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内舞台和观众厅空调系统设计分析
2021-08-29杨绍阳訾洁田野
杨绍阳 訾洁 田野
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0 引言
本工程为市民演艺中心,剧场满场座位916 个,其中池座746 座,二层楼座170 座,属于以戏曲、会议、文艺演出为主的多功能厅堂。观众厅有效容积约6500 m3,相应的每座容积为8.4 m3/座。剧场舞台开口尺寸:20 m×7 m,舞台包括主舞台、侧舞台、后台。台唇呈圆弧形伸出台口线外。音控室、灯控室设于池座后墙的中部。
1 负荷计算
如图1 所示,观众厅和剧场部分外围护结构较少,主要负荷为人员、新风、灯光、设备这四个部分。
图1 剧场建筑平面图
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可确定人员、新风等条件,观众厅人员密度PF(人/m2)>1.0,估每人最小新风量取11 m3/h,舞台部分人员密度PF(人/m2)≤0.4,每人最小新风量取40 m3/h。但剧场部分有大量的灯光设备,会带来强烈的辐射和对流热,具体灯光负荷计算可参考以下两种方式:
1)根据《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9.3.5 章节,白炽灯和荧光灯的散热量Q(kW)分别按式(1)、(2)计算:
式中:N 为灯具安装功率,kW;n1同时使用系数,视不同场所使用情况而定;n2为镇流器散热系数,镇流器装在室内时取1.2,装在吊顶内时取1.0;n3为安装系数,明装时为1.0,暗装且灯罩上部有小孔,利用自然通风散热于顶棚内时,取0.5~0.6,暗装而罩上无孔时,视顶棚内通风情况取0.6~0.8。
或根据《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20.8 章节要求[1]:照明设备散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应根据灯具的种类和安装情况分别计算。
2)根据《中小型剧场舞台灯光设计》06D704-2;3.2.1 章节提供的观众容量选取剧场规模:
中、小型剧场建筑规模按观众容量分为:801~1200 座、300~800 座。
再根据3.3 章节选取灯光散热量:
①中、小剧场舞台灯光的用电量约为180~240 kW。根据各剧场的实际情况而定(此数值可供前期设计参考)。
②中、小剧场灯光散热量约为120~168 kW(可作为提供给空调专业的参考值)[2]。
本工程观众厅916 座,属于中型剧场,冷负荷指标为318 W/m2,其中人体负荷占比为40%,新风负荷占比40%,照明负荷占比15%,围护结构负荷占比5%。
舞台冷负荷指标为408 W/m2,其中人体负荷占比17%,新风负荷占比14%,照明设备负荷占比65%,围护结构负荷占比4%。
2 空调形式
2.1 观众厅
从卫生和减少冷负荷考虑,可采用均匀的下送风方式(座椅送风等)。自下而上送风,对室内空气进行置换,经处理进入室内的空气,先经过人体后向上排出,带走灯光与上部热量,但由于下部送风温差不宜太大,此外脚部和头部之间的温差必须小于3 ℃,故送风量不能减少[3]。
观众厅空调形式采用座椅送风。为减小送风温差,采用二次回风系统。送风温差取5 ℃。图2 为观众厅二次回风焓湿图。
图2 观众厅二次回风焓湿图
经计算,新风量:10109 m3/h,一次回风量:22724 m3/h,二次回风量:22326 m3/h,总送风量:55159 m3/h。
本工程送风温度为20 ℃,送风温差5 ℃,每个座位的送风量约为65 m3/H。此时应注意出风气流和噪声,经处理后的空气以约低于0.2 m/s 的风速从风口送出,以避免吹风感。
2.2 舞台
舞台分为主舞台和侧舞台,主舞台部分宜采用喷口侧送风,侧舞台部分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上送旋流风口或侧送百叶。
舞台部分高20 m,应按高大建筑物分层空调设计,根据《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22.6.2 章节,夏季分层空调冷负荷计算可采用经验系数法,即对分层空调建筑物按全室空调进行冷负荷计算,然后乘以经验系数a。a=空调区分层空调冷负荷/全室空调冷负荷,常由特定性质的高大建筑物经实测与计算得出,通常a=0.5~0.85。当缺乏数据时,可取a=0.7。
则,取70%室内冷负荷为空调区冷负荷,根据焓湿图(图3):
图3 舞台一次回风焓湿图
经计算得:新风量为7277 m3/h,一次回风量为41236 m3/h,总送风量为48513 m3/h。
观众厅和舞台的送排风口布置及气流组织如图4所示。
图4 观众厅和舞台的送排风口布置及气流组织
观众厅座椅送风土建静压箱内宜设保温层,一是防止结露,二是提高送风空气质量。土建静压箱宜考虑安装检修空间,净空高度最小处0.7~1 m 为宜[4]。
3 非空调区域通风量的确定
3.1 排风量计算
根据《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P1732,按照要求排除的非空调区余热量,计算通风量:
主要问题在于如何选择△tp。首先根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附录A 查济南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tw=30.9 ℃。
排风温度tp在《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中无明确计算方法。仅在公式后有以下说明:
