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中的“引而不发”
2021-08-27沈颖张志友
沈颖 张志友
[摘 要] 教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养成起着决定性、根本性、实质性的影响。《艺术概论》作为一门艺术生的必修教材,在众多著作中,选取较有代表性的王宏建《艺术概论》与陈晶、洪玲《艺术概论》进行对比,分析陈晶、洪玲所著教材在艺术教育中“引而不发”的教育理念以及对艺术教育的思考。
[关 键 词] 艺术概论;“引而不发”;启发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1-0154-02
儒家先哲孟子曾说:“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意思是说:可以做出跃跃欲试的样子,以便让别人观察和体会。这样的教育可谓进入了艺术的境界。在艺术教育中,应该善于对学生引导、循循善诱,启发学生思考,从而达到“引而不发,发而不尽”的效果。教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养成起着决定性、根本性、实质性的影响。《艺术概论》作为一门艺术生的必修教材,它从译介到被迫中断再到继续探索的发展过程可谓是跌宕起伏。自1985年后期,艺术理论研究的学术氛围日趋浓厚,《艺术概论》著作的编写者渐渐增多,到了1990年之后,著作数量之大犹如“百花盛开,丰富多彩”的景象。在众多著作中,本文选取较有代表性的王宏建《艺术概论》与陈晶、洪玲《艺术概论》进行对比,分析陈晶、洪玲所著教材在艺术教育中“引而不发”的教育理念。
一、教材的主要差异
两部著作最显著的差别在于内容编排和出版时间。
从编排来看,王宏建的《艺术概论》主要受传统艺术理论的影响,对传统理论的保留较多,作者的学术观点没有较大突破。而陈晶、洪玲的《艺术概论》融入了作者在长期教育教学工作以及科学研究上的体会领悟。除了内容覆盖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外,陈晶、洪玲的《艺术概论》在编写中考虑到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例如每一篇都列举了中西方作品来进行比较,图文并茂,深入浅出,能充分调动学生探索阅读的主观能动性。而王宏建的《艺术概论》有大篇幅的理论知识,缺少图片的穿插,很容易让读者感觉晦涩难懂、枯燥乏味。
从时间来看,王宏建的《艺术概论》自2000年1月第一版到2010年修訂至今已经20年了,修订后的版本依旧中规中矩。相比而言,陈晶、洪玲的《艺术概论》由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在保证观点的客观、全面和理论的经典性的同时还引入了一些前沿的理论、新兴艺术现象、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前沿动态,意在开阔学生眼界。从时间上来说,该书与王宏建编著《艺术概论》相比更具有当代性、前沿性。例如在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三小节艺术的非定义性里,作者发问:“艺术的本质有必要界定吗?有可能界定吗?”当读者在众多的本质论观点徘徊不定的时候,该书又引导读者反向思考,然后引用前沿理论来论证,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陈池瑜教授的中肯分析,进一步来引导读者了解艺术本质之所以难以归属的“三对矛盾”。
以最具代表性和争议性的艺术家杜尚为例来分析探讨两本《艺术概论》中对学生思考的引导性。当看到“泉”字,大家都会想到安格尔的那幅被认为是古典唯美主义典范的《泉》,该作品勾勒出年轻女子躯体的柔美曲线变化,描绘出女子纯洁无邪的神态。与之相比,杜尚惊世骇俗的作品《泉》不但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美,更是彻底挑战了艺术的边界,进而引导人们思考,该如何定义艺术品。对于美,杜尚曾这样定义:“这件东西是谁动手做的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他选择了它,他把一件生活中普通的东西放在一个新地方,给了它一个新的名字和新的观看角度,它原来的作用消失了,他这样做是把一个新的思想提供给这件东西。生活是美的,那普通之物也可以是美的[1]。”正如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理论家哈罗德罗森伯格所说:“一切皆艺术,一切皆非艺术[2]。”在不同的背景条件下,人们看待事物都是不同的,但如果限定了背景条件,艺术家就很容易被框住,影响他们的自由创作,没有自由创作,大家作品千篇一律,就谈不上艺术,更谈不上艺术作品了。因此,艺术具有非定义性。
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陈晶、洪玲的写作用意,他们所著的《艺术概论》并没有采用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手段,而是引用了前沿理论,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
二、艺术教材中的“引而不发”
陈晶、洪玲的《艺术概论》根据“引而不发”的原则,更重视的是对学生思考的引导。这本书中列举了大量的艺术实例,有助于学生查阅拓展,使有限的篇幅有了更多的知识含量。一些没有定论的观点也都在书中明示,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尽量避免以一家之言局限学生的思想。
区别于其他的《艺术概论》,这本书在第一章中审美特征里进一步强调了艺术的审美性与丑的关系,启发读者审美对象不仅仅是那种赏心悦目、给人快乐的狭义上的美,它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又分别以丢勒《画家之母肖像》和罗丹《年老的欧米埃尔》作品举例分析,使读者一目了然。
在19世纪晚期之前,丑一直是作为绿叶来衬托美,而19世纪晚期之后,“丑”从绿叶替代了红花,步月登云,昂首阔步地登上大雅之堂,成为现代艺术表现的必然形式。
