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海派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2021-08-28詹昊谕陈驰忠古亮锋

今古文创 2021年30期
关键词:传承与发展

詹昊谕 陈驰忠 古亮锋

【摘要】随着与国内外各地区的文化交流融合,上海地区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本土文化,即海派文化,其实质是在上海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西方文化的借鉴,对上海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极为重要的软实力支持。海派文化的历史较为悠久,具有包容开放精神、创新开阔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工匠精神等精神内涵,核心特点为开放性、创造性、扬弃性与多元性。如今,海派文化虽然欣欣向荣,但仍需注重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海派文化;传承与发展;文化交融等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0-0069-04

一、引言

海派文化是上海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根植于江南文化,尤其是吴越文化,在此基础上吸收了国内各地区的文化和西方文化而形成的,其内容涉及建筑、电影、小说、美术、社会生活等多个文化方面,是文化交流融合必然的产物,符合上海文化发展的历史规律。在如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快速发展的上海,文化软实力对上海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对于上海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推动海派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非常重要。

二、历史沿革

海派文化的历史渊源非常悠久,历史可追溯至距今六千年前,可以看出其是伴随着中华文明成长而发展,拥有非常厚重的历史底蕴。将海派文化的历史发展进行阶段划分,可大致划分为初生时期、形成时期、成长时期、发展时期、转折时期、动荡时期以及成熟时期。

(一)初生时期(公元前2146年以前)

考古研究表明,在距今六千年左右的时期,上海人的先祖已在上海地区生活与活动。经过长时间的地质运动和长江的沉积作用,上海地区逐渐形成陆地平原,再加上上海的纬度低,气温适宜,一部分原始部落迁至上海地区定居,当时的原始社会属于新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以打鱼、狩猎为生,而当时所有的生产生活活动,也就逐渐形成了青浦崧泽文化、金山查山文化、上海马桥文化等一批原始文明文化,这些原始社会时期的文化形态是海派文化的雏形,此时也是海派文化的滥觞时期。

(二)形成时期(公元前2146年—公元589年)

从夏朝建立到隋朝统一这段时期,属于海派文化的初步形成时期,这段时期主要是以吴越文化加上北民南迁所带来的文化为主要文化形态。

在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吴国和越国受封相继在上海地区建立,吴越文化逐步形成,成了上海地区的代表文化,也是海派文化此时的主要形态,在秦汉朝时期,吴越文化得以进一步的继承与发展,内涵也愈加

丰富。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的长期战乱,北方人民不得不南迁。由于当时北方的经济文化发展相较于南方而言是比较发达的,因此,随着北民南迁的趋势,大量北方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也被带到上海地区,使得上海当地的吴越文化与北方文化交织相容,从而使得海派文化的内涵得以进一步发展,为海派文化奠定了基本面貌。

(三)成长时期(公元589年—公元1843年)

在隋唐时期到1843年上海被迫开放口岸这一期间,海派文化处于成长壮大时期,主要以国内外贸易交流为发展契机。在隋唐时期,由于大运河的开通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上海地区的国内外贸易交流也日益密切,上海地区的地缘位置价值也逐渐突显。因此在唐宋元时期,上海地区相继设立建县建府管理,上海地区的行政管理范围初步被确定了下来。

另外,为方便管理对外贸易,元政府还在上海地区设立“市舶司”,清政府也在上海地区设立江海关,这有利于促使上海的对外贸易交流,使得西学东渐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扩大,徐光启和利玛窦的文化交流就是海派文化與外来文化交流融合的典型代表实例。

(四)发展时期(1843年—1949年)

由于鸦片战争的战败,上海被迫成了开放口岸,但也因为这一机遇,给予了海派文化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机会。在上海口岸开放后,西方列强相继在上海建立租界,使得西方文化迅速进入上海,对海派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开放程度较高,上海迅速成了当时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无论在新闻、教育、创新、人才领域,还是在文学、艺术、美术领域,上海的水平都是领先于国内其他地区。当时,绝大部分的书籍和电影都是出自上海;同时社会各界名人,如郁达夫、郭沫若、沈钧儒、章士钊等,都在上海生活和工作过。

另外,海派绘画在当时的上海也是独树一帜。由此可看出,当时上海的文化生活非常的丰富,这进一步说明海派文化的内容得以进一步丰富。

(五)转折时期(1949年—1965年)

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定都北京的缘故,一些文化单位需要迁至北京,使得上海文人陆续迁到北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文化中心的地位,但基于文化基础雄厚等原因,上海的文化领域依然较为丰富,影响力在全国也依然占有优势。另外,由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海派文化的面貌也得以更新变化,内涵也得以进一步扩大,这给海派文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六)动荡时期(1966年—1976年)

