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理技法”交融:例谈综合实践项目化教学策略

2021-08-29王斌

求知导刊 2021年32期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化学习教学策略

摘 要:受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存在许多的现实难题,例如,教学内容单薄、只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和方法,对情感态度目标的落实不够理想。由此,笔者提出项目化教学策略,以期在教学实践中解决以上问题,进而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2-0069-02

引 言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综合实践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由地方统筹管理和指导,而具体内容以学校开发为主。就小学阶段而言,综合实践课程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课程。《纲要》阐明了这一课程的独特性——国家课程、地方开发、校本实施。然而,也正是这种独特性,导致综合实践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

一、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缺少统一的教材

综合实践课程教材应以地方开发和编写为主,要求编者对课程有较高的理解水平。这就使得教材开发成为一项艰难、全面且浩大的系统工程。综合实践教材的开发有较大难度,能普遍适用于整个区域的综合实践教材开发更难,这也就造成了综合实践课程一直缺乏相对统一的普适性教材。

(二)缺少专任的教师

没有统一的教材,课程教学只能依靠教师来实现。但是,被要求全能的综合实践教师大多数由其他学科教师来兼任,这就很容易造成以下两大问题。第一,综合实践课堂上体现出多种样态的学科味;第二,教学方式单一,缺乏课程自主、開放的特性,且在实践性、整合性和连(延续)续性等方面的需求往往无法满足。

(三)缺少系统的教学

综合实践课程不应局限于课堂,应拓展到课外,兼任教师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很容易造成相应的学习和活动随着下课的铃声戛然而止,实践活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无法得到保障。

基于对综合实践课程存在以上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寻找相关的改进方法,笔者尝试在综合实践课程的分支——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中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的改进与探索,并积累了些许实践经验。

二、项目化教学的含义

项目化教学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是师生共同完成一个项目任务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主要流程为提出任务—制订计划—活动实施—检查评估—实践应用,多用于团队合作进行技术性研究的课程教学方面。

与传统教学的不同点在于,项目化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任务由教师提出,经学生讨论而定;计划、活动、评价及应用等环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参与者和指导者。这种教学方式具有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等特点[1]。而这些特点正是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活动的应有原则。

三、“情理技法”交融

如何更好地在综合实践课程教学中实施项目化教学?笔者结合六年级研究性学习“天生我才必有用”一课的教学,围绕“情、理、技、法”四个元素展开具体分析和阐述。这是一节模拟人才市场的综合性活动课,主要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组建合作团队,并明确职责、协同合作。具体教学活动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一)“情”元素——任务的提出

【教学环节1】

问题1:《西游记》的取经团队,如果都是唐僧或其中一类人,取经会成功吗?为什么?

教师总结:人各有才,团队任务必须由不同能力的人协作完成,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这叫优势互补。我们的研究性学习团队也是一样。

问题2:组建一个研究团队需要哪些职位?根据各个职位的任务要求,你觉得具有怎样优势的人适合各个职位?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提出研究任务——组建团队。这个任务是通过师生共同分析《西游记》取经团队的人员构成,引导学生了解并逐步清晰团队的结构特点。问题1的分析与阐述,在引导学生了解团队结构要素的同时,已经悄无声息地渗透了价值观教育——正确看待自己。教师在总结中强调,每个人都有优(缺)点,一个优秀的团队需要队员发挥各自特长,实现优势互补。这样的总结可以促使性格高傲的学生反思自我,也能使平时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得到鼓励。

这一环节的教学为下一步教学——提出研究任务奠定基础。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高难度任务的完成需要团队合作,个人的发展成功需要团队合作,同时,团队的成功也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其次要启发学生意识到,团队需要不同的人才,每个人都能在团队中找到合适的位置。有了这个铺垫,每个学生都会树立积极的参与意识,意识到自己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点,成为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在问题1的分析与指导下,教师提出问题2。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组建研究团队,研究什么,教师没有规定;团队有几个成员,教师也没有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组建团队时不仅要考虑到优秀成员的特长,还要考虑到他的不足,否则很可能无法应对未知的任务。在这样的考虑下,学生在组建团队时必须遵循“优势互补”原则,招揽不同的人才。这正是项目化教学流程中,提出任务环节的基本原则——教师提出,由学生讨论而定。这个环节强调对学生进行价值观、人生观、自我价值的认识教育,突出一个“情”字。