从表现形式来看,如1907年毕加索从非洲面具、雕像中得到启发——绘画也可以是武器和工具。毕加索提道:“像面具那样具有独特艺术表现力的手法,把欣赏者引入一个玄妙迷幻的世界,让欣赏者忽略了其他艺术表现手法的高超性,而急于去探究、解决、这些形象是什么、从哪里来、用做什么等种种疑问[3]” 此后,“丑”成为毕加索表达情感的追求方向,他放弃了现实的刻画,以立体主义的全新方式来展现事物,启发读者审美对象可以是怪诞的,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以此试图引导读者来探究画中想要表达的情感。对于丑的理解,尼采认为:“丑需要更多的思想,丑比美深刻。丑需刺痛感官引起思考,在痛苦与厌恶的交织中获得精神的真实,丑是引起思考的形式,需要理智的介入所,丑是深刻的[2]。”
从表现内容来看,丑和美是相对的。如叶朗所说:“在中国美学史上,人们对于‘美与‘丑的对立,并不看得那么严重,并不看得那么绝对,我们认为,无论是自然物,还是艺术作品,最重要的并不在于‘美和‘丑,而在于要有‘生意,要表现宇宙的生命力[4]。”其次,丑可以揭示美。如雨果擅于描写丑、揭示丑,他在自己的作品里把肉体赋予灵魂、把兽性赋予理智这种不协调的笔法虽然对人有些刺激,但它使效果更完全并使整体更突出,如果删掉了丑,也就删掉了美[3]。
反观我们生活的时代,信息不再闭塞、视角不再短浅、表达不再单一,而是更加丰富多元,人们还会“谈丑色变”,对丑拒而远之吗?我们在提升自身艺术技巧表现手法的同时也应该建立正确的审丑观,辩证地看待丑的价值。
通过对美和丑的辩证性分析,可以知道好的艺术教育应该充分体现启发式教学的自求、自省、自得的目的。学生思考艺术的审美性与丑的关系,进而通过主动查阅资料,最后了解到审丑的重要性、丑的积极作用。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反复探索、得到答案、消解疑惑的过程,远比老师直接告诉结论更加深入理解和記忆。
三、艺术教育的思考
通过对比陈晶、洪玲合著的《艺术概论》和王宏建所著《艺术概论》,可以发现陈晶、洪玲的著作最大的特色在于不再是因循守旧的“我说你听”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而是列举了大量的艺术实例,循循善用、引而不发,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例如在艺术起源章节,一代代的哲人、智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一话题给予诠释,但时至今日,仍没有令人完全信服的说法。作者并没有像其他书中那样,把几种起源说罗列好就到此为止,而是在叙述每一个起源说法之后,在最后一段写出自己对这种起源说的看法,肯定了一部分的合理性,又提出了质疑。作者保持清醒理智地写出自己的看法,有助于让读者进一步思考探究而不是固化读者的想法。
众所周知,艺术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艺术感受、培养艺术思维,提升学生对美和艺术的理解力。在艺术教育中,首先,要重视学科的特点,内容上奉行“少就是多”“精大于多”的教育原则。教育学习“核心知识”后,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一本书、一位老师不可能如数家珍把所有的知识都告诉学生,让他们理解记忆,如果重视激发学生兴趣,学生主动自行查阅,这样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侧重学习,更加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其次,教师的艺术教学中要拓宽思路与教学广度,除了介绍艺术作品及与艺术课程相关的内容外还应让学生了解这个艺术作品当时的社会背景、作者的个人经历及创作意图,以及作者其他作品的延伸、同时期其他作者的作品对比,不应孤立地看待艺术,而应将艺术与史学、社会学、文化等多领域学科联系起来。再次,艺术教育途径是学校、社会的积极合作,是互动的。除了倡导社会增加各种各样的艺术馆、博物馆、纪念馆,学校、老师应多带学生去身临其境地感受艺术的魅力,让学生经常被艺术氛围熏陶感染,不应只局限于教室里。最后,应该加大学生的实践力度,从事艺术活动。只有突破学校的围墙,走向社会,及时得到最新信息动态,与社会、生产、科学技术发展紧密相联,才能更好地把学到的知识发挥出来。
一本晦涩难懂的理论书籍跟戏剧化的小说相比,难免会让学习者感到枯燥乏味以至于浅尝辄止、有始无终,但如果教材内容图文并茂,配合老师拓宽教学广度,能够启发学生思考探究,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达到自求、自省、自得的目的,激发学生兴趣,调动积极性,才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南怀瑾.孟子与尽心篇[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08.
[2][法]皮埃尔·卡巴纳.杜尚访谈录[M].王瑞芸,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22-223
[3]沈语冰.20世纪艺术批评[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10.
[4]毕加索.皮波人物国际名人研究中心[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2013-01:42.
[5][德]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悲剧的诞生卷[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5:158.
[6]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127.
[7][法]雨果.《克伦威尔》序:雨果论文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84.
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