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1-08-29宋小齐

运输经理世界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列车铁路管理工作

文/宋小齐

1 前言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是铁路交通线路正常运行的基础,而铁路运输路线是铁路系统的主动脉,其运行安全与否对各种物资运输安全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铁路安全管理等同于人体免疫系统,其具有风险防范的作用。但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各种漏洞相对较多,只有合理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保证管理质量。

2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铁路运输管理体制问题。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铁路运输组织结构形式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开展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实际各种工作开展情况分析来看,虽然国内已经建成了比较完善的铁路运输管理体系,但由于各个地区铁路运输要求相差比较大,管理质量还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因此各种安全事故还相对比较多[1]。

铁路相关人员的素质问题。在我国铁路运输系统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相关人员的工作素质相对较低,这对铁路运输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性带来负面影响。在高等教育不断普及的今天,越来越多高学历人才进入铁路系统当中,这些人员的知识储备比较丰富,但实际工作经验相对欠缺,对于交通运输中各种突发状态,不能做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也降低了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效果。

列车晚点率问题。在铁路运输管理过程中,精准掌握列车运行时间对各种工作开展的效果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但从实际铁路运输情况来看,列车晚点率相对较高。很多列车都有特定的路线和时间要求,如果列车晚点现象比较严重,就可能产生严重的列车运行安全隐患,因此列车晚点问题不容忽视。

铁路设备设施故障问题。在铁路运输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大量的设施,因此其能否正常运行和使用,会对铁路运输安全构成直接影响。通过分析铁路设备的使用情况,很多铁路列车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都存在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在出现故障之后,往往不能得到有效解决,进而对列车运行的安全性造成了非常直接的影响。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相关人员需要对该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时采取有效的规避措施,以此保证铁路交通运输的秩序[2]。

安全管理理念相对比较陈旧。在铁路管理部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大多时候还是恪守成规地完成管理工作,缺乏主动意识和创新精神。如果管理规范不能得到有效的革新,就会产生更多安全问题,后期追责难度也就会相对比较高。此外,随着列车车型数量的不断增加,如果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往往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

3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完善铁路内部管理机制。为了保证对铁路运输系统的管理效果,管理人员应该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将管理工作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保证铁路运输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认真做好铁路内部管理机制的优化工作。另外,在这个过程中,应还该做好列车检票方式的优化、进站安全手段的革新、紧急安全事故的防范等工作,加强各种铁路运输管理工作中彼此协调的能力,进而满足不同时期铁路系统管理的基本要求。在开展铁路货运管理的过程中,各种规章制度是非常必要的。根据铁路货运的基本要求制定各种规章制度,采取合理的工作责任机制,使相关人员能够严格按照工作规范要求开展工作。此外,在铁路运输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大相关科技的投入,采用高科技铁路技术装备,对不符合安全使用要求的设备要及时调整;另外,对各种列车安全运行监管装置也应该及时升级,加强做好铁路运输设备的维护工作,运用高科技手段替代落后的人工操作方式,切实提升运输效率,构建更加完善的安全信息管理系统,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性,避免货物运输安全性遭到威胁。

完善铁路运输安全法规。各种铁路交通运输法律法规是开展铁路运输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不断完善各种法律条文,才能为相关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一个比较好的基础。另外,各地铁路企业、各级政府和广大社会群众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都应该负起相应的责任。

改进铁路设备设施技术。在开展铁路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各种相关技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各种专业设备升级换代速度非常快,尤其是铁路运输设备方面的表现更为突出。为了进一步提升铁路货物运输的安全性,工作人员需要认真做好相关设备的革新工作,根据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开展要求,合理设计进站认证系统、行李安全监测系统、站内消防系统、检票系统、站台安全管理系统等,以此保证站内的整体安全。

做好安全责任考核工作。建立科学的考核体制对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效果是非常必要的。铁路运输各个流程的关系非常紧密,一旦其中部分岗位人员的能力与素养不足,就会对各项业务流程的推进造成非常直接的影响。为了落实交通运输管理责任,应合理分配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建立针对性的安全监管机构;为了保证对安全管理人员的考核效果,应制定更加科学的考核标准,采用定量考核机制,并设立专门的考核部门,同时合理分配岗位人员的工作内容和责任;为了保证考核结果的执行效果,应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的工资挂钩,对于考核成绩优良的人员,及时进行奖励,建立良好的奖惩体制[3]。

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在开展铁路运输系统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各种安全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其直接关系到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成果。由于不同人员的诉求差别较大,为了将这项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可以调查清楚不同员工的需求,然后根据需求激励员工。这些激励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名誉奖励,给予那些工作成绩突出的员工各种先进荣誉称号;物质奖励,通常采用奖金的形式进行;此外,还可以采用假期学习等奖励形式。通过合理应用这些奖励形式,可以进一步提升员工的工作素养。

4 认真做好铁路运输货场作业安全管理工作

认真做好关键环节的控制工作,落实相关人员的职责。在重要作业位置,应派专门岗位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如果在作业过程中,出现了恶劣的自然天气,需及时开展应对工作,避免恶劣天气对作业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有效消除各种作业安全隐患,应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工作,至少每周开展一次,以此保证关键时间、关键位置的作业有序进行。

认真做好设备的整治工作。设备的安全运行对后场作业的安全性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在货场安全管理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认真做好大中型装卸机械关键部位的整治工作,对作业安全影响比较大的位置应重点进行监护,最大程度保证作业的安全性。对于各种老旧设备,应及时进行报废处理;对于那些工作强度比较大的作业区,可以优先装备一些先进的设备,进一步提升货场作业效率;对于那些高耗能的设备,应及时进行报废处理,并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可行的机械配置方案。

依靠科技力量来保证作业的安全性。装卸机械是货场作业的重要工具,其科技含量对作业效果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在卸车作业过程中,人工爬上车皮将被卸车辆大、中、小门全部打开后进行车门固定,如遇大风、雨雪天气就会增加人工劳动的强度和危险性。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对货场进行实地测量、绘制图纸、制作车厢内爬梯,方便作业人员使用,且安全性能可靠,能够较好地满足货场作业人员安全使用要求,彻底解决这一安全隐患。

认真做好设备的保养工作。设备维修保养工作在货场作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其对装卸效率、效益和安全生产也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首先要做好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不断提升他们的业务素质,定期开展各种技术培训会,邀请经验丰富人员进行技术讲解,提升他们的综合技能。此外,在作业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和员工还应该尽可能达成共识,加强技术保养制度化建设,明确维修人员和包车组人员的责任,真正做到奖罚分明。在作业淡季,应及时开展机械保养工作,加注机械润滑油,消除机械运行的各种安全隐患,降低机械作业成本;对于作业中经常出现故障的设备,应及时淘汰。

5 结语

由于当前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仍存在着管理体制、相关人员的素质、列车晚点率、设备设施故障以及安全管理理念相对较为陈旧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针对以上问题完善铁路内部管理机制和铁路运输安全法规,改善铁路设备设施技术,同时还要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并认真做好安全责任考核工作以及管理工作,从而充分保证铁路运输系统的安全运行效果。

猜你喜欢

列车铁路管理工作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
城际列车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关爱向列车下延伸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一路欢声一路歌 中老铁路看点多
穿越时空的列车
温馨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