(二)“理”元素——计划的制订

【教学环节2】

集体合作,完成《团队信息表》,具体内容如下:

1.为团队确定一个名称;

2.确定一个团队研究的主题;

3.团队人员的分工及各自的职责;

4.团队的口号、标志。

这一环节的教学突出一个“理”字。首先是“理念”。团队研究与发展的计划理念一经确立,团队名称就必须符合团队研究任务的理念,这是团队组建到发展的总纲领,是团队成员个人理想追求的融合。其次是“合理”。人员的组成、职务的分配要合理,将每个成员的优势真正地发挥出来,有效地规避成员的弱点与不足,为顺利完成任务做好保障。再次是要讲得清“道理”。从名称到研究主题,再到分工职责,每个环节都要有理可依,每个步骤都要有理有据。最后是“理性”。从名称到主题,从人员到职务,学生必须理性地看待自己的能力、客观地评价他人,不能凭自己的喜恶下决定。一旦团队组建完成,任务确立,那么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就是团结协作,完成任务。由此可见,这一环节是对学生进行综合性思维与判断力的培养,更是对学生理性的锻炼。

(三)“技”元素——活动的实施

【教学环节3】

活动内容:

1.推选出团队的CEO,做好宣传,吸引应聘的人才;

2.如果想加入团队,如何制作个人简历?

先全班自由交流,之后自主设计。

这一教学环节是教学环节1的延续,突出一个“技”字。首先,需要“技能”。团队的CEO需要具备一定功底的语言表达技能和过硬的组织、宣传、引领技能。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显然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对CEO来说,对整个团队来说,招聘人才的过程是一次语言表达、组织宣传技能的大比拼,需要凝聚集体智慧,从内容、形式等方面来推陈出新,从而达到预期效果。这无疑是对他们智慧和技能的一次大考验。其次,需要“技巧”。在个人履历差不多的情况下,求职者如何展示自己,才能从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并得到录用?这要求求职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自我展示的才能和技巧。如何将自己的优点充分展示、如何制作引人入胜的个人简历,这都需要技巧。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设计简历,学生的语言表达、艺术设计及自我展示等多方面能力可以得到锻炼。这也是一次综合能力的大比拼,只不过,这一次的亮点在于“巧”。语言表述要在言简意赅的基础上做到创新巧妙,版面设计要在简约的前提下做到美观大方,让人赏心悦目,等等,这些都是得到青睐的“专业技巧”。除此之外,教师要通过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对学生进行一次职业生涯的启蒙教育,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长远而重大的意义。

(四)“法”元素——评估和应用

【教学环节4】

1.CEO和应聘者互提要求,完成职务设置;

2.团队组建成功后,课后开展一次研究活动,验证团队设置的合理性。

这一活动环节突出一个“法”字。首先是想法。应聘者提出自己的应聘要求、职务要求,并表达自己对团队的宗旨、理念、活动等各方面的看法;CEO提出的要求大多是对应聘者提出的具体的做事方法、活动法则的要求,是身为领导人对自己团队运营的想法。其次是方法。如何验证团队成员设置的合理性?方法只有一个——实践。所以,教师提出在课后开展一次研究活动,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课后作业,而是对本课活动的考查与评价。最后是办法。如果在課后的研究活动中发现团队成员的选择或职务的设置有问题,应该怎么办?办法有两种。一是磨合:教师继续以《西游记》取经团队为例,唐僧两次赶走孙悟空,根本原因是团队成员之间不能有效合作、和谐相处,但是在几番磨合后,成员之间的默契度和包容度都有所提升。二是换人:如果必须辞退,也要委婉表达和沟通,并帮助被辞退的成员重新应聘,寻找适合的团队。

虽说这一环节在课后,但其指导意义远大于课堂。这是融思想教育、价值观教育、集体教育、责任意识教育于一体的教育契机,也是综合实践课程理念的精髓所在。

结    语

教师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凸显了“情理技法”的综合培养,虽然每个教学环节的培养点都有所侧重,但“情理技法”在各个环节又都有体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高度融合。项目化教学的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得到充分展现,这正是综合实践课程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韩淑娴.让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活”起来: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J].文理导航(上旬),2021(06):77-78.

作者简介:王斌(1976.2—),男,江苏太仓人,太仓市荣文小学副校长,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化学习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以项目化学习为推力的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当项目化学习遇见STEAM课程
“项目化学习·多元呈现”教学模式的探究
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