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时,可能正掉入“想要”的陷阱
2021-08-29万维钢
万维钢
你“想要”某个东西,是说你在追求这个东西,得到它,会让你感到快乐,它是你行动的回报和奖励。你“喜欢”某个东西,说的是这个东西本身给你带来了快乐,你在享受这个东西。
举个极端的例子你就明白了,比如说吃饭。暴食症患者是“想要”吃,忍不住去吃,不吃难受,吃了不满足,还要继续吃,最后把自己吃成了极度肥胖。至于说具体吃的食物的质量怎么样,够不够美味,他并不太讲究。
而美食家,则是另一种人。美食家可能不会吃很多,但是他吃得很讲究。他很在乎食物细微的、精致的差别。美食家是“喜欢”吃。
那什么叫“上瘾”呢? 1993年,密歇根大学的心理学家提出了“激励—敏感化理论”。这个理论认为——所谓“上瘾”,就是“想要”的程度已经增加了很多,而“喜欢”的程度没有增加多少,以至于“想要”已经明显大于“喜欢”。
“想要”和“喜欢”是完全不同的脑回路。“想要”,主要是由中脑和多巴胺控制。多巴胺就是大脑中的奖励物质,是一种激励机制。而“喜欢”,则是与大脑的阿片系統、初级感觉区域和估值前额叶区域相连接的。而“激励—敏感化理论”就是说,上瘾的过程是“想要”这个激励系统变得越来越敏感,以至于人越来越“想要”的过程。
上瘾不是快乐,而是痛苦。“激励—敏感化理论”可以用来判断一种行为算不算上瘾。德国人做过一项研究,验证那些每天要喝很多咖啡的人,是不是对咖啡上瘾。研究者找来一些受试者,分为两组,一组是重度咖啡使用者,也就是每天至少要喝三杯咖啡的人;另一组是轻度咖啡使用者和不喝咖啡的人。
直接说结果——重度咖啡使用者明显比另一组人更“想要”咖啡——但是两组人对咖啡的“喜欢”程度差别不大:都不怎么喜欢。这也就是说,成为重度咖啡使用者,你对咖啡的想要程度大大提高了,但你对咖啡的喜欢程度并没有相应地提高那么多。你的确比一般人更喜欢咖啡,但你的喜欢也只是略微的喜欢:你喜欢的程度远远没有想要的程度高。那么根据“激励—敏感化理论”,你对咖啡是上瘾了。“上瘾”的特征是“想要”和“喜欢”的分离。而这不是好事儿。那我们可以思考一下,生活中人们还有哪些行为,达到了“想要超过喜欢”的程度呢?
比如打游戏。如果游戏让你快乐,你在游戏中体验剧情的跌宕起伏,欣赏场景之美,享受胜利的兴奋和失败的教训,我认为打游戏是很健康的活动。但如果说这个游戏已经让你感受不到快乐了,你打得头昏眼花,但是随机性和多巴胺让你好像赌博一样,每次拿到战利品还想再拿,甚至连平时更喜欢做的事儿也不去做了,那你就是上瘾,这就可能是病。
你真的“喜欢”家里那三百双鞋或者你收藏的那二十五个机械键盘吗?还是你只是“想要”得到它们?你去那么多旅游景点是为了完成某个“想要”的心愿,还是真的“喜欢”那些地方,真的能够好好欣赏景色,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很多人给自己设定读书目标,一个月要读多少本书,他们到底是“喜欢”读书,还是“想要”取得读书成就?
我认为这些研究能进一步提醒我们,人生应该追求真正的喜欢,而不是完成多少个想要。现在流行的所谓的正念,强调的就是要专注欣赏当下的东西,是真喜欢,而不是总想着下一个想要。
(六月的雨摘自得到APP 图/ 小粒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