这个角度考察,印度产业结构演变高度化又是“实高”。(7)如果保持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基本不变,降低第一产业比重以相应提高第二产业比重,可以降低印度能源消耗量,表明印度第一产业能源消耗强度较高,可能的原因是:一是印度是典型的灌溉农业,能源需求量较大,二是印度把能源消耗强度大的采矿业划分为第一产业。

七、对中国的启示

当前,由于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发生了深刻变化,产生了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我国经济在经历几十年高速发展之后开始进入新常态,即从高速增长开始向高质量增长过渡。如何从根本上升级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问题。通过前文对印度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的研究和分析,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如下有益于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转换经济发展方式以及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启示。

第一,产业结构的形成和演变是政府与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

纵观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结构的演变历程,不难发现正是市场和政府的共同作用,中国产业结构才出现从第一产业主导、逐渐过渡第二产业主导、以及今天已开始向第三产业主导过渡的演变态势。因此,以资源禀赋为基础,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既要充挥市场机制在产业结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又要发挥好政府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过程的引导作用。(18)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10页。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特别是在产业结构处在“低端锁定”背景下,(19)郭进、徐盈之、顾紫荆:“我国产业发展的低端锁定困境与破解路径——基于矫正城镇化扭曲视角的实证分析”,《财经研究》,2018年第44卷第6期,第64-76页。为了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要发挥好政府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中的主导功能,实现政府与市场作用协调配合、共同发力,保障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平稳推进。

第二,遵循一、二、三顺次递进的高级化是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大量产业结构演进的相关理论和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变的经验事实均表明,一国产业结构演进通常要遵循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依次递进的演变顺序,即从“一二三”到“二一三”、再到“二三一”、最后向“三二一”的过渡的演变历程。从本文的研究结论来看,印度产业结构在政府主导和调控作用下并没有经历由第二产业主导的产业结构演变时期,而是从上个世纪80—90年代之前第一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直接过渡了这之后由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格局。印度这种“跨工业化”产业结构演变路径或发展模式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印度服务业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直接从高端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并不服务于自身的农业和制造业,这就造成了三产业间的融合发展、衔接转化不顺畅,并进而导致服务业发展的基础不牢固。这些问题正是印度经济长期处于低速增长,无法实现潜在经济增长或适度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当前中国经济开始逐渐从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向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过渡,与此同时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慢下来,即经济进入新常态,这是产业结构演进普遍规律作用下的正常现象。

第三,可持续发展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理念

印度产业结构演变历程告诉我们,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主导的产业结构虽然无法实现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时经济高增长目标,但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较小。换句话说,如果印度产业结构演变遵循了“一二三”的演进顺序,其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要大得多,这对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人口大国来说,资源严重短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是大概率事件。正是因为印度产业结构演进经历了“跨工业化”发展模式,才有印度人均资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低于中国的情形出现。一旦印度回补工业化过程,在没有技术进步和创新驱动的条件下,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将陡然增大。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开始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过渡,能耗强度和排污强度较大的第二产业逐渐退居次要地位,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理念,推进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构建低碳、集约、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制造体系成为今后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第四,推动产业动态转化、促进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印度产业结构演变的高级化,虽然带给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较中国小,但由于跨越了工业化,缺少工业化对印度社会经济的深度塑造。我们从产业间的关系来看,这种经济结构演进的弊端主要在于,一方面使印度的传统农业没有得到现代化改造,第一产业始终处于落后状态,印度农村至今无法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另一方面印度无法建立起以现代发达工业体系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落后。因此,合理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应该是农业、工业、服务业三次产业相互协调、相互融合、相互衔接的高度化过程,片面强调和突显第二产业、或者第三产业,或者产业内部某一行业的重要性,刻意打破产业间或行业间应有的平衡关系,都可能导致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失调,有时甚至酿成灾难性后果。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既定目标,但是,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不应该只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和方向。还应一要加大现代科学技术和创新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力度,发展现代高科技农业,坚持以现代农业发展为着力点,引导和推动更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接二连三”,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旺盛活力。二要加强采用科学技术和创新对传统工业的改造,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高端制造业是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以后工业发展的主要形态,也是当今西方国家控制全球分工体系的战略制高点,促进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就是向关键、高精尖的技术迈进,彻底走出低端“技术锁定陷阱”,(20)武力:《新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研究(1949—2016)》,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16页。向“微笑曲线”两端迈进,全面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和供应链上的层次和水平,使中国从“中国制造”大国转为“世界制造”强国,这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的主要任务。三要大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包括现代消费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发展。现代服务业实际上是以高端制造业为基础,将高新技术成果应用于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服务全过程,实现工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二者相辅相承,高端制造业引领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比如研发设计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数字经济服务等,通过市场机制和创新驱动,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大力发展又会反过来促进高端制造的发展。总之,实现农业、工业、服务业协同发展,以及高端制造业同现代服务业特别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路径。

第五,树立绿色产业结构发展理念筑牢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屏障

印度产业结构演变历程告诉我们,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主导的产业结构虽然无法实现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时经济高增长目标,但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较小。我国工业化进程走过“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低产出”的粗放发展之路,也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对能源消耗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017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是1978年的7.86倍,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石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变化不大,天然气和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呈现上升趋势。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开始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过渡,能耗强度和排污强度较大的第二产业逐渐退居次要地位,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因此以绿色为主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便成为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理念,工业绿色化发展是对以往工业文明建设过程中对资源过度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的必要矫正,是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我国必须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之路,推进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构建低碳、集约、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制造体系成为今后工业体系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猜你喜欢

能源消耗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湖南省地方标准《日用玻璃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及计算方法》的编制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在长江经济带战略背景下安徽省沿江城市带第二产业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
车辆动力系统能源消耗的VTool计算方法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7%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