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伦理学课程思政改革实践初探
2021-08-27邵渝
邵渝
[摘 要]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最新趋势,是实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以护理伦理学为例,基于课程特色和学生特点,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对本课程开展思政教育改革进行初步探索。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护理伦理;护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1-0010-02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育的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高校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可见,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也是实现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重要渠道,在这一形势下,“课程思政”理念应运而生。
笔者认为在高校三全育人背景下,“课程思政”的概念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第一层面的含义是指教师以自身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使之获得德性层面的教育,即“言传身教”中的“身教”;另一层面的含义则是指在专业教学中,教师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将其纳入教学设计中,使二者有机融合形成协同效应,帮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同时获得道德和情感的教育,即“言传身教”中的“言传”。
为落实“课程思政”这一理念,探索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路线,本文对护理伦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索,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并贯穿于专业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作用。
一、護理伦理学课程概述
护理伦理学是护理学与伦理学交叉产生的一门边缘学科,属于应用伦理学范畴,是护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课程可分为理论与实践两大模块,包括伦理学理论基础、护理伦理学基本原则、临床护理伦理规范、特殊医疗技术伦理等内容。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深入改革,在当前“大健康”社会背景下,人民群众对护理工作的需求和要求都日益提高,护士在实现“全民健康”这一新时代目标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代医疗体系中,一般认为,护理质量取决于护理技术条件和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而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则取决于其自身的护理道德水平。因此,护理人员的道德水平和综合素养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护理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还应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大学是一个人生命中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当代大学生对世界充满求知欲、探索欲,思想普遍单纯且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2],因此在大学时期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正确、积极的道德引导,能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与目标。
护理伦理学是一门研究护理道德的学科,学生需要掌握护理伦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则,熟悉临床各专科护理伦理规范,在具备解决实际伦理问题能力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以期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在本门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实践探索,使学生在思想教育与专业教学高度交融的氛围中,既能掌握基础知识、提高伦理决策能力,促进课程目标更好地达成,又能促进自身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的提升。
二、护理伦理学课程思政的实践初探
笔者基于对课程思政“言传”和“身教”两个层面的理解,从提高教师思想道德修养、开展课前教学引导、深入挖掘课中元素和促进课后实践巩固四个途径开展改革实践。
(一)提高教师道德修养,奠定课程思政基础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应是全员参与且贯穿于教育全过程的一种全方位教育,因此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开展课程思政不可或缺的。优秀的教师必然是德艺双馨的,而德为艺之基,教师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提升教师的师风师德,进而打造一支品德过硬、专业扎实的教师队伍。本门课程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师风师德建设,一是通过各类思想政治学习帮助教师形成高尚的品德、强烈的责任心和严格的自我约束;二是组织学习思政专业课程,请思政教师为专业教师授课,通过开展研讨会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政素养;三是定期开展教研室活动,专业教师分享教书育人的经验与体会,使教师之间思想交融的同时达到自我提升的目的。教师为学生展现良好的师德师风,其一言一行都会从情感上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体现德性教育的价值,这是开展“课程思政”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开展课前教学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为了提高“课程思政”改革的效率,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力,在开展正式教学之前,可进行3~5分钟形式多样的教学引导,如“课前小讨论”“课前小视频”“课前案例分析”等。教师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如人民日报、新华视点、紫光阁)、学习强国App等多种渠道获得教学素材,其内容包括与护理专业相关的新闻、国家在医疗护理领域的政策动态、医疗护理领域的先进事迹、名医交流采访等。在课前3~5分钟以多媒体形式展示教学引导内容,教师通过引导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与交流,一方面可以起到过渡作用,帮助学生尽快静下心来进入角色,为正式的课堂学习做准备;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产生好奇,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帮助其了解行业发展动向,增强其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
(三)深入挖掘课中元素,提升课程育人价值
专业课程不能是单纯地对专业知识进行输出,还应在教学中加入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使学生在情感层面产生共鸣,这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也便于知识的内化。在“护理伦理学”课程思政实践中,教师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深入挖掘课程的育人价值,提炼出其中蕴含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人文精神等元素。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学设计之中,同步制定专业教学目标和思政教育目标,使二者有机融合,以推动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齐头并进。一方面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伦理学知识,理解护理领域的伦理要求;另一方面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感和责任感,提高护士团队的人文素质与道德修养。在课堂教学中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有机统一,形成课程整体育人的联动效应,促进护理专业大学生全面成长。
在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思政元素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为蓝本,将其中与专业课程相关的论述融入教学中。例如“器官移植伦理”这一内容中涉及的诸多法律法规要求,常规的课堂讲授略显枯燥。教学改革中将该内容与“依法治国”方针相结合,在全面理解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作为医护人员要如何在器官移植领域实践依法治国,从而开展教学。另一方面是挖掘一切正能量元素,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端正科学研究态度,发扬大国工匠精神等。例如,在“中国古代伦理思想”这一内容的教学中,通过例子展示古代医家济世救人、精勤不倦、谨慎认真等优良传统,引导学生思考作为医护人员应具备怎样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升学生道德素质的同时,加深其对民族传统文化和中医文化的自信。“课程思政”既不能强硬地灌输思想政治内容,更不能生硬地将专业课讲成思政課,应该借鉴隐性教育的理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促进课后实践巩固,完善学生中心理念
本门课程的常规教学往往以讲授结合案例分析教学法为主,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倾向于将自己的思维方式传授给学生,而非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这样会使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降低,难以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3],特别是在专业与思政教育交融的课堂,如果是以教师“一言堂”这样单一的形式教学,会导致学生缺乏参与感,很大程度上降低其学习动力。在教学改革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多个与思政相关的课后实践任务,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延伸学习,实现以练促学、以学促行,加速知识的内化与职业道德的提升。例如,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内容教学中,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本省在辅助生殖技术领域的优待政策(经济资助、政策帮扶等),启发学生思考科技发展对每个家庭的影响,进而探究“家与国”之间的联系。在后一次课堂上开展简短讨论,通过总结发言,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有国家富强、科技发展,才能帮助千千万万的家庭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从而进一步阐述习近平总书记的家国情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三、小结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最新趋势,是实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也是高校开展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课程思政的重点在于采取隐性教育的方式达到育人的效果,这就要求专业教师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升华专业课程知识,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二者和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保证思政教育目标与专业教学目标的共同达成,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在课程思政改革中,除了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融合,还应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既要设定专业教学目标,又要包含思政教学目标,确保思政教育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在教学设计中体现思政教育环节,如教学时间的分配,思政元素的教学思路等,从而增强课程思政教学的逻辑性;三是重视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反馈,通过自评、学生评价、教学督导等形式,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进行考核,及时了解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教学方案和方法,保证课程思政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做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能有效地帮助高校打破以往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之间的“隔阂”,改善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成效,培养道德高尚、专业扎实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7-379.
[2]蒋碧梅.临床医学八年制《消化系统》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9(12):48-49.
[3]杨战平.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2018(3):36.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