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政机关公务员考核指标体系研究

2021-08-28南宁师范大学黄思惠

区域治理 2021年20期
关键词:党政机关热门体制

南宁师范大学 黄思惠

一、公务员热门岗位的背景及原因

根据2019-2021年公务员报考岗位信息的分析,2019年热门的前三岗位分别是中共南宁市委员会办公室、南宁市江南区金凯街道办事处以及玉林市玉州区茂林镇人民政府,报考人数分别为594人、275人以及219人;2020年热门的前三岗位分别是贵港市桂平市乡镇机关、南宁市上林县乡镇人民政府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报名人数分别为998人、773人以及672人;2021年热门的前三岗位分别是南宁市青秀区行政审批部门、百色市靖西镇乡镇人民政府综合职位五和百色市靖西镇乡镇人民政府综合职位三,报名人数分别为1083人、913人和609人。见表1,表2,表3。2020年相对于2019年的增长幅度分别为68%、181%和206%;2021年相对于2020年的增幅为8.5%、18.1%和-9%。2020年为公务员报名最热年,虽然2021年报名增幅没有那么大,但是报名人数依然保留了一个较大的基数,说明公务员这门职业依然是大批就业者择业的一个主要方向。

表1 2019年广西公务员报考人数前三的岗位[1]

表2 2020年广西公务员报考人数前三的岗位[2]

表3 2021年公务员报考人数前十岗位[3]

从近几年公务员的考试热潮来看,报名人数保持较大基数,南宁市区岗位每年报名人数都会在报名人数岗位前三,然后乡政府这个部门也是公务员报考的热门部门,这说明去大城市发展,把政府人员作为公务员职业的起步还是大部分考公人员的期盼,省会城市平台大、机会多、资源广阔;政府部门作为公务员系统的核心部门,升迁的机会也更多。但是机会多也意味着竞争大,一千个人去争一个岗位,最后只有一个人能脱颖而出,其余的九百九十九人都是陪跑者,每年考公务员的难度其实不亚于高考,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只有一两人能够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公务员考试,不是简单的背书,考的是个人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认真备考,因此很多就业者会花大量的时间在公务员备考上,对其他工作不做太多的准备,如果公务员考试落榜,就相当于今年白考,明年再来。

(一)2019-2021年,广西公务员热门岗位前三排名相关数据

虽然每年公务员报考人数众多,最热门岗位达到千人报考一个名额岗位的现状,但是根据考试机构得出的数据,2019年至2021年,依然有较多无人报考岗位。2019年无人报考岗位主要集中在公安局、法院、监狱以及戒毒所;2020年无人报考岗位主要集中在检察院、监狱以及组织部的选调生岗位;2021年无人报考岗位主要集中在检察院、法院以及监狱。这说明考生个人的岗位选择也造成了报考岗位超热门和无人报考岗位的两极分化,好的岗位人人都想去试一下,但是机会只有一个,差的岗位大多数人连看都不想看,监狱系统应该是公务员系统里面较难招的部门,因为要跟犯人打交道,这也是很多人都不愿意做的事情,而且监狱系统大部分看管人员是上一休二、或者上二休三,上班24小时制度,工作时间不能带手机以及其他电子产品进去,确实对看管人员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也是比较辛苦的工作,因此并不在大部分人选择的岗位中。检察院以及法院的专业程度需要更多的相关专业以及相应的证书来作为报名的基本条件,但是前几年的高校热门岗位主要在医学类、信息类以及金融类几方面,因此法律类的专业学生较少,这就造成了在选择公务员岗位时受到专业的影响,也是造成近几年检察院和法院相关岗位无人报考的原因。

(二)2019-2021年,广西公务员无人报考岗位名单(部分),见表4,表5,表6

表4 2019年部分无人报考岗位[1]

表5 2020年广西公务员部分无人报考职位[2]

表6 2021年部分无人报考的岗位[3]

公务员报考的两极状态也折射出当代年轻人的心态是富有朝气、有竞争力的,虽然过独木桥难,但是也想试一下自己的实力,不像前几年的公务员考试为了就业而就业,随便选择一个岗位,也不管自己是不是喜欢这种工作环境,直到进去工作了,才发现这个工作环境不是自己想要的,但是想跳出来却又舍不得工作福利,以消极的心态去面对工作,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也不符合公务系统招录人才的初衷。

