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阅读常见问题及策略
2021-08-27张敏传
张敏传
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立德树人,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课堂检测、作业批改、考试等形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平素的工作中,我发现阅读教学中存在一些常见问题,并采取了一些策略加以应对。
一、文章结构把握不準
初中一年级主要是进行记叙文教学,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把握文章的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会理清自己的思路,安排作文的结构。问题是阅读的起点,教学中老师会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比如,(1)标题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2)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3)文章的开头有什么作用?(4)文章的结尾有什么作用?(5)文章中间段落的作用是什么?从反馈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回答不完整或回答不出来。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应结合文章清楚结构上的作用,并让学生熟练记忆。(1)标题的作用常见的有:①点明写作对象或写作内容;②是文章的线索;③揭示文章的中心;④引起读者的兴趣。(2)文章开头的作用:①开篇点题,照应题目;②总起全文,引起下文;③开门见山,点出文章的主旨。(3)文章段落之中间段落的作用是承上启下。(4)文章结尾段落的作用:①前后照应;②卒章显志;③总结全文,升华主题。每一篇文章内容和主旨各不相同,学生必须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找出文章的写作对象、写作内容、文章线索、中心思想,及过渡段承上的是什么,启下的是什么。把结构上的作用和文章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有关文章结构方面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
例.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标题中的“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七年级同步训练》)
解析:这道题考查题目的作用,所以应该结合题目的作用去理解。答案:(1)“白发”是全文的叙事线索;(2)点明了本文的写作对象是母亲;(3)点明了主旨,对母亲的心疼、爱和怀念。
二、赏析句子不到位
初一语文考试时,现代文阅读必然有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题目,从答卷情况看,学生得分率不高。主要是欣赏角度不对、格式不完整。在日常教学中,修辞、细节描写、词语的运用一直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尽管文章篇篇不同,但是基本道理是相通的。现代文考查的修辞方法主要是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反复等;细节描写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词语主要是动词和形容词。课堂教中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赏析语句,先教会学生:各种修辞方法的含义和作用;各种细节描写的含义和作用;识记重点的词语的本义,知道通过上下文了解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以及词语表现了什么或突出、强调了什么。然后,教会学生答题的技巧。赏析句子时,首先要仔细审题,判断从哪个角度进行赏析。其次,记住答题的格式。比如,比喻的修辞方法就要这样回答:本段文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每种修辞的作用不同,答题格式也不相同。如果确定从细节描写角度赏析,就要分清楚句子采用了哪种细节描写,然后答清楚写出了人物哪些方面的特点,写出了人物的什么精神。如果是从词语的角度进行赏析,就要先写清楚词语的本义,然后根据上下文语境判断该词语在文中的用法、意思及表达效果。
三、文本信息检索不全
记叙文或写人或记事,都是通过叙述事情来表现中心的,这就需要理清文章的思路,识别写作顺序,找出文中的每一件具体事件。初一语文中的写作顺序一般来说是时间、空间顺序,很少有逻辑顺序。这就需要阅读时根据文章的自然段和写作顺序找出文章写了几件事,概括文章内容。在考试时就有考题问文章记叙了几件事,每件事的内容是什么。写人物的记叙文还要问突出了人物的什么品质或精神,概括文章内容等。学生在做这样的题目时往往回答不完整,甚至会张冠李戴。针对这一现象,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设计问题,教会学生如何根据文章中的表示时间或空间的词语确定写作顺序;然后根据顺序、段落、人物来确定文章写了几件事。根据段落的概述、议论或抒情的句子来确定每件事的内容和表现了什么。归纳每件事的内容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用最简洁的文字说明每件事写了什么;二是用表明作者观点的话来概括;三是选用文中现有的关键词自己组合成句来概括。不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遵循基本的原则:(1)力求完整,不能以偏概全;(2)力求简洁,不要过多复述;(3)力求明确,不能笼统、含糊。
以上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此外,学生对文章中自然景物的描写理解不是很到位。一般来说自然环境主要是描写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天气、季节和景物场景。环境描写的作用答题格式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某种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