期间,上海当地掀起了大规模的破“四旧”活动,使得上海当地很多文化遗产遭到极大的破坏,从而使得海派文化发展受到极大的挫折。

(七)成熟时期(1976年至今)

“文革”之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全国开始拨乱反正,开展对“文革”的反思活动,逐步恢复正常的文化活动。此时,上海产生了“伤痕文学”,以话剧《于无声处》和小说《伤痕》为文学代表,同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海派文化既反思“文革”错误,也展望未来,开始了新的繁荣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在浦东开放后,上海再次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并以其雄厚的经济文化基础服务于国家战略大局,海派文化也成了弘扬中华文化的文化力量。

進入新时代后,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海派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同时也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平台与外来优秀文化交流,重新焕发了青春,充满了活力,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不断走向成熟。

三、精神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它深深地植入到了本民族的血脉之中,中华民族是一个在学习中不断发展进步的民族,在取精去粗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海派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作为上海文化的代表,其蕴含着上海地方文化特色以及上海人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

(一)包容开放精神

上海是座开放的城市,除了本地人口以外,移民人口一直都是上海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移民也必然带来文化的交流,从而造就了海派文化的兼容并包性。在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海派文化曾是以吴越文化为主要文化形态,随着楚国兼并吴越之地,楚国文化也被带入了上海地区,与吴越文化交织相容。

随着北民南迁、上海建县、市舶制度和海关制度的建立,上海地区与国内外各地区的贸易往来也日益密切,同时国内外各地也有不少人移民上海,所带来的文化也使得海派文化的内涵也日益扩大。

对海派文化兼容并包特性影响最大的阶段还是在近代时期。随着1843年上海的开埠和各国租界的建立,西方人逐渐移民至上海,西方文化迅速传入上海的文化市场,西方的制度观念、普世价值、生活方式等深刻地影响着上海和上海人。在这种情况下,海派文化以兼容并包的特点融合着西方文化,形成了中西合璧样貌,成了近代中国文化的代表文化之一。

在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和进入新时代后,上海以其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精彩的文化样貌吸引着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上海,定居上海。当今,海派文化在红色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流文化的指导下,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接受着外来移民所带来的不同文化,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形成了更加灿烂精彩的文化形态,从而推动着自身健康持续的发展。

(二)创新开阔精神

在上海开发建设的过程中,上海始终保持着大胆创新的精神,开创了许多新的制度和文化。明代时期,由于西学东渐的盛行,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传播天主教,并与徐光启相识于上海,促进了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沟通,在上海开启了“中西文化交融之风”。

到了清代,康熙皇帝在上海设立江海关,对上海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创新。鸦片战争后,上海被迫成了开放口岸,经历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后,各国都在上海设立了自己的租界,使得上海的西化程度较为深刻。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上海在对外贸易、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等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创新,如国民政府在吸收学习西方城市建设思想和技术的基础上,制定了《上海市中心区域计划》,推动了上海城市建设的创新发展;《申报》的创立打造了上海的文化交流平台,促使上海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织传播;海派绘画的出现,创新了上海绘画画风和技术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推进自身的发展建设,上海建设了国内第一个自贸港区,为新时代全球化潮流下的中国沿海地区开创了一个先进的典范实例。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创新开阔的精神造就了如今发达的上海,不读丰富着海派文化的精神内涵。

(三)爱国主义精神

上海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国家发展的大局,自晚清以来,上海始终活跃在爱国运动的前沿,爱国主义精神也成了海派文化的精神内涵之一。为推动中国近代军事和经济的发展,抵御外来侵略,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在上海设立了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一系列著名的近代企业,大批民族资产阶级也在上海开办了许多近代企业,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进步力量的快速发展。

由于美国拒绝《中美会订限制来美华工保护寓美华人条款》不平等条约的修改意见,1905年多地爆发了大规模的抵制美货运动,上海成了这次运动的中心。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上海积极响应革命的号召,宣布脱离清政府的统治,并积极支持湖北武汉的革命斗争。1919年,由于巴黎和会中国的外交失败,上海继北京后发起了轰轰烈烈的学生和工人罢工运动,积极响应“五四运动”。为抵御日寇的侵略,上海军民曾于1932年和1937年两次抗击日军,在淞沪会战中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幻想。

新中国建立后,上海更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计划经济时代,上海以其雄厚的经济基础,支持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浦东开放后,上海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外资,在金融、科技、对外贸易等领域默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以己之力带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崛起,壮大了长三角经济腹地,在“一带一路”战略大局中上海更是居于重要地位,为国家的发展大局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工匠精神

