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意义

2021-08-28白暴力

红旗文稿 2021年14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

白暴力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光荣使命。百年来,党领导中国人民砥砺前行,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走过光辉历程、创造辉煌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是我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是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推进,极大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功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给中国人民许下的庄严承诺。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始终秉持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一以贯之,接续奋斗,在建党百年这一历史时刻,终于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变成了现实,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结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对前进道路的艰辛探索与不懈追求,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功。

一百年前,中国处在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沼里挣扎,加之外国列强的侵略与横行,山河破碎、经济崩溃、民生凋敝、社会动荡。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便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帮助穷苦人翻身得解放,夺取了中国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为摆脱贫困创造了根本政治条件。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组织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重整山河,开展了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致力于满足人民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摆脱贫困、改善人民生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党的十三大将20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作为“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党的十六大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勾勒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调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发展方面为小康社会设立发展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要“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成果,是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百年来不断探索和艰苦奋斗的光辉结晶,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使当代中国大踏步走上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保障。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释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永葆国家经济的蓬勃生机提供了有力保证,为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建立了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制度保障。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领导保障。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使我们能够应变局、平风波、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抗疫情,能够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原则,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致力于增进民生福祉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充分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和攻坚克难的强大后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

科学社会主义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总结与揭示,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发展的行动指南。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践行与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時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并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锐意改革、与时俱进,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是科学社会主义事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坚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也是科学社会主义事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胜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践有机结合的伟大成就,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出来的一条崭新的发展之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扬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精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践要求,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類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一套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为科学社会主义事业和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为拓宽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展现了新的思路。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在百年接续奋斗中,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救亡图存艰辛探索、浴血奋战抵御外侮,把苦难中华民族从内忧外患之中解救出来,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砥砺前行,将当年满目萧条、百废待兴的中国,建设成为当今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百年目标。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道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产生了极强的吸引力,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展现了新的思路。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用全面建成小康的光辉成就告诉世界,发展的道路是多样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可以超越西方的现代化之路,实现民族独立、实现民族振兴、实现现代化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胜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胜利。这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赋予了崭新的时代内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提出了实现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路径——包含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领下,致力于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多维度、系统化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关系的创新性践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从低级向高级不断进步与发展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中最能动、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决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目标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另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中国共产党根据经济发展的实践与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调整发展方式、发展方向等基本方略问题,并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积极作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形成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新发展理念推动中国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方向前进。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坚持,也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新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是我们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功,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的一份优异答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华章,开启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当代经济理论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肖景华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