二、近年来党政机关公务员的工作现状

随着观念、素质的提升,虽然公务员报名热潮不减,但是更多的人在择业选择上,不再倾注于公务员这一条道路,而是有更多的择业道路,进入企业或者自主创业都是个人职业的选择。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一些人面临停工、失业的打击;一些人在疫情期间依然能够享受国家的福利,按时领取工资,除了出门需要戴口罩,似乎和平时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区别,这是体制内的福利,就是在疫情期间给予人的安全感。目前来看,党政机关公务员的工作状态各有不同,有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也有得过且过、只想做咸鱼的;还有从踌躇满志到郁郁不得志的;更有选择离开体制、另谋就业的。造成党务机关公务员不同的工作状态主要基于党政机关公务员的考核指标,在党政机关系统服务,以入门时间还有工作时间为主要升迁点,年轻人资历不够,阅历不丰富,因此也被认为达不到升职的条件。一方面,体制内某些领导不喜欢思维太活跃的年轻人,反倒是倾向于对其本人服从的人,不管他是不是能力强或者办事效率高,只要对他的旨意百分之百服从,就能够达到提拔的条件;另一方面,一些更具有创造力和工作效率的年轻人,在性格方面还是会有一些让老一辈不太舒服的棱角,因此在某些方面也得不到重用。这势必会造成一些有能力的人抑郁不得志,对待工作呈消极态度,并不利于党政机关各项工作的开展。一般来说,大部分人选择进体制的原因就是想求得安稳,但是体制内的安稳也是有条件的,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不能兼职,在出国出境方面,副科级以上的人员也会有相关的限制,这都是基于国家安全考虑的基础上设置的相关制度。因此,公务员体制在给予个人安稳的同时,也会有一些相应的限制。近年来,也不乏一些进入体制内的公务员选择辞职再谋职业,原本想寻找一些近年来公务员辞职的一些相关数据,但是并没有一个比较确定的数据。2017年10月19日十九大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齐玉回答:“从统计情况来看,近年公务员队伍总体是保持稳定的,平均每年辞职人数仅占公务员总数的0.1%,或者0.1%稍微多一点。我们一共是700多万公务员,每年辞职大概就是一万左右。”[4]这是2017年的一个数据,可能2018年-2020年会有相应的变化,但是依然还是会有一些从体制内辞职出来的数据。其实辞职的公务员主要是分为以下几类人:一类是有更好的选择和更高目标的人,公务员身份是一个铁饭碗,但是也注定了是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生活,发不了财也不会饿死,比较平淡,一些体制内有能力的公务员,当面临高薪岗位邀约的时候,往往会选择辞职去寻求更好的目标;一类是无法适应体制内的晋级制度,选择职业上升进程更快的人,党政机关公务员体制的晋升时间都比较长,大部分人到退休的时候都只是一名普通的科员,在按资排辈的情况下,年轻的有能力的公务员,需要晋级的时间等待太久,在一定时期内会打压他们的积极性,因此他们会选择打破“铁饭碗”制度,选择更适合的岗位;一类是无法适应体制制度的人,一些就业人进入岗位,对公务员的工作、生活充满了幻想,而进入公务员岗位以后,发现工作并不像之前想象的那样,因此就会有思想上的落差,工作的态度就会比较消极,这样就会把自己带入一个恶性循环,不加以改善的话,会觉得体制内的生活难以适应,因此会选择辞职。

公务员报名热门就像“围城效应”,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想进公务体制的人,大部分是应届毕业生,怀揣着对国家干部身份的向往,而选择了考公;也有一部分人是在社会磨练了几年,经历了社会的毒打,发现还是体制内最香,更倾向于平稳、安定的生活,所以也选择了考公这条道路。对大部分人来说,公务员考试就像高考一样,公平公正,可以让他们再一次站在命运选择的风口上,作出命运的抉择。

三、党政机关公务员考核指标如何更好地指导公务员系统运作

近年来,为了改善公务员升职体系,让更多的公务员能够改善自身的升职处境,可以从以下几点作出改进:一是完善党政机关的公务员考核指标体系,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让更多有能力的年轻人能够有学习、锻炼的机会。为了改善公务员的升职制度,国家推行了《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是为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健全公务员激励保障机制,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5]二是改善公务员的工作环境,提升公务员的业务素质能力,加强公务员的党性修养,给予年轻人更多的学习、锻炼的机会,给予新入职的公务员更多的培训机会。三是社会要多宣扬公务员的正面形象,打破公务员的滤镜,朝九晚六“一张报纸一杯茶”的休闲生活已是过去式。党政机关部门也不乏繁忙的工作,很多未曾进入公务员体系的就业者就是冲着公务员体系的稳定或是轻松岗位,因此还是需要新闻媒体多对公务员的工作制度加以宣传,让更多人在进入体制之前对自己的工作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就不会造成进去以后的心理落差了。

通过文献法以及数据采集法的定量分析方法对党政机关公务员考核体系的研究,了解党政机关公务员辞职的深沉原因,能够让我们对党政机关公务员考核体系提出更完善的意见及建议,也更有利于政府部门的运作,对国家公务系统的完善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党政机关热门体制
浅析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缺陷与完善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党政机关网站网页归档模式研究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完善地方人大主导立法体制机制浅析
电子政务视角下党政机关公文处理的研究
热门智能手机应用
给“精致的实用主义”画像
广东省纪委规范党政机关人员称呼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