由于近代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契约精神与商业精神已深深地刻在上海市民的思想意识里,而这样的精神也造就了上海人在生产和生活中非常注重准则化和规则化,对许多工作都注重细节,力求做到完美精致,具有非常高度的工匠精神。

例如:在文学方面,上海文学界自发组成了“鸳鸯蝴蝶派”文学派别,张恨水的《啼笑因缘》和秦瘦鸥的《秋海棠》,非常注意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且不断追求刻画的真实度和细腻度,感染力非常强;在绘画方面,上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派画风”,开辟了近代新的绘画风格,这种风格不拘于常规,敢于创新,以及其新颖和细致的手法将绘画对象描绘着非常精致;在建筑方面,上海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征,既有上海传统典雅的特色,也有西方现代开放的特色,结合中西建筑风格各自的优点,力求探索较为完美又新颖的建筑风格。

总而言之,上海海派文化既坚持了本土传统文化,又融合了西方外来文化,具有开放性、创造性、扬弃性以及多元性的特点。其自身的文化特色形态,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促进了自身和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四、上海海派文化傳承与发展

(一)深入阐释,理解精髓

习近平总书记在《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上海海派文化是经历了几千年的社会发展和实践逐渐积淀下来的,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夹杂着一些落后的思想糟粕,以及在吸收对外文化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错误理念。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从根本上要求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站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高度,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具体要求,加强上海海派文化的阐释研究工作,深入挖掘海派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艺术特色、文化价值、基本走向以及社会作用,深刻阐明传承发展海派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实践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从而引导大家更加客观深刻地认识地方优秀文化,自觉成为上海海派文化的传承者。

(二)多维传播,创新手段

海派文化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但年轻一代的观众对其核心价值的认知还非常有限。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各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推动文化的传承发展。首先,加强海派文化剧目拍摄。在原有优秀剧目的基础上,创作出更多大众喜闻乐见、贴近大众生活的作品,并拍摄成视频,运用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进行传播和推广。上海戏剧学院等专业院校及团队要承担起专门为小学、中学、大学精选优秀剧目、传递正能量的责任,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海派文化进校园。

其次,加强文化创新及文化IP建设。打造海派文化主题公园,使海派文化辐射到公园每一处,涉及多种形式的海派文化周边产品,注重文化的休闲性、参与性和文化性。通过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纪念馆等教育阵地,以及对外进行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全方位地推动海派文化渗透到每一个角落,让广大观众感受到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

(三)培养人才,储备力量

人才,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鲜血液,是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园丁与建设者。人才的断层,已经成为当下制约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海派文化的传承发展同样存在人才匮乏、青黄不接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对于人才的保障力度不足,文化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受限于生活的需要,选择海派文化研究的人才少之又少。要想让海派文化走向更高的平台,打造更高艺术水准和更鲜明地域特色,且享誉世界的文化种类,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最重要的手段。

为了响应国家文化强国建设的需要,近几年上海市政府部门加强了文化人才建设的投入与重视程度,2018年颁布了《“上海文化”三年行动计划》。经过几年的定向培养海派文化人才得到了一定的补充,但是领军人物,依旧奇缺,这需要充分调动老一辈艺术家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积极性,邀请他们参与到“名师高徒”人才培养工程中来,挑选出好苗子,进行有计划、有重点的培养。

此外,对海派文化专业人才进行培养,要善于运用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充分利用各种人才培养机会,甚至是创造机会进行培养。

(四)资源整合,树立品牌

树立海派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品牌意识,需要从事地方文化传承发展工作的人员具备坚定的信念,身体力行付诸实践。首先,针对海派文化进行文化品牌的规划及构想,与上级文化主管部门进行详细的沟通,并提供海派文化品牌规划可行性报告;其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海派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只古以来都离不开传承与创新。文化研究者应打破思想的牢笼,多方面多角度研究新时代的先进文化,结合当今党史学习教育的要求,将红色文化、港口文化、社会主义建设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融入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海派文化作品中去;总之,上海海派文化的研究者们必须以全球化的眼光和心态接受域外文化,超越错误的西方中心论观念,以开放的视野和胸襟在取长补短、融会贯通中促进海派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寄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海派文化传承[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1(01).

[2]沈善增.以建设话语给海派文化以新的定义[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3]马正跃.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J].中州学刊,2008,(01).

猜你喜欢

传承与发展
试论如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浅淡德宏瑞丽傣族传统舞蹈迦楼罗舞的传承与发展
浅谈贵州地区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运用
河北民间音乐历史传承与现代发展
杜尔伯特蒙古族短调民歌探微
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戏曲传承与发展
河南大调曲子传承与发展新途径研究
现代计算机技术对赣南采茶舞蹈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