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近视了怎么办
2021-08-27春雨经典
春雨经典
古人也会近视吗?
是的,但概率远低于今天。原因很简单:第一,古代识字率低,读书的人少,眼部疲劳的风险小;第二,古代没有电,油灯、蜡烛也贵,多数人不会熬夜读书(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毕竟是少数);第三,古代没什么对眼睛有害的电子产品;第四,古人用毛笔写字,眼睛离纸笔远……
唐宋之前,近视是富贵病,有条件读书的世家子弟才会近视,贫苦农民的孩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哪里会近视;唐宋之后,印刷术发达,科举制兴起,老百姓的儿子也能读书了,近视的人不断增多。周文王是历史上第一个近视的名人。《史记》记载,孔夫子视周文王为音乐偶像,曾称赞道:“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而谁能为此也。”
什么是“眼如望羊”?东汉《释名》给出权威解释——“远视茫茫”,翻译成白话就是“远的地方看不清”,这不就是近视嘛!“文王拘而演《周易》”,想想周文王他老人家囚居羑里,鼻尖紧贴文字钻研《易》,就觉得怪不易的。韩非子“目不丧明”,司马光“不能远视”,陆游“老去观书涩如棘”,纪晓岚“目系短视”……这些都是近视的症状。
那,古人近视了怎么办呢?主要有三种办法:
一是药物治疗。早在先秦时期,医家就致力于用药物、针灸等办法治疗近视。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记载了70余种治疗近视的药物,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提出了81种治疗眼病(包括近视)的方法,宋代窦汉卿的《针灸标幽赋》中有针灸治疗眼疾的记载……不过,以上药物、药方只能缓解眼部疲劳,辅助假性近视的恢复,并不能治愈真性近视。
二是他人代读。北宋文坛有两大逸闻:王安石不洗澡、欧阳修近视。叶梦得把这两件事记录在《石林燕语》中,还说欧阳修“常时读书甚艰,惟使人读而听之”。欧阳修看不清文字,就让书童读给他听!这种做法太过奢侈,大部分书生是没有这种条件的。
三是架上眼镜。古人很早就发现了镜片与视力的关系,汉代《淮南万毕术》中记载了取火、映物的镜片,南京郭家山晋墓中出土过外凸的水晶镜片,北宋司法官员史沆也用水晶镜来阅读卷宗……现代意义的近视镜发明于13世纪的欧洲,后传入中国,15世纪已能批量生产。古人称眼镜为“叆叇”,就是阿拉伯文“眼镜”(al-unwainat)的音译,比如仇英的《南都繁会图》中就有一位戴眼镜的老者。
历史上最著名的“眼镜控”非雍正莫属,他当皇帝的第一年就下口谕:“按十二个时辰,做近视眼镜两副。在哪个时辰看得多的,重做六副。将水晶、茶晶、墨晶、玻璃眼镜,每样多做几副,俱要好的。”第二年,又下旨意:“照朕用的眼鏡,再做十副。”
不到七年的时间内,内务府为雍正打造了35副近视镜,紫禁城很多宫殿都有专门放置眼镜的地方,供雍正随时取用。
他的儿子乾隆却反其道而行之,对眼镜深恶痛绝,《乾隆实录》记录了乾隆的一段话:“今考试者一百二十余人,内报近视眼者竟有七十余人之多,明系捏报,希图规避。满洲习气,竟至若此,实堪愤恨。”乾隆还写了很多吐槽眼镜的诗,晚年仍笔耕不辍,持之以恒。88岁那年,乾隆作诗云:“古稀过十还增八,眼镜人人献百方。借物为名非善策,蝇头弗见究何妨。”
不过乾隆再厌恶眼镜,也改变不了读书人易近视的事实。嘉庆年间,有一首名叫《续都门竹枝词》的诗:“近视人人戴眼镜,铺中深浅制分明。更饶养目轻犹巧,争买皆由属后生。”
清代中后期,近视现象不断增多,大家已经接受近视需戴眼镜的事实,戴眼镜甚至成了青年人的时尚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