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壶“芳华”的花器形态和文化内涵
2021-08-28叶水英
叶水英
在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之中,诞生了许许多多的经典之作,特别是在“丝绸之路”的开通以后,中国的瓷器大规模的出口到西欧各国,“China”不仅仅是陶瓷的名字,更是成为了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称呼。唐宋时期,瓷器的发展达到了巅峰状态,在经过了元代的多民族融合之后,陶瓷艺术的发展也开始多元化的演绎,宜兴紫砂陶横空出世,为我们带来另一种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和艺术享受。从实用性来说,紫砂良好的透气性和可塑性,使得广大的壶友都非常喜欢使用紫砂壶冲泡不同类型的茶叶,特别是对于功夫茶来说,盖碗只能品茶叶的滋味,而紫砂壶则可以使得禅茶一味的文化内涵得以广泛的宣传,营造出东方传统的古香古韵之美。在世世代代紫砂艺人的传承之下,越来越多的紫砂造型艺术作品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我的这件紫砂作品《芳华壶》可以说是一件小花器,和传统的紫砂花器相比较,我在设计和制作此壶的过程之中,尽量的减少繁复的装饰,而是力求简约的把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无限芳华展示给大家。此壶壶身圆融隽永,婷婷玉立,壶底微微收拢,端庄稳重,壶嘴修长婉约,梅枝形态的装饰使得具有几分沧桑之感,出水非常爽利,与之遥相呼应的壶把也是遒劲的梅枝造型圈卷而成,端握特别舒适。从端把底部延伸出来的一枝梅花尽情的开放,展示出自己迷人的魅力,让我们感受到生命蓬勃的动力,特别的催人奋进。壶盖外延,压合壶口,严丝合缝,向上鼓起的壶盖上面,点缀的壶钮造型也是一朵梅花怒放的姿态,拿捏称手的同时还非常的美观,巧妙的设计和整体的灵动自然融为一体,在细节的凸显方面也是不遗余力,呈现出一种大巧不工的飘逸灵动。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芳华壶》,更多的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精神层次的艺术享受,上手把玩此壶,可以发现手感非常的合适,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之感,每一处细节的起承转合都交代的清清楚楚,从行将老去的枝桠,到含苞欲放的花蕾,都呈现出生命的动人之处和紫砂艺术的独特魅力,蕴含着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宋代大词人陈师道曾经写道:“梅岭数枝春,疏影斜临水。不借芳华只自香,娇面长如洗。还把最繁枝,过与偏怜底。试把鸾台子细看,何似丹青里。”其中的芳华,就是芳花的意思,在后来的演绎之中,也有着“美好的年华”、“茂美”等等之意,我们最为熟悉的电影《芳华》,张艺谋在其中就是用来指代美好的年华,也让大家感受到过去一段岁月带给我们的唏嘘。梅花,则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之中,占据了很大的分量,具有相当高的地位。“梅妻鹤子”的林逋在西湖孤山留下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咏梅绝句,让千百年后的我们依然心驰神往,在古人的诗歌文字之中寻觅那种纯洁的,对于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和悠闲生活的憧憬。具体在紫砂艺术之中,我们常见的梅花题材除了花器的捏塑之外,更多的是陶刻的装饰,在这些梅桩、梅花子冶石瓢等等经典器型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宜兴的紫砂艺人对于梅花的熟稔和喜爱,从从代的文人雅士传承而来的精神品质和文化内涵一脉相承。我的这件紫砂作品《芳华壶》就是从梅花的“为有暗香来”为灵感来源,希望通过这把壶,来记录一段美好的时光和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形态,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过程之中,能够充分的感受到紫砂艺术的造型之美和其中蕴含的文人韵味和文化渊源,唤起我们内心追慕古人的向往和引起心灵深处的共鸣。
结语:
当紫砂技艺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的时候,就会形成许多令人啧啧称赞
艺术作品,紫砂良好的材质和低调内敛的气质,非常符合我们国人的艺术审美和文人雅士的创作需求,在加上广大茶友们的大力普及,紫砂的发展越来越普及,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如今,紫砂已经成为了宜兴的支柱产业之一,引领着宜兴文创事业的发展,也让越来越多的年青一代投入紫砂行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