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真发生的策略研究
2021-08-29甘庆军
甘庆军
摘 要:构建真学课堂,让学习真发生是教师重点关注的课题,笔者通过亲身教学、课例聆听,对课堂学习真发生进行了学习调查,思考得出浅显的结论:教师可以通过加工教材知识,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堂生成,设置核心问题,建立体系框架等策略,让学生亲历学习历程,让课堂学习真发生。
关键词:亲历;学习历程;课堂学习;真发生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2-0081-02
引 言
古诗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亲身经历,方得其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的活动过程。学生在亲历学习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习在课堂真发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自己“教”和学生的“学”结合起来,真正地让学生参与进来,使学生亲身经历,使学习真实发生。那么怎样判断学生课堂学习真的发生了?怎样知道学生亲历了学习历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来判断: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关注学习的过程,经历知识演变的历程,通过操作、交流等达到对知识的理解与收获,而不只是走形式、走过场。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有了如下思考。
一、加工教材知识,为学习真发生撒下种子
教材的编排是科学严谨的,是面向大众的,每个例题都是编者精心设计的,对学生的学习固然是有助益的。但有时教师适当地改编例题,或许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变教材为“学材”,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材料,使课堂学习有机会真的发生。
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中“角的度量”一课,教材呈现的内容如下图(见图1、图2)。
在教授这一内容时,笔者没有设计三角尺量角的环节,而是直接进入认识量角器的环节。因为四年级的学生对量角器并不陌生,且都知道它是量角的工具。在教学度量长度、面积之前,学生已经认识到了因为没有统一的度量工具而带来的不便,這有助于教师顺利引入新的度量工具、度量单位等,所以这一环节教师可以一带而过。在课堂上,华应龙老师通过让学生在纸量角器上找角的这一环节,突破这节课的难点——掌握量角的方法。其实,用量角器量角,就是将未知度数的角与已知度数的量角器上的角进行重合,进而得到未知角的度数。华应龙老师对教材的这一改动,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传递了量角的本质。
二、提供合理情境,为学习真发生配制土壤
学生在学习新知之前,未必是一无所知的,有的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有的学生一知半解,也有少部分学生完全不了解。此时,教师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将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情境的设置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使其超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个发展阶段的水平[1]。
例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中“认识平均分”一课,教师出示情境图一只小猴摘了6个桃,提问学生:“你能把这些桃分成几堆?”随后,学生利用手中的6个圆片动手操作。正因为教师的问题是“分成几堆”,而不是教材中的“分成两堆”,所以学生一共给出了10种不同的分法,有几种分法是学生在总结交流中得出的。这样的教学设计看似把课本内容复杂化了,其实是符合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的。“分6个圆片”,这是学生在学前就可能掌握的技能,若仅仅停留在分两堆,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显得过于简单了,而创设“分成几堆”这样的情境,可以有效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挖掘和发挥其潜能,使学生积极发散思维,在情境中学习。
三、利用学生生成,让学习真发生向下生根
教学设计、备课、预设,都是教师的行为,是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或者是在多年教学经验的支撑下所撰写出来的。可是,即使经验丰富的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而且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是教师不可控的,所以教师并不能预设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所有情况。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的课堂生成便成了开展教学活动的独特资源。教师将学生的课堂生成转化成教学资源,并加以利用是让学生的学习真发生的环节之一。
例如,在教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一节时,教师让学生思考例题中“以后的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这个条件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画一画、写一写等方式进行表达。不同的学生采用的表达方式也不相同(见图3),有画线段图的,也有直接用算式计算的,如30+5=35,35+5=40;5+5=10,30+10=40,同样用算式来表示,但是所呈现的思维程度是不同的。针对提出的第二种算法,教师可以结合线段图,进行更加详细而清楚的讲解,使学生理解得更加透彻。学生在两种方法的对比中,理解了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同时,教师借助画图解释了算式,在教学中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诠释了利用学生的课堂生成让学习真发生。
四、设置核心问题,使学习真发生向上生长
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这一引导作用体现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提出适当的问题上。问题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但教师如果只是问一些简单的是非问题,就不能引导学生产生积极思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的学习真发生并向上生长。仍以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中的“认识平均分”一节教学为例,学生在教师问题的指引下,列出了6个圆片的10种分法,接下来,教师提问:“仔细观察这些分法,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通过设计这样的问题,引出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分类的标准,其实就是平均分的核心——“每份分得同样的”。这个问题的提出,揭示了平均分的本质,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成果获得新的成果。
又如,教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中“认识平行四边形”一节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设置了三个问题:(1)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2)什么是平行四边形?(3)平行四边形的高与三角形的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整节课就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角度来看,这三个问题正是核心所在。学生在自主研学、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在核心问题的引领下,真正进入对平行四边形的学习中[2]。
五、构建体系框架,让学习真发生枝繁叶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把每堂课的教学内容置于整体知识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联系,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整体性。
教师要学会分析教材前后的联系,对教材有整体的理解与把握,对知识点形成体系框架,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的学习真发生。
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是可以从三角形迁移而来的,故而三角形的内容在教材中所占的篇幅较多。比如,三角形高的定义,要抓住其本质是垂直于对边,平行四边形、梯形亦是如此。教师可以着重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形边、角的特征,以及特殊三角形的特点,当学生的学习真发生后,在后续的平行四边形、梯形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究和总结,让他们用所学的知识进行验证和学习。
结 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让课堂学习真发生,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亲历学习和探究的过程,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引导其关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点链接和变化,然后让他们通过操作、交流、讨论等来真正理解与掌握知识,进而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华应龙.我就是数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甘庆军(1976.5—),男,江苏南京人,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