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的建议与创新
2021-08-27余荣台成岳
余荣台 成岳
[摘 要] 在“双一流”和协同创新背景下,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越来越困难,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当务之急。针对地方高校和重点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的差异,提出了优化整合资源、互惠互利的联合培养模式。针对现有联合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過顶层设计,强化政府部门的引导和监督,优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监督机制,完善研究生招生和管理制度,创新合作模式,提高联合培养的内部驱动力,实现地方高校与重点院校、研究机构或企业的战略合作,解决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难题,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关 键 词] 联合培养;地方高校;研究生;协同创新;优化整合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1-0224-02
2012年,《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施行,联合培养在协同创新时代中跃升为各主体整合配置优质资源、提升人才创新水平与实践能力、促进科技转化与企业进步的主流途径。联合培养是指双方或多方一起培养的教育模式,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可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多元化视角,同时可增加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学生之间的沟通以及校际文化的交流,是高校之间一种重要的交流合作方式。
目前,全国部分大学与中科院、工程院等其他机构开展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然而,当前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无论是培养人员数量还是整体规模都处于较低水平。在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和高校招生自主权扩大的新形势下,普通高校经常出现培养指标充足与录取生源不足的矛盾。同时,由于部分用人单位对“985”“211”学校的偏爱,导致学生报考更偏爱“985”“211”高校;企业、事业单位更愿意和“985”“211”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更加剧了地方性普通高校的区位劣势。普通高校由于学科优势弱、资源投入不足、师资队伍较差、学科平台低等因素,影响学生报考的积极性。因此,地方高校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学生报考的吸引力及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值得研究。
一、地方高等院校研究生招生面临的问题
为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近十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了近一倍,各高校的研究生招生指标明显增加[1]。然而,地方高校由于自身实力不足,无法吸引高质量的研究生报考,需要通过调剂来完成招生计划,甚至经常出现招生计划无法完成的情况,造成指标浪费。地方高校对研究生报考吸引力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学科优势较弱
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家、地方财政对地方高校的投入相对不足。地方高校学科发展速度、学科资源、学科积累都无法与“985”“211”高校相比,造成地方高校在社会、企事业单位的认可度不高。因此学生在报考时,集中选择那些资源好、学科强的“985”“211”高校,导致地方高校招生困难。
(二)师资队伍弱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重点院校对人才的投入、吸引越来越大,与普通高校的差距也越拉越大。普通高校对优秀博士毕业生的吸引偏弱,造成普通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困难重重。由于无法吸引到高素质的人才充实师资队伍,造成普通高校的师资梯队下降、名师缺失。学生在报考研究生时,学校的平台、学科影响力、教师实力及声望都是重要的考虑因素[2]。普通高校对优秀教师吸引力不足,给研究生招生工作带来极大压力。
(三)学科平台差
学科平台是教学、科研的重要支撑,是吸引优秀师资、学生的重要保障。然而,由于财政投入相对不足和竞争加大,造成地方高校的平台建设相对落后,跟不上重点高校的发展速度。而学科平台较差导致无法吸引到优秀的师资和研究生,造成马太效应。
(四)招生宣传弱
地方院校地理位置一般位于各省的地级市,信息相对滞后。由于硕士点建设较晚,管理和观念仍采用传统的方式,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存在宣传力度不大、挖掘生源力度不强、招生工作效率不高以及招生经验不足等问题[3]。
二、目前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现状
联合培养是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教育质量、实现研究生多元化视角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联合培养模式主要有:高校与高校联合,包括中外联合和国内高校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高校与企业联合[4]。联合培养实现了资源、平台的共享,同时也充分实现了资源互补,弥补了不同培养单位的不足。然而,在联合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一)合作松散,内在培养动力不足
目前,不管是联合培养的数量还是规模上都处于较低水平。不同单位在进行联合培养的过程中,涉及部门较多,相互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同时,不同单位对研究生的评价标准、管理制度、管理方式都存在差异,从而导致联合培养的研究生质量下降,内在驱动力有限。地方高校与重点高校,特别是与发达地区的重点高校合作过程中,由于相互发展程度不同,地方企事业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标准也不同,导致双方之间的意愿和要求不对称,久而久之,导致联合培养难于长久保持。
(二)联合培养平台缺少,价值认识不足
地方高校资源相对匮乏,大型设备、高水平的团队、项目平台都相对不足,如高校协同创新联盟平台、重大项目攻关平台等[5]。资源的匮乏导致研究生联合培养缺乏支撑。同时,联合培养单位在培养理念、管理制度、利益需求点都存在差异和分歧,对联合培养的意义和价值认识不足,缺乏深入的、长远的认识,没有建立联合培养的制度及理念。
(三)考核制度和标准不完善
