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21-08-27卢玲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11期
关键词:应用型植物实验教学

卢玲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和进步,对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也在不断深入,高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也越来越重视。在此大背景下,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这门课程中,对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改革展开初步探索。希望以此有助于高等院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

[关    键   词]  应用型人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改革;意义;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1-0068-02

众所周知,我国近年来不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还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速度都非常快,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并且更多地偏重于应用型人才。高等院校作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摇篮,肩负的教育任务不可谓不重。那么,如何在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改革创新,从培养应用型人才出发开展教学工作就成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选取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这门代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首先对有关概念进行简单的论述,接着分析强调了行文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几点针对性的具体建议和意见。

一、相关理论知识的论述

主要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这门课程的定义以及该门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两个方面对理论知识进行简单论述,为后续内容的展开奠定基础。

(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的定义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高等院校生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是专业必修课。一般来说,该课程有60多个课时,包括理论课时和实验教学课时,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利用有限的教学课程让学生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与方法、技能,了解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具备相应的实践动手能力。该门课程的具体教学课程时间设计及具体教学方法依据各个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基本情况确定。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这门课程的原理和技术被大量运用于农业、林业、花艺、园艺或者医药等领域,能够为市场创造极大的经济效益,也能带来正面的社会效应。尤其是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我国生物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比如对花卉和经济作物的脱毒处理、花卉新品种的培养等都需要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指基于植物细胞全能性理论知识所形成的一种无性繁殖技术,产生于近代,在最近十几年得到了迅速发展。植物组织培养又被称为离体培养,该项技术的基本内容是从植物体分离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

(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

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的话,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应当基于以下几点原则:

首先,围绕实际应用来开展课程教学改革。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时候要明确基本出发点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实际应用需要,比如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更多的是应用于农业生产,那么教改的重点可以放在农业生产实际方面。又比如,如果是运用于诸如促进生物多样性这类科研工作,那么既要注重实用性又要注重创新性。

其次,致力于能够将书本知识转换成技术来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一门课程,所传授的知识大都集中在书本上,而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也就是说需要将书本知识转换成实际生产力。教师在进行课程改革的时候应该以此为立足点,注意方式方法,避免闭门造车、纸上谈兵。

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为市场输出更多应用型人才

一方面市场经济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是以前只掌握学术知识就好,而是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实际操作、应用技能,能够将科学知识转换成真正的生产力。另一方面高校对学生的培养计划侧重点也有所倾斜,首先是以就业为目标,更好地提升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成为很多高等院校教学的出发点。因此,从这两方面来看,对植物組织培养技术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更好地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

作为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重要场所,高等院校在增加学生专业知识储备方面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这门课程内容主要是针对植物组织培养技能,组织学生对其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学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能。对原有的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基本技能,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

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建议

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当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教学改革的效果不佳,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原因来自多个方面,但是如何更好地提升课程改革的效果才是最重要的。通过查阅相关参考文献,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一)优化教学内容,确保教材内容与时俱进

教师应当对现有的教材内容进行优化,一方面高等院校应当认识到这个问题所在,积极主动作为,对本校所使用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教材进行审查,如果有过时或者是不符合现有实际情况的内容及时联系出版社考虑是否能够删减。另一方面教师对现有教材中的内容要做到烂熟于心,在此基础上从更高的高度构建自己的教学体系、确定自己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应当注重高等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原有的知识储备、认知能力、喜好习惯等,将学生特点与实际需求结合起来,紧紧围绕教材大纲,对现有的教材内容进行再优化,确定自己的教学内容并制作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案。

教师还可以从职业能力与素养等职业道德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意识的优化。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授课本上的教学知识点,还应当穿插、渗透相关的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通过将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穿插到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就业竞争能力。尤其是在当下独生子女较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大背景下,教师如果能将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穿插到教学内容当中去,更有利于构建应用型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堂。

(二)丰富教学方式,运用现代化多媒介开展教学活动

在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应当更多地注重现代化媒介,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介质来开展日常教学,优化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让学生更有兴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形成良性互动。比如说,在对褐变等比较抽象的概念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借助形象生动的动画、图片等介质,将描述性的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介质来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同时具备视、听两个方面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也让他们对抽象性的概念有更为直观的感受,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又比如,在讲解“玻璃化苗”和“褐化苗”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带一些具体的植物到课堂上来,让学生结合具体的实物展开观察。这样一来,能够将抽象变为具体,将复杂变为简单,既让学生对玻璃体的知识点了解透彻,又让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看待问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运用更多的现代化教学器材,比如智能投影仪等,将案例教学导入新课程内容中,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对知识点深入剖析,让学生在观看讲解案例视频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在使用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积极适当地做出调整,避免流于形式,只是做无用功。

(三)关注实验教学,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本身就是一门非常注重实验的课程,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门课程当中实验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高等院校中,如果想要真正地培养应用型人才,那么实验教学的开展至关重要。

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关注实验教学一方面需要加大实验教学的课程时间安排,另一方面应该将实验教学的内容、实验教学的项目与实际生产有机结合,形成整体。在内容上要做到丰富多彩,贴近于生活和实际生产,当然如果能够做到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那就再好不过。在设计实验教学内容的时候,应尽可能多地将实验设计成开放性的,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实验的整个过程中来,避免教师讲、学生听的实验课方式,应当是学生积极讨论、发散性思维的实验教学过程。

四、结语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都非常强的课程,也是生物科学专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植物組织培养的相关技术。而学生学会了植物组织培养相关技术之后的主要目的也是投入实践中,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因此,该门课程进行改革意义重大。教师应当对平时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反思,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更好地完成教学改革任务,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苏秀红,纪宝玉,董诚.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之刍探[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2):167.

[2]包华音.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9):95.

[3]王旭红.药用植物学实验多元化教学体系的构建[J].药学教育,2017,33(6):72.

[4]王欣,隋方功,初庆刚.成熟玉米秆组织结构切片方法的比较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15,35(5).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应用型植物实验教学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