非空调区换气次数不宜大于3 次/h。有条件时可以充分利用空调系统多余的低温排风量(包括建筑的其他空调系统)来排除上部空间热量,此时通风量可适当减少。
如图5 所示,本工程喷口送风高度为12 m,则空调区高度为12 m,非空调区高度为8 m。如按3 次换气次数计算,排风量为13000 m3/h。则反算△tp=12 ℃。即tp=tw+△tp=42.9 ℃。
图5 分层空调示意图
如根据温度梯度,来确定排风温度tp,参考《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9.1.2 章节,空调区的温度梯度较小,宜取0.5 ℃,则工作区温度为25 ℃,工作区高度为2 m,空调区与非空调区界面处温度为:25+0.5×(12-2)=30 ℃;非空调区温度梯度,宜取1.5 ℃,非空调区排风温度为:30+1.5×8=42 ℃。与上述3 次换气次数计算所得送风量相差较小。
但个人认为3 次换气次数较小,舞台上方左右两侧均有机械控制室,有相应人员在此操作,温度不宜太高,采用5 次换气,计算得到L=21500 m3/h,△tp=7.5 ℃,tp=38.3 ℃。较为合适。
总结,△tp宜为8~12 ℃,换气次数宜为3~5 次。
3.2 补风量计算
根据《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P1724,分层空调气流组织形式一般有两种[1]:
第一种空调区采用空调机组或集中系统送风,下部100%回风,非空调区上部散热量较大时,由高侧窗自然进风,屋顶机械排风,以排除上部热量,冬季屋顶排风机停止运行。此做法优点是:上部非空调区的排风,不需要利用空调排风的冷量。气流没有交叉。缺点是:如室内散逸有害气体与烟尘,容易使工作区污染上部进风量较大如采用屋顶排风器,数量多、投资大、密封差。
第二种空调区采用集中空调系统送风,下部80%回风,非空调区采用高侧窗自然进风并辅以20%空调排风进入非空调区,屋顶机械排风,以排除上部热量。此做法优点是:气流组织形式简单,设备费用较便宜。充分利用空调排风冷量排除上部热量。有害气体、烟尘向上排走,减少对工作区污染。缺点是:冬季会加大温度梯度,耗热量增加,气流交叉。
如上所述:当采用形式一时,下部100%回风,上部排风按100%补风。当采用形式二时,15%冷风上升至非空调区排除上部热量,5%的风量形成室内正压,下部80%回风。
本工程空调系统与形式2 类似,观众厅81%回风,剧场85%回风。
另舞台和观众厅的气流组织应整体考虑,舞台部分由于各种表演所需要的效果,空气舒适度和空气质量均低于观众厅部分,且由于在表演时舞台温度较高,剧场空间的气流组织应由观众厅向舞台流动,即观众厅的正压值应略高于舞台部分[5],如图6。
图6 舞台和观众厅之间的空气流向
所以舞台上部非空调区补风量应略小于排风量,使舞台部分的正压值略低于观众厅。
具体风量可先按照观众厅的正压值计算所需要的风量L1,再用观众厅未回风的风量L2减去正压风量L1,剩余的风量L3可以由观众厅流动向舞台。舞台部分正压所需风量为L4,舞台未回风的风量L5减去正压风量L4,剩余的风量6 可通过舞台上方非空调区排风机排出;则舞台非空调区补风量为:排风机排风量L-观众厅多余风量L3-舞台多余风量L6。
注:根据某商场风量统计,如使空调区域产生5 Pa 正压,需空调区域0.7 次换气的风量。可做参考。
4 其他
1)舞台和剧场等大空间采用全空气系统时,应在过渡季时充分利用新风作为自然冷源,降低空调能耗,同时应在屋面上设过渡季排风风机,排风量应根据新风量进行计算,并可进行调节。剧场各类电气附属房间,如:声控室、灯控室、电视台转播室等,均设置分体空调。
2)剧场对噪声控制的要求较高,为达到规范所规定的噪声要求,在设计中采取了如下几个措施:
①空调机房内部降噪处理构造,采用墙体、顶棚处理后直接喷涂30 mm 厚硬质覆面无机纤维吸声材料,或采用穿孔硅钙板内填离心玻璃棉,外包密实玻璃丝布构造做法。空调机房内部空调机组进行减振处理:空调减振基础可采用100 mm 厚弹性聚乙烯交联减振垫层,上铺120 mm 厚钢筋混凝土板作为减振基础取代建筑预留的空调基础(或空调机组厂家配套高效的弹簧、橡胶减震器,有效的降低机组振动对楼地面的影响)。
②严格控制风管的风速,主风管风速控制在6 m/s 左右,支风管的风速控制在3.5 m/s 左右。在消声器的设计中宜采用两级消声,空调机组的送风管出口处设置一级消声,用以降低风机的空气动力噪声,消声器的形式为消声静压箱/消声器。在空调机房分隔墙外的送回风管上设置二级消声器,用以控制固体噪声以及风阀的再生噪声。由于通风空调中所用风机的噪声频率在200~800 Hz,主要噪声处于低频范围内,应采用抗性消声器,如:扩张式、共振式、微穿孔板式、消声静压箱[6]。
3)舞台排烟根据《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 57-2016 中8.4 防排烟章节,当舞台台塔高度小于12 m 时,可采用自然排烟措施,且排烟窗的净面积不应小子主舞台地面面积的5%。排烟窗应避免因锈蚀或冰冻而无法开启。在设置自动开启装置的同时,应设置于动开启装置。当舞台台塔高度等于或大于12 m时,应设机械排烟装置。其中并没有具体讲排烟量的算法,可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2017 进行设计。
5 总结
1)剧场内观众厅区域负荷明显以人员和新风负荷为主,因此观众厅空调应以人员数量为基准调控系统更为合理,舞台区域则明显以灯光、设备散热负荷为主,负荷更趋于稳定。
2)剧场内观众厅采用座椅送风形式,二次回风系统可在满足舒适性的同时减少空调能耗,舞台区域灯光设备散热集中在舞台上部,则采用分层空调形式更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