纵观我国联合培养现状,目前,联合培养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成体系的考核标准和管理制度。政府作为联合培养制度的制订者和引导者,制订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不够完善;对联合培养的定位不够清晰;对联合培养过程中涉及的资源共享、绩效评价、知识产权、利益需求等阐述不清;对联合培养研究生招生指标的分配没有整体规划。导致没有统一的针对联合培养的考核标准和要求,对导师和研究生的责任、任务和需求没有清晰的界定,致使联合培养权责模糊、效率低下,漏洞很多[6]。
(四)政府调控机制不足
政府作为联合培养的倡导者、制订者、引导者和监督者,发布和出台的有关联合培养的法规制度不够全面,对联合培养执行主体的权利和责任规定不清晰。到目前为止,政府没有成立专门的联合培养管理服务机构,也没有针对培养单位出台相关的奖惩措施,导致联合培养主体单位权责混乱,积极性不高。
三、地方高等院校联合培养措施
(一)强化顶层设计,突出政府部门引导和监管
联合培养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引导和监督。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是联合培养的主体单位,由于所处地域不同、行业性质差异以及发展程度不一样,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接触不多,导致联合培养单位之间缺乏合作动机和深度了解的途径。目前联合培养以导师个人为主体,通过导师个人的人脉,实现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的联合培养,培养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问题,也没有延续性和长久性,缺乏顶层设计。因此,联合培养要获得良性发展,政府部门必须进行顶层设计,优化教育资源。在“双一流”教育背景和协同创新大环境下,统筹规划教育资源,根据联合培养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合理配置资源。比如,地方高校每年的研究生招生指标没法完成,而“985”“211”高校、中科院研究机构以及企业因为研究生招生指标有限,无法招到所需要的研究生。同时“985”“211”高校、中科院研究机构以及企业因项目需要,急需研究生参与项目研究和企业技术研发。因此,政府部门可以通过顶层设计,构建整体框架,把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指标,通过联合培养方式,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
(二)优化人才培养评价监督机制
联合培养顺利实施,必须有一个统一、完善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联合培养涉及多单位、多部门,各单位、各部门的发展程度、需求都存在差异,这就决定联合培养的评价体系不能一刀切,需遵守合理的、科学的、规范的以及灵活多元的原则。各培养单位在制度上需实现学分互认,让联合培养的研究生无后顾之忧。明确知识产权归属,联合培养涉及两个以上单位,在知识产权归属上要有明確文件规定,并对导师和研究生有具体和合理的要求,提高参与单位及导师、研究生的积极性[7]。联合培养单位需设立专门的联合培养部门,负责为联合培养的老师和学生提供服务,并在制度上为导师、研究生的福利、待遇提供保障。在联合培养的整个过程中,需进行全过程监督,可实现双导师制,保证联合培养的研究生的质量。
(三)完善研究生招生和管理制度
实现联合培养研究生招生指标单列计划,推行研究生联合培养专项工程,优化整合地方高校富余研究生招生指标。通过联合培养,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和再利用,解决地方高校学科弱、平台差、师资力量不足导致的招生困难、优质生源不足的难题,同时也解决联合培养单位招生指标不够,项目无人参与的问题,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目前联合培养经验基础上,建立、健全统一的、有弹性的评价、考核、培训、协同管理体系,促使联合培养管理高效、科学、简单、合理、公平。
(四)创新合作模式,提高联合培养内部驱动力
现有联合培养模式主要集中在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以学术型研究生为主,形式单一,且缺乏制度保障。在“双一流”、协同创新环境下,联合培养模式需多样化,强化高校与高校联合培养的同时,还可加强高校与企业、研究所与企业之间的联合,实现研究生培养的多元化[8]。通过建立多方研究生联合培养新模式,把地方高校、重点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联系起来,实现资源、人才、平台的整合、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培养符合现代化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研究生人才。同时,联合培养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政府进一步优化、出台相关政策,将政府、高校、企业的合作规范化、制度化,实现联合培养的良性循环。
四、结论
“双一流”背景下加强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可有效解决地方高校研究生的招生困境;同时解决重点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研究生招生指标不足的难题,实现互惠互利、资源整合。联合培养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协同创新背景下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的重大举措。本文分析现在联合培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为多领域、多元化、多层次的联合培养创新模式、方针、政策提供思路和选择。
参考文献:
[1]刘联辉,李冬冬.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影响因素测试分析[J].教育观察,2017(9):48-51.
[2]吕营,陈佩赓,宋若桢,等.浅谈研究生优质生源招生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111-115.
[3]王培君,胡斌,王成涛.普通高校研究生招生工作探析[J].高等教育,2015(20):157.
[4]丁艳.理工类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与协同管理的创新机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39):99-101.
[5]刘晓丽,仰和芝,游河.欠发达地区高校联合培养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模式研究:以井冈山大学为例[J].老区建设, 2016(18):48-50.
[6]武美萍.协同创新环境下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26):1-4.
[7]张峻巍,周艳文,赵鹏,等.地方高校与具有优势学科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机制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9(38): 4-5.
[8]康伟,卢立伟,刘龙飞,等.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的优化与完善[J].教育现代化,2019(94):1-2,10.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